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中華網黑龍江 訊:恒客隆超市在公司董事長孫宏偉的指導下,在吉林省長春市范圍內廣泛開展幫扶大學生就業活動。吸納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參加就業見習,通過崗前培訓等方法提高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能力及就業機率,并成為長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授予的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基地”。
打造校外實習基地是學校深入開展校企合作辦學、加強內涵建設、提高辦學軟實力的重要途徑。校外實習基地是充分利用企業生產與經營的軟硬件資源,著力培養學生專業技能與職業素質的實踐教學場所。學生在校外實習基地進行頂崗實習,在實際工作中教育自己,掌握未來就業所需知識和職業技能,培養自身的職業素養。校外實習基地的良好運行是開展實習教學工作的基礎和質量的保障,保持校外實習基地長期穩定發展,對發揮校外實習基地應有的作用,實現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一、總體目標 1.打造校外實訓基地,滿足專業學生的課程實訓和專業實習需求。 2.拓展校外實訓基地的功能,既要數量,更要質量,著實提高校企合作辦學的水平。3.加強校外實習實訓指導教師隊伍的建設,完善師資隊伍結構。 4.在師資隊伍培養、課程開發、教學資源建設、項目研發、技能競賽等多領域開展合作。5.建立和完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的實踐教學體系及質量監控和評價體系。 6.通過校外實訓基地建設,彌補校內教學資源的不足,為企業建立人力資源儲備,促進企業經濟增值,提高社會資源的利用率,實現多贏效果。 二、建設原則 1.互惠互利原則 學校和企業作為不同的利益主體,其社會責任、功能定位互不相同。學生在實習基地實習,雖然給企業解決了一些人力資源的問題。但直接利用實習基地的場地、設備以及接受企業技術人員的指導,這必然給企業帶來許多負擔。為了建立穩定的合作辦學關系,實現長效發展,在充分利用企業資源的同時,學校也要為企業創造利益。例如利用院校師資力量,為企業員工提供職業崗位培訓。利用學校智力資源優勢,為企業提供人才、技術、信息咨詢等服務,甚至與企業聯合做課題,與企業技術人員一起共同研究和攻克難題,為企業排憂解難,創造效益。 2.專業對口原則 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要充分考慮與學校專業教學和人才培養目標相適應,能滿足相關專業培養的要求,實現較高的專業對口率,提高專業與行業的契合程度。在開發校外實習基地時,除考慮企業的規模和實力外,重點識別企業是否能為學生實習提供相應設備、實習環境以及相應的專業實習內容。避免出現專業不對口,學生在企業充當低技術含量的“廉價”勞動力的現象。 3.互補共享性原則
校外實習基地建設要本著“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原則,充分利用專業科系的技術、人才、文化、信息等資源優勢,在開展實踐教學的同時,加強與基地單位在人才培養、信息技術開發、課題開發、技術革新及成果轉化、文化建設、管理改革等方面的合作,通過優勢資源的共享,促進學校和實習基地單位共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