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上五岳之尊泰山巔峰后,蔡豐名博士向大家從容招手
中國傳媒聯盟 據 華夏文化傳媒網訊(李廣義特別報道)由中華世紀書畫協會組團并舉辦的魯臺兩岸民間書畫交流展,2016年10月在山東省立圖書書館隆重舉行。作為該團重要成員的人民文藝家協會臺灣會長 、 禪易齋詩書畫院院長蔡豐名出席至始至終參與這一兩岸文化交流的盛世。在出席魯臺兩岸民間書畫交流展期間,年逾古稀的蔡豐名博士和全體團員一道興致勃勃地登上具有五嶽之尊封號的泰山。 1946年出生的蔡豐名博士,今年雖然已是古稀之年的老人,但登上泰山巔峰時,腰不酸,腿不疼,氣不喘,而是紅光滿面,精神煥發,當記者問蔡豐名博士有何感想時,他十分風趣地說:“感覺良好。”蔡豐名博士告訴記者,雖然已經登上五嶽之尊泰山之巔峰,但藝術創作的巔峰還在上面,他有信心在通往藝術巔峰的道路上,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蔡豐名博士系臺北人聯合國世界和平大使、美國曼徹大學藝術與文學士、明尼蘇達州圣湯瑪斯大學國際企管碩士、易經學院榮譽哲學博士、中國美術畫院藝術博士、并為臺灣榮獲全俄羅斯對外貿易科學院名譽博士教授第一人,國際書畫慈善聯盟書畫交易執行主席、禪易齋詩書畫院院長、人民文藝家協會臺灣會長、 臺灣高階管理全球經貿協會暨中華民國天文理數學會輔導理事長、中國書畫家協會北京市分會副主席兼福建省分會副會長、(臺灣)中國藝術協會副理事長、中華世紀書畫協會副理事長、中華文聯協會副會長、中華易經學院研究所所長、深圳書畫藝術學院教授、中國孔府書畫院永久名譽院長兼客座教授。 附:“五岳之尊”泰山簡介: 五岳獨尊泰山與衡山、華山、嵩山、恒山并稱為五岳名山,高度屈居第三,排名卻為第一,獨負“五岳之尊”盛譽,千年不衰。 泰山巍峨雄偉,峻拔壯觀,有拔地通天之勢。自古人們便認此為崇高偉大象征,而仰慕之。因地處東部,泰山故稱“東岳”。東方為太陽最早升起之地,古人以東方為萬物交替、初春發生之地,故有“五岳之尊”美稱。泰山古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軍事要地,鄰近是燦爛的齊魯文化發源地,儒家思想發源地,古代大批杰出政治、軍事、思想家誕生地。 泰山多松柏,更顯其莊嚴、巍峨、蔥郁;又多溪泉,故而不乏靈秀與纏綿。縹緲變幻的云霧則使它平添了幾分神秘與深奧。它既有秀麗的麓區、靜謐的幽區、開闊的曠區,又有虛幻的妙區、深邃的奧區;還有旭日東升、云海玉盤、晚霞夕照、黃河金帶等十大自然奇觀及石塢松濤、對松絕奇、桃園精舍、靈巖勝景等十大自然景觀,宛若一幅天然的山水畫卷;人文景觀,其布局重點從泰城西南祭地的社首山、蒿里山至告天的玉皇頂,形成“地府”、“人間”、“天堂”三重空間。岱廟是山下泰城中軸線上的主體建筑,前連通天街,后接盤道,形成山城一體。由此步步登高,漸入佳境,而由“人間”進入“天庭仙界”。 泰山自古便被視為是社稷穩定、政權鞏固、國家昌盛、民族團結的象征。故歷代帝王爭相尊崇之。從先秦72君至明清,4000年中,有數以百計的帝王之使臣朝拜祭祀泰山。尤其自秦始皇東巡“登臨泰山,周覽東極”,大舉封禪活動后,歷代帝王更是或親赴或派使臣紛紛登泰山祭祀封禪。泰山腳下的岱廟就是舉行封禪大典和祭祀泰山神的地方。歷代文人名士也紛至沓來,孔子、司馬遷、張衡、李白、杜甫,都為之留下了不朽之作。 泰山風景區內,有山峰156座,崖嶺138座,名洞72處,奇石72塊,溪谷130條,瀑潭64處,名泉72眼,古樹名木萬余株,古遺址42處,古墓葬13處,古建筑58處,歷代刻石2500余處,石窟造像14處,近現代文物12處,文物藏品萬余件。其中城子崖遺址、現存最早的石塔-四門塔、大汶口遺址、靈巖寺、岱廟、千佛崖石窟造像、龍虎塔、九頂塔、馮玉祥墓,唐大觀峰石刻,北齊經石峪金剛經,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封建帝王封禪設祭、文人名士吟哦題詠,為泰山留下了大量歷史文物和古跡,使得這座東方名山,巍峨中寓文秀,雄渾中透纖麗,愈發名聲大振,“五岳之尊”譽冠至今,成世人向往勝地。 山東泰山是我國的“五岳”之首,有“中華國山”、“天下第一山”之美譽,又稱東岳,中國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泰山位于山東省中部,自然景觀雄偉高大,有數千年精神文化的滲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觀的烘托,著名風景名勝有天燭峰、日觀峰、百丈崖、仙人橋、五大夫松、望人松、龍潭飛瀑、云橋飛瀑、三潭飛瀑等。泰山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名錄,是我國第一個世界自然文化雙遺產。數千年來,先后有十二位皇帝來泰山封禪。孔子留下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贊嘆,杜甫則留下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千古絕唱。 蔡豐名古稀之年登上五嶽之尊泰山巔峰: ![]() ![]() ![]() ![]() ![]() ![]() ![]() ![]()
作者:李廣義
中國傳媒聯盟 糾錯QQ:2230587892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