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家、先鋒派作家王新近照 中國傳媒聯盟 據 好頭條 訊:作家向來以還原生活為己任,以靈感創作見長,書法家則以書寫藝術高度著稱,綜上所述,先鋒派作家王新囊括了藝術人生的唯美典范,當藝術的殊榮譽滿他豐滿的人生,我們用獨特的經濟視角見證了一個藝術家執著于藝術恒久的時候,他的藝術人生在記者的筆端也綻放出璀璨的光彩, 正逢在天津朗逸盛會百位藝術大咖走紅地毯秀盛典的時候,記者在王新空閑期間對他做了簡短采訪。 王新是一名作家,也是一名書法家,在多年的筆耕中可謂碩果累累,或許是源于他骨子里折射的很多是秉直和善良,他的作品每每讀起來讓人感同身受,在多年社會的沉淀中,他以花美不以容為貴的高尚品風書寫了影響人生的真知灼見,王新之所以能夠鶴立藝術圈內,奠定基礎的正是筆良心正的藝術行為,他被冠以先鋒派作家卻是受之無愧。
中國電影出版社出版的書法家、先鋒派作家王新散文集《春之舞》 藝術家是以觀察、傾聽、書寫整理為職責,留痕的文字是生活的縮寫,在談及藝術人生的時候,王新告訴記者,正統的藝術來源于生活,涵蓋也很廣泛,不是你能寫一篇文章、唱一首歌、寫幾幅書法抑或演幾個角色就是藝術家,藝術需要執著,需要心正筆正,能讓作品立足社會,接受世俗的審視才是一個藝術家該具備的本能所在。 當記者問及由中國電影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散文集《春之舞》時,執有內斂性格的王新報以淡淡一笑詮釋了對《春之舞》這部散文集的看法,他說,我的文學創作就是來源于社會,無論哪個階層的生活都是我運筆的視點,我不想過多的張揚自己,只想讓藝術在真誠中還原于生活,至于我的讀者怎樣去釋懷,我想肯定有他們自己的思想和邏輯,一個合格的創作者,如果單純的把創作用經濟價值來衡量,我想就是對藝術的褻瀆,藝術的價值不在于取舍,而在于無私的奉獻。
書法家、先鋒派作家王新書法作品欣賞 或許正是源于一個藝術家的品德修為,王新在用筆端服務于社會的同時,更是把一顆愛心無私奉獻給了社會,2014年初春,王新從網絡中得知四川省閬中市九歲女孩身患絕癥,他不顧手頭工作的繁忙,先后數次往返奔波于閬中參加小女孩的公益救助活動,吃自己的、喝自己的、住自己的,并寫出了讓社會為之關注的大型紀實性新聞,王新的大愛行為也在閬中曾一度傳為佳話。 2015年冬季,王新與同行去東北所屬的一個貧困地區采風,當他看到當地個別孤寡老人及部分貧困村民扔不能解決溫飽的時候,王新回到北京即刻聯系富有愛心的相關人士,同時運用手中的筆端向社會發出了援助之聲,先后兩次給當地村民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物質。
書法家、先鋒派作家在創作時留影 如果用犀利的思維來形容藝術家,王新的書法創作又該另當別論,但凡熟悉王新的人都知道,他不只是一位先鋒派作家,還是一位久負盛名的書法家,他的書法作品以豐筋多力、筆勢雄渾而被業界所接受,在諸多書畫收藏家的眼里,王新的書法作品就是對藝術的高端負責,他的書法作品沒有浮夸、沒有利欲,只有嚴謹和責任。 關于藝術,王新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既讓人欽佩又讓人折服,2015年夏季,在“永遠跟黨走“暨第十屆中國青少年藝術節上,王新做為一名受邀的藝術家在現場接受記者時采訪時曾這樣說道,他說任何一種藝術形式的創作,都不能以價值觀的取向去看待,因為藝術本身就不能用價值去衡量,這是王新的口頭禪。
書法家、先鋒派作家王新書法作品欣賞 行文接近尾聲,記者不盡掩卷沉思,探尋藝術發展之路不是在形式上,盡管藝術是主流文化的傳承,但藝術也促進了時代文化的蓬勃發展,或許王新在藝術圈還很渺小,但他所執的理念又很高大,藝術品位的升華說明了一個藝術家為藝術確定的良好定位,在現代科技進步與藝術同根發展的碰撞中,只有藝術才永遠是一朵綻放的奇葩。 正如一位哲人所言,執于世俗,行于時尚,我們行走在人生這條廣袤的路上,總是想把最美好的東西留在人生的旅途中,王新的藝術價值觀應該是我們社會所需的一種正能量,無論是文學創作、書法創作、或者是剛剛涉足的影視圈,都該讓我們引起一個共鳴,那就是,置身藝術圈,在不斷的行進中,要學會定位適應自己,走藝術之路,賞藝術風景,因為藝術的價值就是還原人生歷程的歌謠。
書法家、先鋒派作家王新在南方采風時時留影
王新簡介: 王新,筆名:谷豐。字東軒,號翰香居士,萬卷書齋主。河北唐山人。先鋒派作家、書法家,著有小說、詩歌、散文,其中散文集《春之舞》由中國電影出版社出版發行,曾參加影視作品《青春小夜曲》、《大學生勵志》等影片拍攝。 現任:《中國藝海》網主編、《藝海潮音》(內刊)雜志執行主編、中國佛學書畫研究院常務秘書長、中國水墨名家書畫研究院院長、中國文化信息協會會員、北京藍森文化傳播公司藝術總監 。 中國傳媒聯盟 糾錯QQ:2230587892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