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氏縣衛計委駐鳥橋村第一書記劉盧麗 中國傳媒聯盟 據 鳳凰河南 訊:2015年8月份經組織上選派劉盧麗同志到偏遠的木桐鄉鳥橋貧困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轉眼已1年有余,剛開始進村工作,由于劉盧麗同志自參工作以來一直在機關工作,缺乏農村工作經驗,面對全新的環境,全新的工作,全新的任務,一愁莫展,無從下手。為盡快熟悉農村工作,進入角色,在駐村工作的每個日日夜夜里,劉盧麗始終不忘初心,牢記宗旨,不辱使命,不負重托和村干部們一起扎實工作和單位扶貧工作隊共同努力,不言苦、不說累,知難而進,迎難而上,面對急、難、危、重任務沖鋒在前、準備在前、示范在前、請示在前、謙虛在前,在工作中做到三勤:一是勤學習增進溝通;二是勤于調研,針對農村工作實際開展工作;三是勤于鍛煉,積累經驗,積極參與鄉黨委政府開展的各項工作與活動,撲下身子邊學邊干,經常越山越嶺,深入貧困戶家中問寒問暖,研究分析致約貧困村與貧困戶的根源,積極向單位領導和組織上匯報,得到單位的全力支持,形成了隊員當代表,單位做后盾,領導負總責的工作機制,保證了駐村工作的正常有序展開。
駐村第一書記正在給貧困戶送衣被等物 一、摸實情、理思路,制定駐村脫貧規劃 鳥橋村位于河南省盧氏縣木桐鄉東南10公里處,屬建檔立卡貧困村,全村共有9個居民組,245戶,865口人,黨員39名,貧困戶97戶,310人,該村山大溝深,號稱盧氏小西藏,村民居住分散,全村總面積2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350畝,人均1.56畝,村集體經濟收入非常薄弱,目前除了應付日常開支之外,基本沒有什么結余,沒有經濟保障,村集體公益事業,舉步維艱,開展一些公益事業只能靠上邊幫扶,鄉政府支持,辦公條件簡陋,配套設施不完善。 去年劉盧麗同志入村后,和單位扶貧工作隊迅速對組織建設、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等情況進行了解,自制《入戶調查表》對全村群眾逐戶見面,了解家庭基本情況,通過進村組、入農戶、與群眾戶戶見、人人談,初步摸清貧困底數,找準致貧原因,收集脫貧意愿,理清發展優質在哪,短板在哪,在哪突破,引導貧困戶“想干什么”、“能干什么”、“該干什么”,找準工作的切入點,針對農戶不同情況,對貧困戶進行分類,精準扶貧,靶向施策,制定幫扶措施和具體扶貧方案,出臺《鳥橋村2016—2019年脫貧攻堅規劃》和《2016年脫貧攻堅工作實施方案》明確了指導思想、工作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 二、抓班子,帶隊伍,強化組織保障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群眾富不富,關鍵看干部,要改變鳥橋村的落后面貌,必須要建設好村級班子和一支過硬的黨員干部隊伍,因此,駐村以來我始終把抓班子帶隊伍做為黨建日常工作第一要務,抓緊抓好帶領村“兩委”班子利用黨員學習日,天氣下雨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組織黨員和全體村組干部,認真學習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縣委關于基層黨建工作,扶貧攻堅工作的重要文件精神實質及要點,通過帶領廣大黨員干部,認真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使每一位黨員在政治上、思想上、作風上嚴格要求自己,做講政治、有信念、講規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講奉獻、有作為的合格黨員,從嚴要求自己,追求“高線”,嚴肅“底線”,遠離紅線,對涉及群眾利益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對所存在的不正之風,敢于碰硬,杜絕厚以薄彼,親親疏疏,團團伙伙,做到心術正、品行端、倍加愛護和珍惜第一書記這個光榮稱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道德品行帶頭遵守黨紀國法,不該做的事堅決不做,不該拿的東西堅決不拿,清清白白為民,干干凈凈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駐村笫一書記劉盧麗同志多次召開村組干部和黨員民主生活會,讓大家把心里話擺到桌面上,開誠布公、坦誠相見,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通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干部的心齊了、勁足了,村級班子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明顯增強了。一年來,新發展黨員一名,培養入黨積極分子兩名,認真執行“農村黨員積分管理”制度和“五星支部”爭創前準備工作,真正是黨旗飄起來,黨徽戴起來,黨員身份亮起來。
駐村第一書記與村主任給貧困老人送面粉 三、把握尺度,精準識別,扎實開展回頭看再復核工作 按照五個一批、六個精準,摸清底數,區分類型,找準問題,分類施策的思想,以43222工作法,逐戶調查復核,對貧困人口精準識別,從148戶到104戶又到98戶,最后經歷四次核查、復查、回頭看,確定鳥橋貧困戶97戶310人,做到“橫到邊,縱到底”,一戶一個臺帳,一戶一個脫貧計劃,一戶一套幫扶措施,貧困戶中,因自然條件惡劣14戶38人,因災致貧4戶8人,因病致貧35戶112人,因學致貧31戶121人,因缺技術致貧7戶15人,因殘致貧6戶16人,其中社會兜底19戶,易地搬遷戶共50戶184人。 四、精準包扶,真抓實干,確保脫貧見成效 (1)是易地搬遷脫貧。對確定的搬遷戶,量力而行,分批次搬遷,針對搬遷戶實際情況 ,在生活、生產、產業、致富等方面,及早謀劃,努力做到搬得出、移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2)是生態補償脫貧。探索生態脫貧新路子,大力實施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和防護林建設,坡耕地治理、用好生態補償政策,補償資金和生態保護工程資金,實現穩定脫貧。 (3)是發展教育脫貧。把扶志和扶智相結合,宣傳貧困子女教育優惠政策,根據雨露計劃對貧困戶子女實施免費教育,分類、分業、分戶開展有針對性實用技術培訓和實踐指導,使每戶掌握1—2門致富技術,提高造血技能。 (4)是社會保障兜底脫貧。針對喪失勞動能力,無法通過產業幫扶和就業幫助實現脫貧的,通過社會保障實施兜底扶貧。 (5)思想幫扶。強化引導,扶貧先扶志,積極引導貧困戶,把握國家脫貧攻堅政策,發揮農戶自我能動性和脫貧攻堅主動軍作用,克服等、靠、要思想。 (6)實施五個一批脫貧規劃。一是堅持產業扶貧,著重加大種植、養殖產業調整和各項社會事業的建設,從農民群眾最關心、最困難的地方入手,把鳥橋的實際情況與木桐鄉規劃的主導產業相結合,按照統一的部署和規劃突出重點,以點帶面,扎實推進,做好中藥材、核桃兩大種植產業的發展,并開展技能培訓和就業促進服務,讓其在發展生產和務工中穩定增收。 (7)加快項目建設。一是村衛生室建設:建設標準化村衛生室一所已投入使用,近期又續建一層以解決村醫生活問題;二是文化大院建設:投入18萬元,建設劇院一個,配套房屋90平方米,硬化廣場1000平方米;三是莊科組道路建設:投資22.5萬元,硬化莊科組道路1.5公里;四是整潔行動,拆除舊房8間,對村部所在地2000平方米進行硬化、綠化、美化;五是飲水工程:為半溝組、嶺根組人解決畜飲水問題,向水利部門申請建設水窯2個投入15萬元,即將投入使用;六是護村壩工程:投入10萬元,建成護村壩130米。 (8)開展幫扶工作。一是“六一節”前夕開展慰問活動,給木桐鄉鳥橋村學校送去了米、面、油、糖塊等生活用品,為37名學生購買了書包、文具等學習用品,給孩子們送去了節日禮物;二是為每個貧困戶訂購一個中醫醫療保健箱,近期培訓適應癥和使用方法;三是積極引導貧困群眾發展家庭產業,為貧困戶訂購盧氏雞雞苗1000余只2萬余元,現已將雞苗發放下去,深受群眾好評;四是為貧困戶購買幼豬2頭,每頭200余元,先從2016年脫貧戶開始,分批次進行,與合作社簽訂回收協議,達到示范引路作用;五是開展醫療救助,針對村36戶113人患大病、慢性病的貧困人口組織專家進行義診2次,服務人次300余人,分類救治,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 扶貧攻堅不是喊口號,也不是走形式走過場。相信在盧氏縣委縣政府領導班子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 ,與木桐鄉黨委政府領導同力協作,堅信貧困鳥橋村必將在2020年前真正成為舊貌變顏,美麗的現代化新農村。(盧木鳥) 中國傳媒聯盟 糾錯QQ:2230587892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