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山鳥瞰香港
臺灣中臺禪寺 中國傳媒聯盟 據 今日廣西 訊:2013年6月30號到7月7號,筆者隨團赴臺灣考察,路線是經香港轉機飛臺北。按照行程安排,在港停留一天。在30號上午進港;1號下午離港在這一天多時間里,走馬觀花地觀看了香港主要景點。 有些地方是2011年筆者在香港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的“亞洲農業博覽會”講課時抽空去過的,有些是沒有去過的。筆者在香港講課期間,只有了四天的時間,在課余之際,也去了一些地方,今日重游港地,雖然只有一天多的時間,但結合前次的考察(當時感到不成熟,沒有撰寫考察報告),以及和一些港人的交流,覺得有很多要說的話。 此次到港第一站就是位于九龍竹園村的黃大仙祠,里面供奉者源于內地浙江省金華的一個1700多年前的傳說故事中的黃大仙師。 黃大仙師,原名黃初平,于公元280年的晉朝出生在一個貧窮家庭,據仙師自述,8歲時開始于浙江省金華縣北部的赤松山一帶牧羊,15歲那年,巧遇一位仙翁,被授以靜修及煉藥術,于是在山野中潛心修煉40年,后來,其兄黃初起聽從道士指點,得以和已經成為仙師的弟弟相聚,在仙師影響下,兄弟倆雙雙修煉,最后,雙雙修煉道成仙,因仙師隱于赤松山,故有赤松黃大仙之稱。 黃大仙祠屬道教,逐漸自浙江金華往南方流傳,于1915年從廣東傳入香港,1921年,在現址竹園村建祠,并賜名“嗇色園”。“嗇”即吝嗇、慳吝之意,“色”即所愛之物、欲望之意,“嗇色”的意思就是說要告誡人清心寡欲、少索取,多奉獻,引伸為“普濟勸善、愛老扶幼、救死扶傷、育才興學”等等為其宗旨。開園以來,終年香火旺盛,慕道而來的善男信女及中外游客絡繹不絕,每日平均造訪人數逾萬次。 筆者感言:在一般外人眼里,香港是個花花綠綠的世界,冒險者的天堂;是資本主義國家縮影,是爾虞我詐者的集成;是認錢不認人的天地,是有錢人的樂園,等等。可是,嗇色園里供奉著的黃大仙以及它所弘揚的道義、精神,卻讓人覺得猶如萬綠叢中一點紅,給人耳目一新之感。該園自創園以來,一直弘揚宗教事物,贈醫施藥,興學育才,安老扶幼等各項慈善服務。近年來曾分別于2006年及2011年初舉行以道教混元宗壇全真派主持的“大獻供”,為全港市民祈福,乃香港開埠以來百年罕見之道教盛事。它所接收的香資及捐贈,全部用于扶持貧困孱弱者、救死扶傷、興辦教育等等,實乃值得大贊特贊的大善舉。筆者當然也在捐贈箱里小小地“獻貢”了一點點,不在多少,心意是首要的。 告別大慈大悲大善的大仙,我們來到了國際會展中心,即筆者曾經講課的地方,同時也就是著名的維多利亞港及紫荊廣場所在地,我們非常幸運,因為第二天就是7月1日,是香港回歸祖國16周年紀念日,紫荊廣場布置一新,主席臺的紅地毯、嘉賓的椅子均已擺好,花壇裝飾得五顏六色,工人正拿水龍頭給花卉噴水,有些電視臺已經派主持人和攝像師在進行現場報道進展狀況,一片繁榮熱鬧喜氣洋洋的景象,我們當然也難得一遇地紛紛以之為背景合影留念。 此次港臺之行,隨團還有兩位演藝界明星人物,就是毛澤東同志特型演員東方子先生和孫中山先生特型演員韋智先生。其中東方子先生是湖南省衡陽人,是筆者多年的老朋友,他以前在繁忙演出間隙,還介紹并帶領我去考察過幾次農業項目,因此,有幾次一同出差機會,此次由別人組織下又與老朋友相逢,自然欣喜非常。而韋智先生是近年來人氣漸旺的國父孫中山先生主要扮演者,被譽為外形最像孫文者。我們隨團人員自然紛紛拉者兩位偉人特型演員在這具有特別重要意義的紫荊廣場合影留念。我想:兩位偉人若在天有靈,也會為香港終于回歸祖國而感到欣慰呢!也許,他們正借兩個特型演員而英靈附體,親自看看紫荊廣場的空前盛況呢! 此外,我們還去了著名的富人居住區淺水灣海灘、太平山、銅鑼灣、尖沙咀等地,在銜接景點之間的車里,聽著導游喋喋不休地說著香港的故事,其中摻雜著她個人發表的一些基本代表港人底層百姓的觀點;在各車站、景點廣場,看著處處在國外反華勢力巨資支持下的法輪功人員的宣傳標語、資料、影視錄像,筆者以一個普通的有正義感的中華兒女一分子,都覺得如坐針氈,以至于有時實在聽得厭了,又不至于傷了和氣而不冷不熱地反駁導游幾句。 據導游說,現在香港居民過得并不好,比起回歸之前,缺少了很多優勢,又加上其他影響,居民并不太認同回歸之后的局面,她在表述時用了“悲情香港”的字眼。筆者也認為這估計代表部分港人的真實想法,不管他們的想法對還是不對?思想境界有多高?但是畢竟是他們的真實訴求! 九七香港回歸之前,曾引起港民或者在港投資者的恐慌,紛紛撤資或攜款向外移民,但是后來的事實證明,這一切都是多余的,香港高度自治,投資者的利益和居民的權益都得到很好保護,這讓很多投資者穩定了心思,有些外移者也紛紛回到香港,但是有些移民是不可逆的,又后悔莫及,那就只有自己做事自己擔了! 同時,導游向游客也介紹自己在港的感受,她自己兄弟姐妹五個,均在40歲上下年紀,97回歸時,正是風華正茂剛參加工作不久的花季歲月,她說,她的其他四個姊妹目前均在美國或者加拿大,都是在回歸前出去的,出去前都在香港各崗位有著不錯的工作和收入,可是,現在淪落得慘兮兮的。有的在超級市場當個小班頭,起早貪黑每月2000多美元,有的老爺們更淪落到當廚子,煙熏火燎、油嗆汗蒸地每月辛辛苦苦掙個3000美元汗水錢,比起以前在香港年收入上十萬港幣、良好的社會醫療保險、公家配備公務員車輛等等高級待遇來,簡直就是天上人間,現在想回也不那么簡單了,回到以前崗位不可能,自謀職業又丟不起那人,只得自食自力在異國他鄉慘淡經營!我不禁在心里暗暗地責問導游一句:造成這個局面,怪誰?難道不是自作自受、作繭自縛、一個字“該”,倆字“活該”,仨字“活該—耶!”么? 另外,據他們說,九七回歸之后,香港的經濟呈衰退趨勢,主要原因是受四次大的影響:一、大陸中國進入世貿組織;二、2003年非典;三、2004年印尼海嘯;四、2008年金融風暴。 中國大陸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開放了港口城市的貿易往來,加入世貿以前,國內外貨物的進出口都要經過香港,所以,貿易額大,因此,也大大促進了香港的經濟繁榮,但是大陸加入世貿之后,大連、青島、上海、杭州、廈門、深圳、珠海等城市相繼可以獨立對外貿易,對香港港口的貿易進行了比較大的分流,因此,香港港口貿易額大幅度下降。這些問題的出現,我建議香港民眾以平常心看待,中國有句古話:“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以前大陸這頭雄獅昏睡時,各方面受到國際社會的歧視和限制,因此,香港才能夠把大陸的貨物貿易這大單子接下來,現在,大陸各相關城市把原本就屬于自己的港口貿易權利公平合理地拿回去了,把蛋糕分割了,造成香港港口貿易減少,這是很正常的經濟現象,不能扯到香港該不該回歸到大陸這個政治問題上來!倘若歷史上各城市一直就有自己獨立的貿易權,一直就可以不經過香港去貿易,香港的貿易一直就那么按部就班地沿著正常歷史軌道發展變遷,香港人就沒有這種失落感了! 另外,繼2003年非典和2004年印尼海嘯之后,香港旅游業遭受重創,為振興旅游業,香港特區和內地旅游部門齊心協力,鼓勵支持內地居民赴港旅游,才使香港旅游得以維持正常運轉! 至于2008年金融風暴,是全球性的,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所以,綜合上述,近些年香港經濟增長幅度下降,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歸納在香港該不該回歸的討論上,委實牽強附會,正如鄧小平同志當年和英國談判香港回歸祖國問題時,首先表態:主權的問題不在談判之列,該談判的是回歸具體時間的問題,正是因為鄧小平的大義凜然,才使得素有所謂鐵女人之稱的撒切爾在該輪談判結束后,神思恍惚,跌倒在人民大會堂的臺階上。 同樣,香港的回歸,是民族大團結的問題,是重大的政治問題,不能因為經濟發展上的某些細節問題來質疑是否回歸?關于這個問題,筆者在下篇臺灣考察報告中,會就“國家統一、民族獨立”這一無可置疑的重大政治問題做專門詳細的論述,就節省篇幅不在此贅述。 香港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地區,它今后的發展,應該必須緊緊依靠祖國,祖國大陸長期以來,哪怕在港英政府時期,都一直在關注、支持香港,60年代香港大旱,周恩來總理親自出馬,指示由廣東省的東江水供給香港,導游卻抱怨說收了香港多少多少億元的水資源費用,似乎說那是買來的,不領情!我不禁要問:難道在港英政府控制下的香港遇到水資源困難時,大陸的水資源就應該幫人幫到底,白給么?在現實社會中,假如一個人遇到了資金周轉困難,別人就必須給他錢才算幫么?借給他錢,或者貸款給他,或者給個項目給他,就不算幫了么?再說,用經濟杠桿的調節作用,更能可持續發展,你港英政府付出的是鈔票,換來的是所需要的資源,這是公平合理互利互惠的交往,而在這個世界上,資源永遠是最珍貴的,倘若資源枯竭了,窮得只剩下滿屋的鈔票,能當飯吃當衣穿么? 我們共同期望,香港民眾和大陸一起,度過陣痛期,以金融、貿易、旅游三大產業為支柱產業,緊緊依靠祖國,通過自己艱苦奮斗,和祖國一起騰飛,共同奔向美好的明天! 臺灣考察: 臺灣,祖國的寶島,我日思夜想、魂牽夢繞的寶島!多少年來,幾回回憑高眺望;多少年來,幾回回到寶島的機會都因各種原因而擱淺,如今,我終于來了!雖然我肉身是首次來寶島,可是,我覺得我已經和它神交已久:我們聽著羅大佑的《童年》而每次被他的歌聲帶進髫齡時代;看著清純脫俗的胡慧中演繹著橄欖樹的故事而度過青蔥歲月;聽著童安格《其實你不懂我的心》,一次次對號入座地憧憬自己伊甸園里的浪漫故事;聽著王結實、謝莉斯完美無缺地演唱臺灣校園歌曲,幾回回夢里在陽光明媚、布滿仙人掌的沙灘盡情撒歡;幾回回夢里跑到山巔,采來朵朵蘭花草送給那澎湖灣的外婆和那老船長;還有在以我家鄉湖南籍愛情小說女王瓊瑤的神編愛情故事為藍本,由秦漢秦祥林和林青霞林鳳嬌 “二秦二林” 夢幻組合以及其他明星演繹的男歡女愛、悲歡離合、死去活來最終皆大歡喜的愛情電影電視的催淚下,我們一遍遍心甘情愿地淚雨傾盆;更還有歌后鄧麗君的歌聲曾經影響了一代又一代大陸人。還有狂人李敖、漫畫家蔡志忠和朱志庸、阿里山美如水的姑娘、日月潭的阿婆靈芝茶雞蛋、陽光沙灘海浪仙人掌、鳳梨蘭香火龍高山茶……實在是太多太多的臺灣寶島的故事和人物在我心頭纏繞! 如今,我終于來了,7月1日,從香港飛臺北桃園機場,更巧合的是,我居然在香港機場偶遇六個另一個公務團的同事,并且同一個航班同飛臺北!這種概率實在是太小了!因為我跟隨的是西安組織的一個赴臺團隊!而我的同事是農業部某協會組織的團,各自帶著不同的任務,我們平時各忙各的,也缺乏溝通,不想在機場偶遇,真是欣喜異常呢! 臺灣本島疆域真不大,總面積才3萬平方公里,只有大陸總面積的1/320,相當于內地一個地級市的面積,我們乘坐旅行社的大巴,如部隊行軍似的,馬不停蹄,攻城拔寨,每天換一個旅館,自臺北出發,沿西海岸南行,途徑桃園、臺中、南投、嘉義、高雄,轉而東行到臺東又北拐到花蓮,再回到臺北,畫了一個大圈。 在臺北,首先拜會了致力于高精尖有機農業生產技術在大陸推廣工作的臺北中華生產黨主席盧女士、臺灣品牌農業推廣協會理事長張先生、臺灣農業生產標準化工作委員會黃博士,臺北市制茶工會名譽理事長兼國民黨臺北市議員顏先生、還順便拜見了湖南籍老鄉臺北國父紀念館前館長高先生等等臺灣各界人士,當然也飽覽了臺北旖旎風光。 位于臺北市的101大廈,可謂舉世罕見,它那101層曾多年位居世界第一高度紀錄,而且目前它所使用的電梯,號稱保持世界上最快捷的上升速度,我們親自體驗了一把,從第一層乘坐電梯到89層,用時36秒,分毫不差!電梯上升的速度最快達到20多米每秒,我也感覺確實非常快,按電梯操作員的要求,我們需要張開嘴巴做吞咽動作來緩解不適感,我使勁張開嘴,吞咽,無聲無息做發聲“啊”練習使鼻、耳孔和咽喉連通,但還是感覺到耳嗡嗡的!確實名不虛傳!站在90多層高樓觀景臺上,臺北市貌盡收眼底,一覽無余,真是爽心悅目啊! 視野所及,國父紀念館、故宮博物院、中正紀念堂以其醒目的建筑標志盡收眼底,但是隨著耳機里的解說指點的方向,我看到兩座橋,分別命名為麥克阿瑟一橋、麥克阿瑟二橋,說是紀念美國著名的麥克阿瑟將軍,筆者心里真不是滋味,麥克阿瑟是朝鮮戰場美國的敗軍之將,為什么臺灣要紀念他?是不是因為他率領美軍征戰朝鮮,使中國大陸要支援朝鮮而無暇顧及解放臺灣,故使臺灣國民黨反動政權得以喘息茍活,因此就感恩他紀念他?如果是這樣,筆者為此感到真正的悲哀!下文筆者將結合其他問題做專門論述。 藏傳佛教在大陸傳播得很廣泛,誰知道也傳到了臺灣,我們特地到中臺禪寺參拜并求了一瓶平安水,參觀里面的內容才得知,這里是佛教南派的一支,自中國始祖達摩開始,臺灣這邊已到67祖,導游的解說也僅僅限于很狹窄的內容,連佛教在六祖時分為南北兩支這樣的重大事件都不知道,而且在墻壁上展示的佛教代代相傳的世系譜中,大家能看到達摩始祖到第六祖的頭像,但第六祖之后的每一祖只有文字說明,沒有頭像。筆者因為對此頗有研究,而且相繼去過河南嵩山的達摩始祖廟(即少林寺,達摩和印度高僧因在嵩山山脈的少室山的密林中建寺修煉,故名少林寺)、安徽潛山的三祖寺、湖北黃梅的四祖、五祖寺、廣東韶關的六祖南華寺。在回來的車里,用導游的話筒把我所了解到的藏傳佛教的發展淵源做了大量補充,也希望借此給父輩來自山東而在臺灣出生的導游補補課,為他今后的解說補充內容。 達摩把佛教傳到中國,逐漸發揚光大,依照西方佛教傳承規矩,一代代將象征佛教最高權力的袈裟傳遞下去,始祖、第二祖在河南省,第三祖在安徽省安慶地區的潛山縣,第四祖、五祖均在湖北省黃梅縣。傳到第五祖弘忍時,當時大弟子神秀被定為袈裟的繼承人,相當于被立為太子,但是,當弘忍師父新收一徒弟慧能后,逐漸發現慧能的慧根更好,悟性更強,境界更高,更合適做繼承人,有代表性的例子是:大師兄神秀作了一首偈語:“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臺。平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慧能將之修改為:“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弘忍因此暗暗決定把袈裟傳給慧能,但是已經定了傳給神秀,現在更改,勢必引起神秀的不滿,于是,弘忍師父在一個月黑風高之夜,悄悄把袈裟給了慧能,叫他連夜遠走高飛,隱姓埋名,當師父圓寂時,神秀發現袈裟不見了并得知真相之后,就派人到處尋找慧能。但最終也沒能找到,于是自立門戶,而慧能從湖北省黃梅向南方蠻夷之地隱姓埋名30多年之后,在一次法會上,才露面,把袈裟亮出來,于是成為真正的第六祖,把根據地定在今廣東省韶關的南華寺,后人稱之為“南派”,而神秀另立的門戶稱之為“北派”。這段歷史事實還被改編成1980年代中期風靡一時的武打電影《木棉袈裟》。記得筆者1986年在鄉下考上大學后,為慶祝娃娃鯉魚躍龍門,我那辛勤勞動一輩子的農民父母親在親友們攛掇下,在我家山坡上放了兩場電影,其中之一就是《木棉袈裟》。那個年代農村獨有的熱鬧景象過去了近三十年,依然歷歷在目、記憶猶新!四里八鄉的鄉親們,備著手電筒、打狗防蛇棍,窮困些的就備著火把,早早就沐浴吃完飯,扶老攜幼,奔走相告,來我家賀喜并觀看電影,真令人沒齒難忘!不過,我當時哪知道這些背后的佛教真實故事呢? 慧能在成為第六祖傳人后,以其與眾不同的慧根與悟性,繼續把佛教傳承下去,但是受袈裟之爭的啟發,他決定改革衣缽傳遞的方式,他認為:行、走、坐、臥都是禪,佛教的精髓應該體現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應該更廣泛地向大眾傳播,他在參加法會時,曾和徒弟們探討一個現象來考驗弟子們的慧根靈性:法會上,旗幟飄揚,大師指著那隨風飄揚的旗幟,問弟子們:“是旗幟在動?還是風在動?”弟子們紛紛回答旗幟在動,或者風在動。大師搖搖頭,告誡弟子們:旗幟沒有動,風也沒有動,是你們的心在動!在佛教世界里,要四大皆空,要學會修煉到心靈的高度寧靜,如果做到心不動,那么對外界任何在動的事物都會視而不見,正如那著名的僧人徒弟眼看師父抱女子過河故事一樣,要做到心無雜念,就會六根清靜、五心安定、四大皆空!這才是佛法的精髓所在! 而象征佛教最高權力的袈裟,與其有形地留在世上代代傳承引起六根未凈的繼承者之間的明爭暗斗,還不如藏匿其有形之袈裟,繼承者不必拘泥于繼承看得見的衣缽,而更重要的是繼承佛法的精髓!因此,他把從師父第五祖那里繼承得來的袈裟藏在一個至今誰也不知道的地方,或者說干脆就毀壞了,在他眼里,有形的袈裟存在與否,意義已經不大,只要佛法精髓存在,就可以繼續發揚光大下去!每一祖的傳人也不專門繪頭像。因此,在此后的藏傳佛教寺廟中,既看不到袈裟,連佛教祖輩傳人的頭像也看不到了!講完這段故事后,自然獲得車里所有人的滿堂彩掌聲,怕導游聽一遍記不住,我晚上回到賓館后,還專門找了紙和筆,用文字把上述這段故事寫下來,第二天親自交給了導游手中,他高興地接受了!也算是兩岸文化的一種交流吧!因為政治的原因,臺灣偏僻一隅,不太可能對大陸的佛教文化有更多了解!而我以綿薄之力,也做了一件弘揚佛法精神的事情,自然也很有成就感! 離開中臺禪寺,我們就來到了傾慕已久的日月潭,乘一游船,環潭飽覽秀色,還在對面碼頭下船轉轉,聽聽以凡夫為首的臺灣民間歌舞組合的演奏演唱,品嘗著名的阿婆靈芝茶雞蛋,自然饒有風味,據說小小的靈芝茶雞蛋,生意特別好,每天能賣出15000枚,10元臺幣一個(相當于人民幣2元多點點),每天銷售收入15萬元臺幣,真的讓我咂嘴啊,太厲害了! 吃完茶雞蛋,早就饞阿里山的茶葉了,當然還在潛意識里要看看阿里山那美如水的姑娘哦!來到阿里山,因山高坡陡,加上經常有泥石流等自然災害,沒能上山頂,只在山腳下留留影以示到此一游,并到供奉著濟公的杭州靈隱寺在臺灣的分寺“龍隱寺”參拜了救死扶傷為民謀利的大慈大悲的濟公活佛!然后來到阿里山茶莊,在主持人的開場白后,美麗的阿里山姑娘先在我們擊掌的節拍中清唱了那首膾炙人口的《阿里山的姑娘》,然后介紹阿里山的茶葉發展歷史并當場表演茶藝,一杯一杯端給我們品嘗。當然到最后,不管是捧場還是自己確實需要,我和大家一樣,痛快地掏腰包買了上千元人民幣的阿里山茶葉留做紀念!人們不得不佩服文學作品的魅力,一首《阿里山的姑娘》民歌,多年來吊足了海內外華人的胃口,我此次到此一游,看到了和我家鄉幾乎一模一樣的那山、那草、那樹、那木,喝到了幾乎就和鐵觀音同樣味道的那茶,但是眼前的一切都提醒我,這是阿里山,不是別的山;這是阿里山的茶,不是鐵觀音不是龍井,心里一高興,就感覺別有風味,這大概就是心理上的作用罷! 聽說臺東的溫泉不錯,于是我們特地入住臺東知本溫泉賓館,經了解,臺東是整個臺灣比較貧窮落后的地區之一,資源匱乏,經濟欠發達,人口外流嚴重,目前支柱產業就是以溫泉為主的旅游業,這和大陸東部地區發達而西部地區相對落后的情況恰恰相反。到知本溫泉還聽說了一個真實的讓人笑破肚皮的趣事:知本的東南方向隔壁有個地名叫太麻里,外地人慕名而來知本溫泉,走到太麻里旁邊地區并問路時,該地區居民告訴問路者:“過了太麻里就到了,知本溫泉就在太麻里隔壁!”把問路者給激怒了:“你怎么罵娘?”當地居民一臉無辜,個中情由想必讀者已知!筆者就在這個美麗的誤會故事中樂滋滋地把自己扔進溫泉泡個夠…… 臺灣寶島好聽的故事、好吃的、好玩的,還有很多很多,雖然對臺灣有說不盡的好處,但是一提到敏感的政治問題,筆者覺得還是一個回避不過去的問題,在車載的電視機里,播放著臺灣錄制的關于蔣介石、宋美齡、蔣經國的專輯,街頭巷尾小攤上也有很多當局出版發行的紀錄片等,特別罕見的是,還看到了被大陸稱為“解放金門失利”而被臺灣大書特書的“金門大捷”的全景紀錄片。 客觀地說,這些紀錄片還比較真實地還原了歷史真實,只是主持人的評述加了一些夜郎自大、螞蟻打呵欠的夢囈,還聽著導游雨加雪似的講一些兩岸的對比、臺灣民眾對兩岸統一的看法等等。我們就只帶眼睛看耳朵聽,不隨便發表任何看法,更不和他們爭論。但是有些話如骨梗喉,不吐不快!姑且就傾瀉于筆端吧! 據說占相當大比例的臺灣民眾都不同意兩岸統一,更有極端主義者揚言:“若是要統一,臺灣民眾會愿意戰至最后一滴血,也要抗爭!”那我姑且不作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就作為一名普通的中華民族兒女一分子,我也發表我的誓言:“我就是情愿戰至最后一滴血,也要把臺灣收回祖國!” 中國有句古話,“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貧!”那么,由于歷史原因而脫離祖國母親的游子,如果嫌祖國母親丑和窮的話,那就連狗都不如!我都要像魯迅先生一樣“出離憤怒了”!要吶喊喚醒這些置民族大團結利益于不顧的鼠目寸光的數典忘祖之輩了! 誠然,大陸是存在一些問題,960萬平方公里的疆域,占世界上1/4人口的龐大的國家機器運轉過程中肯定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那能成為脫離祖國的理由么?我們都是祖國的一分子,可以參與改造、參與建設啊!而不是躲避啊! 姑且不和這些偏安一隅、坐井觀天的蛙蛙們論理,縱觀近現代歷史,造成臺灣與大陸骨肉同胞分離,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原因: 一、清朝后期統治者的昏聵無能,導致強大的中國成為昏睡的雄獅 自秦始皇統一中國以來,中國逐漸發展成為世界上獨立強大的國家,特別是經過“文景之治”、“貞觀之治”、“永樂之治”、“康乾之治”系列的開明統治之后,中國在世界列強中堪稱真正的雄獅,可是,從鴉片戰爭開始之后,腐敗無能的清朝政府,治國無方又剛愎自用,把一個強大的中國治理得每況愈下,給這頭雄獅注進了安眠藥似的,沉沉地睡去了!此時,美國南北統一了,英國工業革命了,日本明治維新了,而我們就好像和烏龜賽跑的兔子一樣,懵懵懂懂中被人家落下一大截了!英國人的鴉片戰略,八國聯軍的肆無忌憚,把個雄獅折騰得遍體鱗傷,就連名不見經傳的小國葡萄牙都敢打我澳門寶地的主意!可見當時的中國是何等積貧積弱!當前大陸所提的重要口號中,都有“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字樣!既然是復興,就意味著曾經輝煌過,而且也曾經跌落到了低谷,需要復興!而這曾經跌落之罪魁禍首,就首推清朝后期統治者! 正是由于清朝后期統治者的無能,道光、同治、咸豐,再加上個無才無德卻欲望熏心又心狠手辣的十足的敗家子慈禧太后,才把康乾盛世時收復的臺灣又相繼淪入聞著腥味就遠道而來的英國饞貓和敢于干出欺師滅祖勾當而又恬不知恥的小日本之手! 二、美國人的無理霸道、粗暴干涉別國內政,導致臺海局勢嚴峻,臺灣遲遲不能統一 筆者曾經寫過美國考察報告,對美國人無理霸道地充當世界警察,粗暴干涉別國內政,進行過尖銳的抨擊!確實如此,在世界大家庭里,這個無長兄之能更無長兄之德的美國佬,卻硬要當大哥,狗咬耗子多管閑事。而且,目中無視“聯合國安理會”這個家長,經常“挾天子而令諸侯”,甚至干脆架空“天子”,實為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所不齒!所以,911事件發生后,很多人包括我本人都大快朵頤!都巴望中國最高領導人是偷著樂而心情愉快地給美國總統發出節哀順便唁電的!三、蔣氏父子及一班死黨,無視民族大業,助紂為虐,人為分裂國家,終將成為民族的千古罪人 正如電視劇《三國演義》片尾所唱的:“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錚鳴……”,當時代步入和平年代后,回過頭來,以對歷史負責的態度,對子孫后代負責的角度,對蔣氏父子特別是老頭子蔣介石的所作所為,經過歷史的沉淀過濾后,可以冷靜地不帶政治色彩地進行一番客觀公正的評價! 蔣介石得以起家,完全得益于緊跟國父孫中山,并從孫先生那里繼承了國民黨的大業,當然包括這個當時在世界上代表中國的合法政府所包含的一切行使專政權力的國家機器,這使得他從當時初闖上海灘只有一件衣服可穿,每天要裸睡在河灘等待衣服曬干的小癟三繼拜倒在黃金榮手下當一個青幫小赤佬后,在數年之內咸魚翻身,一躍而成為冠冕堂皇的國家和軍隊最高統治者!難怪橫行十里洋場數十年的號稱上海灘最大流氓頭子黃金榮也悄悄地撕掉了蔣介石拜師傅的帖子!因為他覺得自己雖自詡為上海灘最大流氓,但是比起徒孫蔣介石來,還差得太遠! 黃金榮確實要自嘆不如!蔣介石攀上了孫中山這棵高枝,并從孫中山先生繼承衣缽,但是他最流氓的做法就是孫中山先生一去世,就翻臉不認帳!孫中山先生所提出的三大綱領是“聯俄、聯共、扶助農工”,可是到蔣介石手中,卻變成“反共、抗俄”,三個就篡改了兩個,而所標榜的扶助農工卻也是做婊子立牌坊的事,因為,如果真正做到扶助農工的話,怎么會在軍隊需要補充人員的時候,民眾不是踴躍報名,而會要各級地方政府去抽壯丁呢?他們為什么在圍剿蘇區紅軍時,以數十倍軍隊及裝備,步步為營,分進合擊,堪稱鐵流滾滾碾螞蟻,可是,卻真的沒碾死這些螞蟻似的弱小紅軍,還哀嘆:“國軍處處黑暗,而紅軍處處光明”呢?他們只會在以宋家大姐藹齡的主持下,買賣軍火,貪污受賄,大肆發行鈔票,人為制造通貨膨脹,掠奪民眾財富,中飽私囊,以至于蔣介石起初縱容四大家族無限膨脹,而最后也大罵宋藹齡宋子文孔祥熙“娘希匹”!另外,開始時意氣風發、躊躇滿志的蔣經國立志“打老虎”的時候,最后卻打到了自家頭上,楊子公司的老總正是他大姨父的公子孔令侃,而老頭子蔣介石在宋美齡的呵斥加嬌淚的雙重干涉下,最終下令放人,使此案無疾而終,不了了之!對于這段公案,臺灣出版的紀錄片都對此感到不齒!都認為蔣介石是在作繭自縛、掘墓自鉆! 從另一個角度看,也能看出蔣介石其實是典型的忘恩負義之輩,他從孫中山先生手中繼承了國民政府大業,可是,后來雄踞中國政壇二十多年的四大家族,卻沒有孫家的份。這四大家族都是與蔣介石相關聯的,除宋、孔是蔣的姻親外,陳氏家族陳立夫果夫兄弟的叔叔陳其美是和孫中山一起革命的同盟會員,而且,對蔣介石有提攜之恩,因此能擠得一個席位。而孫中山先生的兒子孫科與陳氏兄弟年紀相仿,如果蔣介石真正感念孫中山的栽培之恩,就會扶持孫科而成長壯大為孫氏家族的,那樣,歷史就改寫為“蔣、宋、孔、陳、孫五大家族”了!可是,他沒有。也許孫科是孫中山先生的兒子,繼承了孫中山先生的品德,不愿意同流合污。但如果是這樣,更凸顯孫中山先生的高尚家風以及蔣介石的低賤!而且,蔣介石對孫中山先生夫人宋慶齡女士極為不尊重,多次恐嚇、警告,甚至要暗殺她,如果不是礙于宋美齡的面子并經宋美齡多次干涉,恐怕宋慶齡早就遭了戴笠的毒手了! 所以說,蔣介石自詡為孫中山先生的忠實信徒,其實是個最大的叛徒!而且是個混在國民革命陣營里的披著羊皮的狼! 茲列舉蔣氏父子對中華民族千秋大業所犯的三宗罪: 1、過分依賴美國人,導致引狼入室,尾大不掉,后患無窮 公元1949年,正當我中國人民解放軍因海水潮汐影響而攻打金門失利后,正厲兵秣馬,準備再次進攻并進一步解放臺灣時,卻遇到以美國為首的盟軍侵略與中國唇齒相依的朝鮮,加上美國第七艦隊橫在臺灣海峽,各方面對新生的共和國施加壓力,我人民解放軍無暇兼顧,才使得解放臺灣問題一直擱置至今!按照臺灣當局的說法就是:“通過金門大捷,痛擊共軍,才贏得臺海60多年至今的安定局面!”臺灣當局絲毫不提及這是美國人在幫了大忙!好像是他們自己贏得的勝利!其實他們心里跟明鏡似的,就是不說而已!筆者試問讀者:您什么時候聽說過做婊子的女人敢公開承認自己是小姐?(臺灣人稱婊子叫公主) 筆者前面提到,在臺北市看到一條以朝鮮戰爭敗軍之將麥克阿瑟名字命名的兩座大橋;參觀中正紀念堂,看到一幅蔣介石和前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訪問臺灣時的合影照片,真的感到好笑,照片的文字說明是“中華民國和美國結成反共聯盟”!明眼人一看都知道,蔣介石臺灣政權充當了美國政府的一條狗,一條按魯迅先生風格形容的“喪家的美帝國主義的乏走狗”!可是,他們還自鳴得意,真的是不知羞恥!說汪精衛是大漢奸,我認為蔣介石也是大漢奸!汪精衛是親小日本的大漢奸,而蔣介石是親美帝國主義的大漢奸!在此筆者三問蔣介石亡靈:你自己作為中國人,去和一個外族人結成同盟者來共同對付中國人,你作為一個中國人的民族氣節何在?炎黃子孫的錚錚傲骨何在?中華兒女的尊嚴何在?就憑這一點,把蔣介石從墳墓挖出來鞭尸都不為過! 筆者認為,對于臺灣當局來說,他們對于美國,是既敬又恨!得了人家的好處又不好意思說,一旦別人不給好處了,又大罵人家!但是他們從來不用自己的盲腸想一想: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獨立,如果老是依靠一個外族的支援或者老是被外族所左右,是什么滋味?記得方志敏有首著名的詩,大概意思是:為狗進出的門洞開著,為人進出的門關閉著,我寧愿做人而把牢底坐穿而不愿意做狗而爬出那洞口! 國民黨反動派內部派系林立,但是親美派還是占大多數而且是主流,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政府,在第一夫人也是民國第一掮客宋美齡的撮合下,和美國政府各自心懷鬼胎,相互利用,沆瀣一氣,狼狽為奸。但是既然是相互利用,那就各自都在計算得失利弊,一旦一方覺得不劃算了,就會懸崖勒馬!讀者應該還記得:當中國人民解放軍以摧枯拉朽之勢橫掃國軍如卷席時,大美人宋美齡使出她那魅力女人外交手腕,打扮得傾國傾城,像往常那樣用流暢的英語在美國國會發表慷慨激昂的演講,洋洋灑灑滔滔不絕,滿以為他們還會賣她宋大美人、宋大公主、民國第一夫人的面子,還會支援她飛機、大炮,誰知,她這次是十足失算了,精明的美國人用標準西方式風度地聳聳肩、擠擠眼攤攤手:“I’m sorry,I’m very regret!”,就打發走了這個也許是世界上最美麗、最有風度、最富態的來自中國的女乞丐!她妝再化得美麗、旗袍穿得再得體、英語再流利,也不好使了,她也就只有灰溜溜地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地龜縮到了臺灣小島!再做那“一伸螞蟻腿就想絆倒大象”的反攻大陸的癡夢!很有趣味的是,讀者可以去研究臺灣的地圖,就是一個活靈活現的烏龜!臺北是龜頭,高雄是龜尾! 但是美國人很讓人討厭的是,它不同意繼續支持蔣介石在大陸的政權了,但是當蔣介石退守臺灣,而大陸準備攻擊并解放臺灣時,它又不樂意了,它又出來干涉了!蔣介石政權就如同一條哈巴狗,被美國人牽在手中若即若離,過著尷尬的日子!想跑?拽一拽繩,就拉回來;想和主人套近乎?又遭呵斥:“滾一邊去!”又如同古代大戶人家男主人的小妾,玩夠了,膩味了,就不寵她了,但是如果別的男人挨近她,就又不允許!筆者的比喻雖然辛辣,難道不是事實么? 美國派遣第七艦隊橫貫臺灣海峽,給大陸進攻臺灣設置障礙,正好符合蔣的心意,所以,他們狼狽為奸結成同盟者。中國有句古話:“籬笆扎得緊,野狗進不來。”美國人怎么不敢在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大陸和海南島之間的瓊州海峽橫一個艦隊? 其實,國與國之間的聯盟,建立在對等原則立場上,相互尊重主權的基礎上,也是可以的。新中國建立之初,也得到過蘇聯老大哥的幫助,但是,當蘇聯提出一些無理的要求突破了原則時,毛澤東敢于拍桌子!敢于讓蘇聯撤走設備、撤走專家學者,哪怕留下爛攤子自己重新從頭再來也毫不在乎!這就是民族氣節!這就是原則立場!這就是底線!要說毛澤東和蔣介石的區別,就從這一點看,蔣介石就比毛澤東相差萬里無云!正如做女人,“有的可以不會因利益和金錢包括生存堂堂正正做個女人而贏得尊嚴”如果因生活和生存放下自不要。。。。。。! 記得歷史上有個叫石敬瑭的兒皇帝,已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遺臭萬年了,我看蔣介石和石敬瑭爭奪誰是最恥辱的冠軍的話,有得一拼!當然,蔣公在宋美齡赴美求援失敗并退居臺灣之后,看破了美國人的真實嘴臉,還是保留了民族氣節的,只可惜他醒悟得太晚!用上中國一句成語:“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2、在重大歷史關頭,蔣氏父子當斷不斷,最終將成為民族分裂的千古罪人 據大陸解密檔案披露,在1950年代后期,周恩來總理通過一些民主人士,和蔣介石接觸,就兩岸統一問題交換意見,周總理同意把總理職務讓出來給蔣介石當,或者其他職務除中國共產黨中央主席外隨他挑選,而換得兩岸統一,據說蔣介石也曾動心了,可是,在來來回回接觸若干年后,大陸文化大革命爆發,致使此事流產。 十年動亂結束后,改革開放,當時辛亥革命元老廖仲愷之子廖承志給他的“經國吾弟”寫過一封情意懇切的信,那時候筆者年紀還小,但是廖先生那著名的三思勸告卻歷歷在耳“……請弟一思。……請弟再思。……請弟三思!”可是,信發出去后,石沉大海,蔣經國即使在嚴重糖尿病步履蹣跚時,還以行將就木之軀坐著輪椅,用那幾乎話不成句的言語,在萬人集會上說半句停頓數秒又說半句地高呼:“中華民國……萬歲!……萬歲!………萬萬歲!”蔣經國終究沒能做出讓自己青史留下“促成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美名的壯舉!
可以這么設想一下,倘若蔣經國能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以對歷史負責的態度,對子孫后代負責的態度,借廖承志先生的信為臺階,順應潮流,率領臺灣回歸祖國,是什么樣子?依舊采取“一國兩制”的方式,臺灣高度自治,臺人治臺,兩岸堅冰打破,它就像中國的海南島一樣緊緊依附在祖國的周圍,我相信,它的發展速度絕對不比現在的差,而且,更具有政治和歷史意義的事情是:實現了祖國的統一!說得更直白一點,祖國的統一高于一切,其他的一切的一切什么大陸比較貧窮落后啊,沒有臺灣自由啊等等,都是芥蒂塵埃,無足掛齒!沒有什么比得上祖國統一的重要意義!可惜,蔣經國沒有做到,因此,到死也沒能回大陸落葉歸根,更沒能回他的老家浙江奉化歸厝,做了一個客死他鄉的孤魂!不僅如此,若干年之后,當歷史再沉淀再過濾一切如大浪淘沙始見金之后,他就連同他父親蔣介石一起和石敬瑭到那分裂祖國的民族罪人的恥辱柱上做伴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