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國畫大師姚治華應邀擔任北京宣和書畫藝術研究院名譽院長 中國傳媒聯盟 據 環球文化藝術網 訊(記者:武躍先 攝影:顧云平)中秋節前夕,在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北京宣和書畫藝術研究院副院長、我國著名書畫家沈麗洲的引薦下,北京宣和書畫藝術研究院執行院長單玉志、秘書長楊東亮等一行專程拜訪了我國著名國畫大師姚治先生。
姚治華向北京宣和書畫藝術研究院贈送畫冊后并親筆簽名 走進位于北京天鵝灣姚治華老師的工作室,85歲高齡的他親自到門口迎接我們的到來。雖然藝術院的很多人都是第一次拜訪姚老,但他和藹可親的笑容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隨后的交談中,姚治華的得意女弟子、著名書畫家沈麗洲向姚老講述了最近的工作與研習國畫情況。并告訴姚老自己目前已經接受邀請,擔任了北京宣和藝術研究院副院長一職,并希望老師能擔任宣和藝術研究院名譽院長,姚治華愉快地接受了邀請。
北京宣和書畫藝術研究院副院長沈麗洲向她的老師姚治華講述畫院的發展 在接受聘書之前,北京宣和書畫藝術研究院執行院長單玉志就宣和書畫藝術院成立的時間、目的、意義及未來的走向與發展向姚老一一作了詳細闡述。并把通過打造互聯網、紙媒、實體書畫院互動的運營模式,為中國書畫藝術的繼承與創新搭建一座集創作、展示、交流、藝術品經營為一體的權威、高端、開放的立體平臺模式作了匯報。 當執行院長單玉志、副院長沈麗洲拿出聘書雙手呈送給姚老時。姚治華先生翻開聘書仔細端詳一番后說:“八十五歲還能擔任宣和書畫藝術研究院的名譽院長,我很榮幸也很高興。對于你們的到來和邀請我表示感謝,同時還要感謝黨和人民對我的培養,感恩社會各界人士長期以來對我的關心和支持!我雖然年邁已高,但對于書畫藝術的研究與發展我仍愿意添磚加瓦。”
單玉志、沈麗洲、楊東亮和姚治華先生親切交談并匯報研究院發展情況 在和姚老的愉快交談中,記者獲悉,姚老今年上樓進行書畫創作時,偶摔一下,到醫院做手術后剛剛恢復,我們的到來也是姚老剛出院不久。即便是這樣,他依然在自己的畫冊上為藝術院進行了簽名。這一舉動,讓在場的所有人員為之感動。
姚治華的《更喜岷山千里雪》國畫被毛主席紀紀念堂收藏 就在記者截稿時,北京宣和書畫藝術研究院執行院長單玉志特地打電話說:“姚老不僅藝術上嚴謹,做人也很謙和,不愧為德高望重的藝術家。藝術院今后在姚老的指導下,一定會向他那樣學習做人做人做事,把書畫藝術弘揚光大。”
姚治華的國畫《黃河頌》一直懸掛在人民大會堂的正門右側 姚治華:當代著名畫家,1932年9月2日出生,湖北省孝感市人。曾受教于李可染、葉淺予、蔣兆和、李苦禪等名師。現中央美術學院資深老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華志愿者協會文化藝術家委員會藝術總顧問、北京宣和書畫藝術研究院名譽院長、曾兼任中國書畫函授大學校長、中國美術藝術家協會主席、中國延安魯藝校友會美術委員會主任、北京中外民間文化藝術交流促進會會長等職。被有關機構聘為《聯合國新聞》咨詢委員,英國劍橋國際名人傳記中心咨詢委員,美國傳記協會顧問委員會研究會研究員,美國國際大學名譽博士。多次參加社會助殘、抗震救災和支農等書畫捐贈慈善活動,被中華慈善總會聘為“慈善大使”,被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評為“中華名人支持三農功勛人物”。
姚治華年輕的時候和他的恩師李可染在一起 姚治華當教師近半個世紀,他為中央美院編寫中國畫系列教材9本,作為中國書畫函授大學校長,他又編寫了國畫教材21本。作品有《蘆蕩鶴》、《秋渡圖》、《漓江情》、《早春河畔》、《渡口》、《歡樂火把節》等。他出版有《姚治華畫選》、《姚治華山水畫選》、《中國畫人物速寫》等著作和錄像光盤。并主編出版了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教材(由中央美院十一位教授編寫)一套9本,中國書畫函授大學國畫教材21本。
國家相關部門向姚治華出具的國禮收藏證書 姚治華1991年曾獲日本“國際和平文化寶鼎藝術大賞獎”,1998年獲聯合國非政府組織國際世界和平藝術展“國際文化藝術獎”。1999年5月獲聯合國非政府組織藝術展“阿科特米”大獎,10月參加聯合國非政府組織藝術展又獲“世界名人最高獎”。他的畫為中南海、天安門、毛主席紀念堂、中國美術館、中國軍事博物館、中國革命博物館及國外一些藝術館收藏。他的畫曾作為禮品,由國家領導贈送外國元首,并多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被譽為德藝雙馨的國畫藝術大師。 中國傳媒聯盟 糾錯QQ:2230587892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