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中國藝海網北京訊:作者:先鋒派作家王新)
孔令義將軍向李鐸將軍請教關于書法創作問題 繼本網報道書法家孔令義將軍有關書法創作報道后,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應廣大讀者朋友之邀,筆者再次走訪書法家孔令義將軍,就書法創作簽名問題,與孔令義將軍進行深入的探討和交流,孔令義將軍獨到見解給人總是耳目一新的感覺,在尊重藝術創作中彰顯了一個書法家的藝術高度。
孔令義將軍書法作品欣賞 孔令義將軍告訴筆者,書法創作中的作者簽名問題本來是極為平常的事情,但近些年來卻被炒作得異乎尋常,品賞書法作品,不是首先評判作品質量寫的好壞,而是先重視簽名蓋章,隨著書法創作導向的走偏,書法作品簽名也出現走偏甚至是越走越偏的傾向。 書法作品的署名是指書法作者完成書法創作后留在作品上的姓名記號,是書法作品整體性的延續,書法作品創作時寫什么字體,簽名時也應用什么字體,查證歷代書法名作,很多個時代,有簽名的作品都是這樣做的。
孔令義將軍書法作品欣賞 那么,近代書法簽名的亂象又是怎樣造成的呢,孔令義將軍如是說道,從近代書法創作史到現有階段,書法簽名確實卻出現了變化,一些楷書、隸書作品,簽名用行書,一些行書作品落款簽名用草書,特別是不少書法作者專門設計怪異的簽名用字,把名字寫的讓大多數人不認識,這種不循規蹈矩的做法,是受了書法簽名要與作品內容有所變化的錯誤引導,使書法簽名走入了誤區,這樣做實際影響了書法這門傳統藝術的傳承與發展,要弘揚和發展書法傳統,應該注意以下三點:
孔令義將軍書法作品欣賞 1、要保持作品寫什么書體簽名就用什么書體,一件作品不論它是那種書體,楷書也好,隸書也罷,寫什么書體就用一種字體寫到底,簽名用字可以小一到兩號,不要改換字體,要保持作品的完整性統一性一貫性,保持作品自身的完美。 一件完好的作品后面簽名改用另類字體,就像人們做一套新衣服而打一塊另類顏色的補丁,不但不能帶來美感,還破壞 了書法作品原有的完美感,書法創作中有一種現象也必須指出,有的人在書法創作中一幅作品用幾種書體,楷書作品中加進行書字體,行書作品中加進草書字體,把作品搞得不侖不類,卻美其名曰追求讓作品有變化,我個人認為這樣的創新是萬萬不可提倡的。
孔令義將軍書法作品欣賞 2、關于書法作品簽名的位置,書法作品的簽名位置是根據書法作品的自然存在來決定的,就是說要根據書法作品篇幅大小來決定簽名字數,簽名用字不易過多過滿,一般來講,橫、豎幅作品簽名不易多于兩行,起始高度一般低于作品主要內容的高度,有的也可與作品主要內容平行,豎幅作品簽名字數多的可與作品內容平行,字數少的在作品中間二分之一處下方起始,與現代行文統一格式為好。
孔令義將軍書法作品欣賞 3、書法作品的簽名應戒用怪體字。書法作品的簽名是作者對自己作品負責的體現,敢于公正簽名就是對自己作品現實和歷史存在敢于負責,不公正簽名是對自己作品的現實和歷史存在不敢負責。一件流傳百世,揚名天下的藝術品首先要知道創作的年代和作者是誰,如果作品沒有清晰的時代印跡和作者簽名,作品的流傳和存在價值肯定受影響。 筆者認為,揚名是書法作品無可厚非的一種傳承,在辛勤筆耕中想讓更多人認識作者并不難,難的是怎樣才會讓作品作為藝術更好的流傳,現今的書法家受利欲熏心的蠱惑,故弄玄虛玩高深簽名的大有人在,在另辟蹊徑的簽名中,他們忽略的就是簽的名字誰都不認識,作品就不可能流芳百世,更不要談揚名如何,這是書法創作者最大的悲哀。
孔令義將軍書法作品欣賞 行文至此,筆者嘆感此行的收獲,無論是做為一代有影響的軍人還是書法家,孔令義將軍堪稱是佼佼者,他把藝術與人生完美的融合到一起,從而為他書法創作之路拓寬了更廣袤的創作發展空間,孔令義將軍在平淡中依舊侃侃而談,他告訴筆者,記得有幾次在軍博的大型書畫展,舉辦方為了提高展覽影響力和知名度,邀請書畫界有影響的人物為展覽題寫展標,由于被邀請者故顯造詣高深,題寫的展標中用生僻字怪異字,造成多數人不認識,簽名更是難倒所有人,沒一人認識,這些展覽不但完全沒有達到舉辦者期望的效果,更不要說揚名了。還有某省級博物館的題名公眾場合題字不用規范字,多數人看不懂不認識,被網上熱議,編出很多笑話,成了書法界的尷尬。
孔令義將軍向先鋒派作家王新贈《陋室銘》書法作品 談訪結束之際,孔令義將軍以溫和的口吻告訴筆者,為了不傷及別人,我所談的只是自己的思考與看法,提出來僅供探討,藝術發展與世間一切事物一樣,存在與發展有它自身的規律,符合規律的就存在就發展,不符合規律的就自然淘汰,這是不辨自明的道理。
孔令義簡介:孔令義,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原館長、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書畫院原院長,少將。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北京市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榜書藝術研究會顧問,詞作家。 1955年生,曾歷任總政歌劇團政治部主任,總政話劇團政治部主任、政委,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政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