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書畫專業委員會理事、高級美術師劉萬恭
中國傳媒聯盟 據 網易 訊: 神秘莫測的卦意繪畫,氣象萬千的紫藤花,動靜結合的花鳥,每一幅作品都帶著自己鮮明的特點,色彩艷麗飽滿,構圖精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書畫專業委員會理事高級美術師劉萬恭的人生仿佛一個傳奇:從一名工人到美術大師,帶著兩幅作品打動了中國著名寫意花鳥大師湯文選,從而成為他的弟子。每一步,都看起來似乎跨越了不可思議的鴻溝,但劉萬恭卻做到了,所以,真正的夢想,是你無論離它有多遠,終有一日你會想辦法實現的。這便是企業與市場網記者采訪完劉萬恭之后,最大的收獲。 關于夢想 很早之前,劉萬恭就有一種美術夢想,但如同許多普通的年輕人一樣,他認為這個夢想離自己很遙遠,他前半段的人生,走的是一條中規中矩的路,1959年進入部隊當兵,轉業后來到造船廠當工人,一干就是14年。后來到了1980年,他調入機電研究院從事其下《機械工程》雜志的編輯工作,這份工作總算是與他的美術愛好有了一點關系,于是,他工作的積極性更高了,要強和熱情的性格,讓他在工作上的成果十分突出,甚至因為成績太好而遭到嫉恨和懷疑。 不如意的時候,作畫成了劉萬恭排解郁悶最好的方式,鋪開宣紙,拿起畫筆,他就好像進入了另一種狀態,任何事情都被排斥在外,心緒達到了極度的平靜。劉萬恭很享受這樣的感覺,多年的自我修煉,讓他對作畫有了一定認識和看法,他想讓自己有更多的提升。1985年,他鼓起勇氣,帶著自己的兩幅作品找到了當時中國著名的寫意花鳥大師湯文選。湯文選大師不僅是美術大師,更學養深厚,他能詩、能書,能工、能寫,人物、山水、花鳥畫俱能。他早年以現代人物畫名世,是新中國建國之后開創現代人物畫畫風的一員主將,中晚年致力于花鳥畫創作,他的大寫意花鳥,在八大山人的“簡約清脫”、吳昌碩的“古厚樸茂”、齊白石的“妙造自然”之后,又別開“博大沉雄”之風。被譽為是“20世紀最后的國畫巨匠”和“已故的又一位承前啟后、繼古開今的寫意花鳥畫大師。”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書畫專業委員會理事、高級美術師劉萬恭贈畫予企業與市場網總裁、總編輯,武漢國民企業與市場經濟研究院院長王義明 如此巨匠,在對待一位惴惴不安的懷揣藝術夢想的年輕人時,卻出人意料地親和。在看了劉萬恭的作品之后,湯文選肯定了劉萬恭的功力和努力,并將他收為弟子,親自指導。從此,劉萬恭的人生,真正地與他的夢想緊緊結合起來了。 關于風格 被湯文選收為弟子之后,劉萬恭在藝術上的思考更深了,他發現中國山水花鳥作品,看似寥寥幾筆,很是簡單隨意,其實背后蘊含著深厚的功力和思想,這就是一幅作品所謂的“張力”,湯文選的作品就非常有張力,無論是莊重威嚴的墨虎,還是憨態可掬的乳豬,還有廝打成一團的斗雞、卓立于湖面的鷺鷥、旋風般掠過打谷場的群雀等,無不注入了人的情感,洋溢著濃烈的時代氣息。甚至梅花、蘭草、勁松等這些中國畫常見的題材,在其筆下亦是風韻別致,透露出深邃昂揚的精神境界,也體現了作畫者博大而又平和的人格魅力。 于是,劉萬恭也開始可以提升自己的內涵,他原本對中國古代經典《易經》有著深厚的興趣,但這本如同天書一樣的作品,讀起來晦澀艱深,十分難懂,他就跑去武漢大學哲學系教授唐明邦,專門學習易經的解讀和理解。如此一來,那些外人看起來毫無意義的卦,在劉萬恭眼里有了非凡而深厚的意義,他開始根據自己的理解,為每一個卦作畫。劉萬恭坦言,這是一個極其困難的過程,易經的卦,由極簡抽象的陽爻和陰爻組成,長長短短的線條,根據天、人、地三才的道理,重疊起來,構成八卦,即乾、坤、震、巽、坎、離、兌、艮。八卦再重疊起來,就構成六十四卦,每卦有六爻,分散開來,就形成了成百上千種寓意。劉萬恭想要的,就是把抽象的線條表達的寓意用具象的繪畫表達出來,其中的難度可想而知。 比如蠱卦,主卦是巽卦,客卦是艮卦。卦辭原文為“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意思就是主客雙方都消極被動,沒有一方作主導;同時,雙方又都是態度強硬,有發生沖突的可能。劉萬恭在表現這個寓意的時候,選用了代表戰爭的鼙鼓,紅色的鼓,震震有聲,而發生戰爭的原因,就是四周枝繁葉茂的植物,果實成熟,有了收獲,就有了沖突。看著畫面,就能感受到其中激情昂揚的感覺。 還有咸卦,主卦是艮卦,客卦是兌卦,咸卦啟示的是男女之間相互感應的道理和方式。于是劉萬恭在他的畫中,用不同形態的月亮來表達,從月牙到月圓,代表男女之間從相識到相知,明黃色的月亮搭配深藍色的天空,給人寧靜之下情思涌動的感覺。 六十四個卦,每一卦劉萬恭都用自己的理解進行創作,不僅如此,他還頗具儀式感地堅持體現天圓地方,智欲圓而行欲方的理念,每畫邊長64公分,體現八八相乘的“地方”之數;方中有圓,直徑54公分,以明陽九陰六之積乃“天圓”之數。畫幅之大小,方圓之配合,隱含易數玄機。寓意在天地陰陽之造化無窮,卦意作品乃展現大千奧秘于方寸之間。天圓地方的整體構思,64幅畫圖整齊劃一,充分體現出整體和諧的藝術效果。1993年,劉萬恭曾將自己的卦意作品參加在安陽市第五屆《周易》與現代化國際研討會,受到普遍的好評。曾指導劉萬恭理解易經的唐明邦教授,更是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說:國畫之技法,現代之構成,水乳交融,畫面中被夸張了的龜裂似古籐虬枝,蒼勁有力;人物禮器,典雅莊重。兼工代寫,設色淡雅。無脂粉華靡之態,多自然古樸之妙。圖案化的布局,裝飾化的效果,寓深刻人生智慧,有雅俗共賞價值。讀此畫作,可以修身,可以濟世,可以理國。足以說明,彼時劉萬恭作品的個人風格,已經十分清晰和明顯。 關于創新 一位藝術家,能夠將鮮明的個人風格融入到自己的作品里的時候,就說明他(她)對藝術創作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有了自己的創新。關于創新,劉萬恭一直十分看重,早在跟隨湯文選學習的時候,他就認為中國畫和西方畫的結合,需要適度把握,不能一味追求現代,而丟了傳統的內核,中國畫傳統的內核在于意境的表達,這需要作畫者有深厚的思想功力和扎實的基本功,不可一蹴而就。
劉萬恭作品 在繪畫技法上,是可以大膽嘗試,在作卦意繪畫時,有很多效果,是用一種夾江紙揉皺之后,倒上顏料,再將紙展開,將色彩印在宣紙上,產生出仿佛扎染一樣的效果和肌理,在畫面上表現出古樸的韻味。 這樣的創新在劉萬恭的作品里還有很多,他平時愛好攝影,他開始嘗試在水墨畫中表現攝影作品里的虛實關系,于是有了《舉目方知春又欣》,作品用暈染的方式表現出虛化的背景。 還有動靜結合,在一副名為《蘆海風歌》的作品里,畫的是山東東營黃河入海口的灘涂,幾萬公頃的蘆葦,被風吹得很低,蘆葦上是一大群飛舞的麻雀。和傳統花鳥畫里麻雀的畫法不同,鳥翅采取虛化處理,通過幾何狀墨跡和飛白效果,生動而藝術地表現了鳥翅振動時的動態和質感。 而在各種題材之中,劉萬恭最喜歡的就是紫藤,他喜歡紫藤是因為這種植物生命力頑強,他常常跑到中山公園去看紫藤,根莖、葉片、花朵,他都觀察得仔仔細細,而在表現紫藤生命力時,他和別人的畫法不同,他筆下的紫藤都粗壯、扭纏,花朵飽滿,占滿整個畫幅,極具沖擊力。他曾歷時十年創作的一幅長230米、高1.35米的花鳥畫長卷《自然之韻》,集春夏秋冬,百花千鳥為一體,尤其展紫藤千態,這幅畫共使用336張4尺宣紙,獲中國花鳥畫吉尼斯之最。 看著劉萬恭的作品,你常常會被其中的張力感染,他的作品融合西畫的肌理效果和中國畫的寫意、工筆、花鳥、山水、人物、構成、重彩等8種手法,深情謳歌著大自然的勃勃生機,體現了他駕馭筆墨、控制整體的能量。
企業與市場網總裁、總編輯,武漢國民企業與市場經濟研究院院長 王義明(左)與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書畫專業委員會理事、高級美術師劉萬恭(右)合影
都說藝術家的藝術造詣和為人是成比例的,這話也有一定道理,功底深厚,為人謙遜,堅持個性,善于創新,劉萬恭將他做人的準則也用到了繪畫之中,不卑不亢,不諂媚,不粗俗,就算是非常小的作品,也充滿思辨的奇思妙想;而你跟他打交道,更是會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