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陜西市政記者 許亞平
中國傳媒聯盟 據 陜西市政 訊:近年來,咸陽市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作為加快城市轉型升級、讓市民在創文中共享發發展的實惠的抓手,領導帶頭、落實部門、上下齊心、全民創建,2015年順利通過了國家創建文明城市首次測評,11月初又通過了省級組織的“創文”復檢。日前,記者圍繞“創文”工作采訪了咸陽市紡織工業園黨工委書記計德亮。
計德亮接受采訪
記者:計書記你好,請你談談對創建文明城市工作的認識?
計德亮:城市是文化活動中心,文明是城市發展的內在靈魂和標志,文明城市更是一個城市綜合實力的反映。這既是一個招牌,更是一種榮譽,是政治經濟文化生態文明的綜合體。
按照我的理解,它主要體現在人的綜合素質和城市硬件軟件設施兩個方面。之所以出現中國式過馬路、開著寶馬說臟話等現象,是因為這些人把自己當成老大,別人要圍著他轉;人常說:“江南才子山東將,關中楞娃站二行。”這此成語的形成是由當地自然環境、人物秉性特點所致。所以創建文明城市,我們每個人的思想認識要提高,這個不光是政府的事,更是大家的事、是所有市民的事,我們一定要從小事做起,培養意識,提高素質,積少成多,從言語和行為兩方面,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
記者:請你介紹一下紡織工業園區創文的基本情況?
計德亮:創文工作啟動以來,我們嚴格按照市創文辦的要求和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的標準,精心組織、周密部署,以大力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積極推進“厚德陜西、德善咸陽”道德建設,主要從硬件和軟兩方面嚴抓、細抓、常抓。一是硬件建設,如城市道路、環境等方面,我們按照咸陽市委、市政府的決策布署,堅持以人為本理念,特別是去年衛華市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將財政收入的30%用于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人居環境,更是為我們發展指明了方向,我們也以此為標準,在規劃設計建設中,堅持一條路一個風格,在樹種、路燈選擇方面,體現大秦故都、德善咸陽風韻,建成了國槐、櫻花等路段,植物配置中喬灌草相結合,做到四季如景、三季有花,同時配套建設好醫院、學校等群眾生活服務設施,近期,我們又積極促成新建的污水處理廠試運行,目的就是為園區群眾營造良好的工作、生產和生活環境,讓生活在這里的群眾有優越感、有幸福感,更有成就感,不斷提高群眾的幸福指數和獲得感。
二是軟件建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好是創建文明城市的一個方面,更重要是要不斷提高園區管理水平和人的素質,培養園區干部職工樹立只爭朝夕、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人常說: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你出力我出力大家都出力。所以,我們就動員各方面力量,開展了我為園區獻一策活動,共收到建議意見300多條,園區200余名員工已注冊志愿者120人,人均志愿時長23小時,組織開展了清理衛生死角、撿拾綠化帶垃圾、走進社區為老人拆洗被褥、慰問演出等各類創建活動10次,集中清掃整治活動80次。今年我們又倡導園區員工發揚勞模精神不掉隊、做新時代員工,從而形成了互幫互教、師傅帶徒弟和傳幫帶的良好機制;我們立足建設文明、生態、和諧園區目標,我們還先后開展了道德大講堂、職工培訓和“三德”教育等精神文明宣講活動10次;我們還加大投資力度,以“兩學一做”、文明創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為主要內容,在園區內發布文明通告41條,醒目位置設立戶外大型宣傳版面8塊,文明施工廣告牌300塊,文明公交站牌6塊,在電梯、餐廳、樓道等場所設置文明宣傳廣告36塊,發布文明新聞16 條,推送“好人線索”每月不少于200條,“全園創文、人人參與”的理念已牢固樹立,營造了良好的創文宣傳氛圍。
記者:下一步,咱們在創文工作中還要哪些措施和努力方向?
計德亮:創建文明城市是一個系統工程,也是一個永續工程,不會因為是否成功創建而停步。
今后,我們仍將持續以“創文”為抓手,借助咸陽市科技產業園掛牌的東風,以科技為先導,不斷提高紡織品的技術含量和產品附加值,用科技手段提升經濟效益,加快園區發展;其次,就是圍繞建設森林園區和無污染園區目標,按照城市“五大理念”統攬園區發展,引進世界最先進無污染設備,增強發展后勁;把好招商引資關,招大商招好商,目前已經有起亞汽車、雙匯集團等國家大型企業入駐園區,為園區大發展奠定了基礎;我們還要積極踐行環保行為,通過多舉辦道德講堂活動,讓環保意識和理念進機關、進社區、進學校,組織開展紅色基地學習等活動,讓環保行為成為園區群眾的自覺行動,上下一心,共同努力,為咸陽市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貢獻全部力量。
記者:謝謝你在百忙之中接受我們采訪,祝愿園區建設和發展越來越好,也希望園區在創文工作取得更大成績。
計德亮:不用客氣,也感謝你們能為園區創文營造良好氛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