中國傳媒聯盟 據 雞毛信 訊:2016年2月23日,102歲的國醫大家鐘一棠安靜離世,其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然而通過后人的回憶,真實道出了鐘老一生務實無私的修養品性,以下收錄鐘老家人、學生、友人的回憶文章,讓我們方知什么樣的人才是我們心中的“神醫”! 收錄文獻人物簡介: 常敏毅:寧波政協副主席,主任中藥師,中藥科研專家 鐘之洲:鐘氏內科第六代傳人,鐘老嫡孫,副主任中醫師,鐘一棠工作室負責人 洪波:主任中醫師,鐘老弟子,鐘一棠工作室成員,中醫呼吸道疾病診治專家 周建揚:主任中醫師,鐘老弟子,鐘一棠工作室成員,中醫內分泌病診治專家 徐立民:副主任中醫師,鐘老弟子,鐘一棠工作室成員,中醫內科專家 鐘順兒:主任中醫師,鐘老弟子,鐘一棠工作室成員,中醫消化系統診治專家 周男華:主任中醫師,鐘老外孫女,中醫神經內科診治專家 第一篇章:少年立志:不為良相為良醫!
少年鐘一堂 常敏毅:鐘老1915年出生于浙江寧波市世醫之家。家學淵源,幼承庭訓,年十五考入上海中醫專門學校(翌年改為“上海中醫學院”),得名醫程門雪、秦伯未、費通甫等諄諄教導。他學習中刻苦鉆研,堅持不懈,學業成績斐然。1933年畢業后不久,便懸壺甬城,歷起沉疴,聲譽鵲起。對肝硬化、慢性氣管炎、結腸炎、傷寒等多種疑難雜癥最為擅長,常常能拯救病人于垂死之時。其長兄鐘一貫,次兄鐘一桂,皆是良醫。三兄弟同時為醫,真可謂“超群絕倫”,不同凡響。 鐘之洲:您的事跡,我自小就耳熟能詳,您幼年父母雙亡,是兄長如父親般地關愛著您成長,后兄長年老患病,您傾己所能,親奉藥食,服侍于病榻之旁,直至兄長過世。您尚在讀書之時,便深知“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積極組織參加學生抗日游行,畢業后又在醫生身份的掩護下為共產黨地下組織活動作出卓越貢獻,愛國情懷至老未變,時時教導我們勿忘國恥,平日里最愛看的是軍事節目,常說:“強國必先強軍!”。 第二篇章:中醫世家,醫術精湛,早年已為世人心中“神醫”
青年鐘一棠 洪波:鐘老懸壺濟世,80多年坐診不輟,已成佳話!他精糂高明的醫術,高尚的醫德品行,豁達大度的處世性格有囗皆碑!我從小就聽媽媽說,幼時高燒不退住院,醫生懷疑為敗血癥,下了病危通知,是請鐘老醫生會診后慢慢好起來,后又多次調理…父母感恩不盡!父母囗中的鐘醫生早已是德才皆備的神醫了! 鐘之洲:您最讓人感慨的是您對中醫事業的熱愛,自上海中醫學院畢業后,從醫80余載,先以仁心仁術思想懸壺濟世,后來又進一步升華到我為人人的服務理念,對待病人不分貧富貴賤,一視同仁。那恬淡從容的氣場,和藹可親的態度,細致精準的辯證,汲古善變的方藥,屢起沉疴,解除了千萬病患的痛苦。 第三篇章:花甲受命,無私奉獻,學無止境 常敏毅:1977年夏,省衛生廳與市衛生局決定在寧波市創辦一所中醫醫院,并委托鐘老籌建。當時鐘老已年逾花甲,為了振興寧波市中醫事業而欣然從命,積極奔走籌劃,遂于同年9月26日正式將原中醫門診所改為中醫院而宣告成立。既任之后,不顧創業維艱,不畏嚴寒酷暑,風塵仆仆,茹苦含辛十數年如一日,使醫院面貌日新月異,規模不斷擴大。 我和鐘老相識是在1978年未,那時我剛從哈爾濱調到新成立的寧波市醫學科學研究所,搞植物化學和中藥藥理方面的研究工作。鐘老對中醫藥科研工作非常關心和重視,專程到醫科所,向我“請教”一些中藥成份問題。 他那非常謙和,非常認真地態度和虛懷若谷,謙謙君子般的風度,真使我感動異常。 周建揚、徐立民、鐘順兒:在上世紀八十至九十年代,國家中醫管理局及省衛生廳啟動了全國、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傳承研究工作,鐘老被命名為老中醫學術傳承老師,我們先后有幸成為鐘老學術經驗傳承人。鐘老不辭辛苦,行醫帶徒,誨人不倦,不以后生之愚而見棄,每逢我們詢問都從不居高自傲,不以長輩自居,而是平易近人,相待真誠,無私教授,殷切期望之情常溢于言表。記得鐘老在帶教我們時,如老慢支、哮喘、慢性肝炎、胃炎、長期腹瀉等病種,都一一把他常用的藥味配伍方法、加減劑量秘訣、自己經驗教訓毫無保留地教給我們,并反復要求我們多讀書,我們能有現在的成就,同老師的無私傳授密不可分,這也是我們最大的幸榮。難得可貴的是,鐘老在他的晚年,還把他的病人介紹給我們弟子,如糖尿病人,介紹給周建揚;消化系統的病人,介紹給徐立民;肝硬化、腫瘤等病人介紹給鐘順兒,這是非宏大的胸懷之人所做不到的。 鐘之洲:您為人慷慨,門診時遇到貧苦的病人,送醫送藥那是常有的事,同道、學生有難處,您也總是解囊相助,抗災募捐之類更是不在話下。 周男華:外公總是教導我們,行醫醫德為重,病人患病,很多是路途遙遠趕來,對病人需耐心、細心,傾聽病患的痛楚和煩惱,病人找你看病,寄托的是對醫生的信任,必須全心全意才能回報病人的信任。在我記憶中外公盡管非常繁忙,卻對我們學生很關心,每次到了飯點就讓我們抄方的學生先去吃飯,但自己直至下午1.2點鐘看完最后一個病人才肯去吃飯,匆匆吃完又馬上趕回來上班,已經年逾古稀的他仍然執著地為病人著想,不怠慢任何一個患者。記得那時我剛開設失眠門診,外公就囑咐我:“你不僅僅要治療一個人的生理疾病,更重要是要關懷失眠病人,治療他們的心理郁積。” 外公對病人溫潤如雨的態度,值得我們每一個醫生學習和尊敬,與其說他代表了寧波中醫所能代表的高度,還不如說是證明了一個時代的醫德情懷。 第四篇章:與時俱進,傳承中醫文化! 國醫大家鐘一棠
鐘之洲:當發現中藥質量普遍下降,不顧近百歲高齡,毅然重興鐘益壽堂,不計成本,從多家資深的藥材公司,選質優的進貨。 2012年,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批準成立鐘一棠名中醫傳承工作室,招收10名弟子記錄整理、總結傳承您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我有幸成為工作家的負責人,有了更多的時間和您一起門診、討論疑難病例、書寫醫案……見識了您忘我的工作精神,讓我自愧不如。 周男華:外公是一個真正活到老學到老的人,在百歲高齡,還不斷地學習,鉆研中醫藥也研究西醫,他常說,我們要以西醫之長補中醫之短。甚至用匯通的思維來研究,當西醫走到瓶頸時,通過中醫脈絡經絡,則有可能使治療柳暗花明,這很了不起。2013年,“鐘一棠傳承工作室”成立,我有幸成為恩師的傳承者之一。我一直研究外公的學術觀點、學術思想、臨證思辨特點,研究外公那些豐富了中國中醫文化的經驗方,使我受益匪淺,在臨床經驗上又得到了提煉升華。 洪波:記得有人說過,偉大的人一定是單純的!我感知他心靈的純粹和博大!他一生沒有停止過對醫學的創新和對博大精深中醫藥的研究,他瘦小的身軀象棵參天大樹,讓人敬仰!他傳奇的一生在《國醫大家鐘一棠》一書中有記載,這百年的生命時光是如此豐沛充盈,值得我們久久緬懷! 周建揚、徐立民、鐘順兒:2013年初,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鐘一棠傳承工作室隆重啟動,年已九十八歲高齡的鐘老又帶徒十名。工作室成立后,根據要求,完善了工作室功能區域建設,實行跟師臨床實踐,定期進行學術研討,進一步總結鐘老學術經驗并書寫論文發表。通過兩年多的工作,已整理、總結、繼承、發揚和創新了鐘老的學術經驗,培養了一批高層次中醫人才,促進了寧波市中醫藥事業的發展。 鐘老雖從此醫魂不在人間,但其貢獻必定百世流芳。我們學生一定要牢記老師的諄諄教導,繼續刻苦鉆研醫學理論,發掘祖國醫學這一偉大寶庫,把繼承和發揚老師的學術經驗作為我們今后永恒的任務,從而為廣大老百姓的身體健康而貢獻我們的力量,以此來感謝老師對我們的培養和厚愛。 常敏毅:那一天我去看他,沒想到他家的門外的樓梯上,站滿了依次排隊等他診治的患者。象鐘老這樣德高望重的良醫,是不可能有真正意義上的退休的。 鐘老身上的魅力表現了一種綜合的、訓練有素的科學美感。 一位哲人曾說過:“科學之美是一種深奧的美。這種美在于各個部分的和諧秩序,并且純理智能夠把握她。”盡管他們已是老年,但他們那種“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的精神面貌,正有如春天的鳳凰,不斷給人間帶來著美好的希望。鐘老的健康長壽,真可以說是“國之寶,民之幸”矣!
鐘老的孫子鐘之洲在緬懷爺爺的文章中寫道:曾有人對我說:“你爺爺就像一付補中益氣湯。”我回答:“不,補中益氣還是太繁復了,力還是太峻猛了些。爺爺更像是一付異功散,簡潔平和,在不知不覺中令人裨益匪淺!” 中國傳媒聯盟 糾錯QQ:2230587892 (責任編輯: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