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鐵棍、鄒紅平應邀赴臺灣參加紀念孫中山誕辰150周年暨國際洪門南華山成立85周年紀念大會
中國傳媒聯(lián)盟 據(jù) 環(huán)球文化藝術(shù)網(wǎng) 訊:(記者:許順喜)11月6日,紀念孫中山誕辰150周年暨國際洪門南華山成立85周年紀念大會在臺灣臺北隆重舉行。臺灣新黨主席郁慕明;親民黨秘書長秦金生;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副秘書長張雅屏;白俄羅斯共和國文化聯(lián)盟中國代表董鐵棍、主任鄒紅平等嘉賓應邀出席活動現(xiàn)場。

董鐵棍、鄒紅平與國際洪門總會主席劉沛勛合影留念

臺灣前副總統(tǒng)吳敦義接見董鐵棍
國際洪門世界總會主席劉沛勛講話時指出,緬懷洪門先烈們?yōu)閲颐褡宓臓奚瞰I而換取如今的民主,自由,法治社會時,必須記得100年前洪門兄弟在辛亥革命中所做出的犧牲奉獻。他說,如今的洪門已走向新的歷程碑,以“人道關懷,社會服務”的公益形象及“復興民族,振興中華”的精神使命,作為現(xiàn)代洪門的終極思想。

臺灣新黨主席郁慕明親切接見董鐵棍

中國國民黨委員會秘書長張雅屏親切接見董鐵棍
活動現(xiàn)場,在國際洪門世界總會主席劉沛勛帶領之下,首次在臺灣重演國父孫中山(中間飾演)1904年1月11日在檀香山國安會館加入洪門的場景,當時孫中山被封為“紅棍”元帥。

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常務顧問馬潮陪同董鐵棍參觀蔣介石府邸和國軍英雄館
白俄羅斯共和國文化聯(lián)盟中國代表、中國領導科學研究會國寶書畫研究院秘書長董鐵棍參加完活動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孫中山先生是中華民族共同尊崇的一代偉人,他的開拓進取精神、堅定愛國情懷和高尚品德風范,都是留給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遺產(chǎn)。孫中山先生的一生,是為中華民族復興而奮斗的一生,辛亥革命是中華民族崛起的一個重要起點,他當年借著“洪門大哥”的身份帶領洪門兄弟前仆后繼,動員海外華僑團結(jié)一致參與國內(nèi)民主革命運動,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不朽的貢獻,今天我能應邀參加這次紀念活動很有意義。”

董鐵棍、鄒紅平與親民黨秘書長秦金生親切交流并合影留念

董鐵棍與國際洪門南華山副堂主魏國梁兄長親切交談并合影留念
據(jù)了解,洪門起源于“漢留”,經(jīng)由南明東寧總制使陳近南先生發(fā)展,進而轉(zhuǎn)化為洪門,是由抗清義士殷洪盛起始,殷洪盛抗清犧牲后其子投奔鄭成功,漢留構(gòu)想流傳至鄭成功所部。旨在反抗?jié)M清迫害統(tǒng)治,留存漢族文化,故后人尊其為洪門始祖。1925年10月10日,海外最大的華僑社團組織洪門致公黨轉(zhuǎn)型為中國致公黨,陳炯明首任該黨總理。司徒美堂是愛國華僑領袖,也是世界洪門昆仲景仰的洪門元老。抗日戰(zhàn)爭期間,司徒美堂發(fā)動海外華僑以捐款捐物等各種方式積極支持祖國抗擊日本法西斯的侵略,為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做出不朽貢獻。

董鐵棍與美國舊金山致公總堂副會長黃民強、劉主席等國際代表留影
國父孫中山在和保皇黨論戰(zhàn)之后,覺得美洲的華僑比檀香山多,知道世界洪門力量的偉大,于是預備赴美洲宣傳革命,在洪門前輩孫中山的叔父鐘水養(yǎng)幫忙介紹下,于1903年冬天,毅然加入了檀香山致公堂,就在國安會館舉行入盟禮節(jié),并由主盟人封孫中山為“洪棍”(洪門稱“元帥”為“洪棍”,之后孫中山借著“洪門大哥”的身份帶領洪門兄弟前仆后繼,動員海外華僑團結(jié)一致參與國內(nèi)民主革命運動,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不朽的貢獻。1911年10月,洪門大哥孫中山帶領洪門兄弟發(fā)動了辛亥革命,最終推翻了封建滿清王朝,終結(jié)了中國封建專制的統(tǒng)治。

董鐵棍與洪門眾義士親切交談并合影留念

董鐵棍在紀念活動現(xiàn)場
由國際洪門世界總會組織的紀念孫中山誕辰150周年暨國際洪門南華山成立85周年紀念大會,旨在學習、繼承和發(fā)揚孫中山先生的愛國思想、革命意志和進取精神,進一步團結(jié)海內(nèi)外中華兒女同心實現(xiàn)“中國夢”。這對于凝聚海內(nèi)外中華兒女的意志,同圓共享民族復興夢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中國傳媒聯(lián)盟 糾錯QQ:2230587892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