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吳啟林正在拍攝“最美人”的故事 中國傳媒聯盟 據 今日頭條 訊(貴州都市報記者 姚強 攝影報道)知道吳啟林這個人,多是看網絡上有他拍攝照片或視頻,不免對這個人好奇,哪家新聞媒體單位?其實,他是名“編外記者”,8年來,閑暇時間,穿梭于大街小巷,發掘新聞素材,發表稿件近千篇。 今天是全國第十七個記者節了,貴州都市報記者走近這位“編外記者”,傾聽他的采訪故事。
圖為吳啟林榮獲“綏陽縣見義勇為先進事跡”接受采訪現場 網絡拍客燃起“記者夢” 眼前的吳啟林個頭不高,約顯胖,今年28歲,家住遵義匯川區芝麻鎮竹元村。 說起自己的采訪路,他有些靦腆:“我沒上過高中、大學,可喜歡寫作,看過很多新聞書籍,經常讀報。”吳啟林稱,2003年,讀完初二的他便輟學跟著家鄉人到廣東打工,先后進過電子玩具廠、紐扣廠、傘廠、鞋廠等,工作之余,他喜歡購買份報紙回到寢室躺在床上靜靜閱讀。
2008年4月的一天,他閱報時無意間看到,一家網絡廣招“拍客”。拍客不分地域,不分年齡,學歷高低、職業,只要自己感覺有意思的東西,就可以用手機或攝影機拍下來,發給這家網絡就能有“辛苦費”。
隨即,他作出了一個大膽決定,辭職當拍客。他用集存下來的錢購買一臺DV攝像機、一臺二手電腦。親友看來,他是在“不務正業”,多次勸說他,但無論怎樣勸也于事無補,他執著于自己的“記者夢”,返回老家遵義。
圖為吳啟林在黔東南采訪山區留守兒童吃飯現場 “從報紙上看到,記者能幫助許多人或解決許多事,我也希望用手中的幫助別人。”吳啟林說。 吳啟林購買來《新聞寫作入門》、《學攝影》等書,一遍遍地研讀,并認真地做筆記。此后,只要有空,他就帶著DV攝像機到處走,還隨身攜帶一支筆、一個本,不管是市區還是農村,不論暴暑還是寒冬,均能見到他轉悠的身影。
圖為采訪貴州思南縣“最美校長李明”現場 十幾家網絡采用他的作品 在與記者交談中,吳啟林拿出幾張光盤笑著稱:“這是我當拍客以來保存下來的200多個視頻和近3000多張照片。”
圖為吳啟林報道后,拐賣26年的遵義人終于回到家與媽媽相見 隨后,吳啟林興致勃勃地講述起他的采訪經歷。 2008年5月、6月,他忙碌2個月,拍攝了30多個視頻,投出去后卻遲遲不見該網站刊播出來,打工積蓄下來錢花光了,生活費沒了來源,他便“投靠”市區的親友,接點婚禮視頻拍攝來做拍客支出。 他仍記憶猶新,當年9月,回老家向父母“討要”生活費,看到放學后,幾名留守在田間跟著爺爺、奶奶勞作場景,他拍了下了讓人心酸的這一幕,沒想到第二天優酷刊播了,這是他的處女作,樂得幾夜無眠,也堅定了做好拍客的決心。
圖為吳啟林在思南縣采訪到,70歲老人為了照顧母親,自己卻放棄娶妻生子、孤獨終老 吳啟林說,為拍到一個好的視頻,他冒著夜雨趕鄉下,拍攝設獨居70歲老太盼有盞電燈;為跟追拍攝到遵義幾名義工的辛苦愛心,摔傷了腿,為向社會呼吁山區困難戶需援手,忍饑挨餓還摔壞攝影機------
圖為吳啟林采訪遵義市湄潭縣返鄉農民工創業 從2008年至今,吳啟林在央視網、鳳凰網、優酷網、愛奇藝、56網、酷6網、新浪網、騰訊網、搜狐網等10多家網站,刊播了近100多個視頻和2000多張照片。 “多數是照片或視頻,我的文字功底太淺了,寫得不好。”吳啟林很謙虛地說。 但有件事卻讓他難掩自豪感,那就是有一個視頻榮獲中央網拍客一等獎,那就是2014年,央視網承辦的2014年“最美中國年”拍攝活動,他拍攝的《遵義普通市民的夢想宣言》 獲此殊榮。
圖為吳啟林在遵義市播州區采訪到69歲的老黨員 拍“最美人”傳遞社會大愛 對“編外記者”這份職業如此執著與熱情,吸引吳啟林的絕非稿酬,他說:“通過采寫拍攝,我幫助過很多人,也證明了自己的價值。” 2014年夏天,他接到網友爆料稱,湘江河有名女子跳河輕生,當他打車趕到現場時,跳河的女子已被好心人救起,幾名家屬拉著好心人的手不停言謝,很感激。
這場景對他觸動很大,“我幫助別人的力量太弱小,應拍攝更好人好事來感染社會。”吳啟林說,從那以后,他就不斷刻意尋找身邊“最美人”的故事,他還專門注冊了“最美人”微信公眾號,不僅通過網絡傳播,還通過公眾號傳向身邊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