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傳媒聯盟 據 商界在線 訊:文/商界記者 李雪梅 曾經,有幾份待遇優渥的工作擺在他的面前,他可以選擇在蘭會所、米其林三星餐廳、國際游輪或者希爾頓酒店工作,一步一步走向眾人向往的人生巔峰。但他卻突然轉身,回到市井之中,開了一家不足三十平米的餐飲小店,當起了小老板。 他說:“這就好比我的名字——向往,我的選擇也是我所向往的。” 好男兒志在四方
![]()
向往一點也不后悔將最美好的青春消磨在廚房。 熱愛廚房的人,或許天生有一張味覺敏感的嘴。高考填志愿時,向往毫不猶豫地填報了烹飪專業。畢業之后,順利進入有著“中國最具世界藝術品位的頂級會所”之稱的蘭會所,后來又前往位于外灘十八號的米其林三星餐廳——Mr and Mrs Bund創意法國菜餐廳工作。經歷了半年的磨煉之后,登上歐洲首屈一指的Costa國際游輪,開始為來自世界各地的食客制作佳肴。 回首往事,向往印象最深的還是那些段魔鬼般的后廚時光,“那段日子對我的人生和工作態度的影響極其深刻。”聊到動情處,他不自覺地閉上雙眼,仿佛又回到了當初。 “廚師長非常苛刻,稍有不如意的地方,他就會對著員工大聲呵斥。”向往用了“地獄廚房”一詞來形容當時的環境。廚師長對待每一份食物極度認真的態度,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向往,“他暴躁,喜怒無常,但卻才華橫溢,天馬行空,給了我廚藝生涯無盡的啟發。” 剛到Mr and Mrs Bund時,向往每天都被訓斥,“那段時間是最痛苦的,甚至開始懷疑自己到底適不適合這份工作。”后來他將每天所犯的錯誤記在一個小本子上,臨睡前把所有的問題反思一遍,花了三個月的時間才調整適應過來。離別Mr and Mrs Bund時,廚師長甚至希望他能繼續留下來。 而在Costa國際游輪上的日子,盡管最開始有很多不如意的經歷,但后來認識的人讓他對那段時光仍舊心存感激。 在不同的地方工作,會遇見不同的人,而所得到的經驗就基于所遇到的人。對于一個廚師而言,除了認識不同的朋友,還可以學到新的技術、新的烹飪方式,當然,還有新的味道。 唯愛與美食不可辜負
![]()
采訪的過程中,向往時不時地穿插一兩句對愛情的理解。事實上,選擇留在重慶創業,也源于一份愛情。 剛回重慶時,向往的計劃是考雅思,然后前往新西蘭學習酒店管理。后來,結識了現在的老婆,便決定留在重慶。 向往的老婆是典型的熱愛美食的重慶美女。當時,向往正為開店找不到方向而犯愁,“四川外國語大學附近全是小面館和賣套餐的店,她提議賣石鍋拌飯。因為學校里女生多,又受韓劇影響,都比較喜歡韓式料理。”向往毫不猶豫地聽從了老婆的建議。 于是,兩人開啟了尋找石鍋拌飯的“美食之旅”,每天去重慶各所大學的韓餐館轉悠,吃完之后,趁味覺記憶還停留在舌尖,立馬回家研究。 為了讓食物具有特色又適合本土口味,向往甚至專門前往韓國,學習石鍋拌飯中的醬料精髓。靈感往往來自偶然。 向往在仁川一家不起眼的小店里嘗到了口味獨特的石鍋拌飯,“和傳統的甜得有點過了的傳統韓式料理不同,那家店的食物口感酸辣咸鮮中帶有回甜,這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向往同店主老奶奶詢問了醬料的制作方法,又向韓國同事討教了一番,再加上自己的研究,最終研制出了更適合中國人口味的韓式醬料。 向往也喜歡自己研究菜品,讓老婆試吃,有時也請朋友到家里來做客。“我不喜歡按部就班,而是喜歡創造一些新的東西出來,尋找新的突破口,并打開它,讓自己有一個新的認識和觀點。” 每當大多數人都認同某一道菜,他自己也喜歡的時候,這道菜才算成功了。“必須要過自己這一關”,這是向往做菜的準則。 一步為先,步步為先
![]()
“走慢一點,沒有什么不好。”在浮躁的大環境下,向往保持著一份難能可貴的靜心。 這份靜心源于一本雜志——《商界》。2006年,向往在《商界》雜志上看見一篇關于李寧的文章,從李寧的故事中,他悟出一個道理:一步為先,步步為先。“我每做一件事情都會提前考慮和計劃,會把一件事情提前想好,去考慮我能不能承受,什么時候可以開始我的夢想。” 一步為先的思考,讓向往有更多的時間去看清楚一件事情,而不是人云亦云。因此,開店前,向往早已在心中做好了規劃。 首先是定位。為了讓大眾體驗到不一樣的異國美食,向往決定將國外菜品和地方本土化美食結合,打造集中日韓意泰印等國親民化的無國界休閑餐廳,取名為石鍋小驛。 米其林餐廳和休閑餐廳的工作經歷,也使向往對小店的定位更清晰。“米其林和休閑餐廳就像文藝大片和商業大片的感覺,前者不僅獲得顧客的喜愛,還能保持較高的藝術造詣和品質,后者更注重時效性和利潤回報。”石鍋小驛,將兩者結合在了一起。 無國界的創意靈感來來自Costa國際游輪的工作經歷。當時,向往隨著游輪在海上航行,游走各國,結識了意大利、日本、韓國、越南、新加坡和泰國等地的廚師朋友,也學會了做一些不同地域的美食,而這些美食普通百姓很難品嘗到。 向往便將各國美食同本土口味融為一體,“石鍋小驛追求的是,把那些不同顏色、味道和風格的食材,用各種傳統的或者新奇的方式呈現在食客面前,讓視覺、味覺、聽覺和觸覺都有全方位的享受。” “美食不分國界,幸福不分彼此”,也就成了石鍋小驛的服務宗旨。 其次是選址。“酒神不怕巷子深”,向往對店鋪的選址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同大多數處在車水馬龍的鬧市區中的餐飲店不同,石鍋小驛位于重慶烈士墓地鐵站出口背后的深巷中。 很難想象,眼前這家給人舒適安逸之感的石鍋小驛,之前曾是無人問津的臟亂之地。“看見它的時候,周圍都是蒼蠅館子,除了當街的門面,沒有人愿意來租這里面的門面。”描述起剛看見這家門面時,向往直搖頭。“當時吸引我的是外面的綠色植物和安靜的環境,它符合我心中想要的,陽光可以照進來,人們可以在這里坐下來吃個飯,或者喝杯咖啡。”向往是一個喜歡安靜的人,因此并沒有過多猶豫,他便將門面租了下來。 如今呈現在眼前的,是木質的地板和桌椅,透明的玻璃墻外是綠色植物。誰能想到當初向往是如何一層一層地刮掉墻上小拇指厚的油漬,如何將地板全部撬起來重新鋪上…… 最后是品質。向往對菜品的追求始終保持著極其認真的態度,“作為一名主廚,我希望自己能夠保持一份嚴謹的匠心。”開店之初,為了做好一份石鍋拌飯,向往罵走了不少學徒。 向往的短期目標是先打造品牌,而品牌最重要的便是品質。石鍋小驛每一道菜的主要材料都選自進口食材,比如日式味增、泰國咖喱和意大利面等,向往也總是不辭辛勞地親自挑選、把關。而且,對所有的食材,向往有著嚴格的管理制度,比如盛裝食物的器皿不能直接放在地上,生熟一定要分開,食材溫度必須控制在危險溫度區4℃至65℃以外……只有嚴格把控好每一個環節,才能保證最終做出來的美食對得起每一位食客的胃。 正是因為這份匠心和品質,石鍋小驛還吸引來許多外國食客。“做好了產品本身的品質之后,才會有口碑,才能創造新的價值,立足于市場當中。”向往每前進一步都在思考,“我不想走得太快,現在很多餐飲品牌就是太急于擴張,導致最后失敗。”他希望至少可以學習老干媽、李錦記,在前進的路上,樹立好品牌。 堅持,再堅持 開店一年有余,向往仍不忘初心,“對主廚來說,米其林是所有真正熱愛烹飪的人的圣殿。”他清楚地規劃著人生的下一步計劃,“當我的‘商業大片’熱賣的時候,就有經濟基礎去追尋‘文藝大片’了。”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http://t.kanshangjie.com/r4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魚和煎鍋卻可以兼得。向往正在書寫石鍋小驛的下一頁。 中國傳媒聯盟 糾錯QQ:2230587892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