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情感的盛宴 海 狼 中國傳媒聯盟 據 江蘇新聞周刊 訊:繼散文作品集《輕描淡寫》推出僅僅兩年時間,毛為桂的又一散文著作《不急,慢慢地》即將出版,可喜可賀。早在書成時,毛為桂先已預約,囑我為序。我自知學淺不宜,又請辭不允,遂勉以一個作者和讀者之名作文一篇,若有蕪詞失敬,請多包涵。
我一直堅持認為,美麗的風景總在每個人的眼前,伸手可觸。一年四季,最貼近人類肌體、內心和情感的風光,應該是最明媚可愛的。一位真誠、勤奮的作家寫出的作品,大體上多是她獨特的生活經歷、心靈品質、審美情趣、藝術秉賦等要素的綜合展示。讀每篇文章,猶若親見作家生活種種,比如她信步去看一場花事,渡船去賞一湖春水;比如,她見聞家事國事天下事,訪問親友街坊鄰里……總會有記敘與思悟。一書在手,我細品慢讀,頓感敬慕。不為雜事多費神,只以清靜寫文章——這也是多年來與毛為桂接觸下來對她生活情狀的個人評介。毛為桂在行政機關任職,責任重要,其忙碌程度可想而知,但她并不因此而對文學創作存有松懈。工作之余,她把許多時間用在了寫作上。可以說,這本文集凝聚了作家對南京和江寧的血緣親情、天地鄉情與生活戀情,寄托著一位作家的生命歷程、寫作使命和情感夢想,具有質樸自然、清新明麗、簡淡清雅、委婉蘊藉的藝術風格,為廣大讀者深情繪畫了一個民風淳良、和諧寧靜、詩情流溢的城鄉世界,折射出深厚凝重的文化意蘊,是對生她養她的這片山水城林在新時代的交響曲中悠揚美好的由衷吟唱和真心報答。 我所認識的毛為桂,一直都是一個很感性而靈敏的作家,她的思緒總是與豐富的形象記憶交織在一起,而不是被孤立地抽象出來沿著邏輯的軌跡發展,這使得他的作品比較豐潤而不晦澀, 靈動而不呆滯。《寧靜以致遠(心情篇)》中,她講的是身為一個普通婦人的心情,每篇文章猶若小品,如《讓我們的氛圍如春風拂面》《臘月里,喚起了鄉愁》等,不僅以作者之“心”與所寫之“事”深融,而且主客體互動,達到“情能移境,境能移情”的極致,詼諧風趣,情注全篇,娓娓道來,從容而往。 作家馮驥才曾說過:“散文是一種自我的文學,它需要自我的發現、自我的挖掘、自我準確的表達,以及高度的文字技巧。”以此來觀照毛為桂的這本書,無疑是一部成功之作。作者不只是回顧、羅列一些尋常的瑣事或作枯燥刻板地表達,而是力求每篇都匠心獨運,謀篇布局,以小見大,給人啟迪。就我的朋友圈而言,有人將閑云裝進行囊,有人將故事背負肩上,他們都在尋找那個屬于心靈的原鄉,可匆忙之間,卻忘了來路,不知歸程。而在同樣的景狀中,這么些年來的閑暇時光里,毛為桂似乎也是一路風塵在記憶中、在心靈里不停地出發,停頓,回望,向前,但她一如既往地清麗著、奔放著,又有了更深的修煉和升華,她的身上始終保持了一種當代作家群中已難見到的活力、勇毅、執著與拼闖,方向和旨歸也都非常明確,她在赴一場時光之約,一場生命之約,一場心靈之約,一場人生價值之約。《跬步積千里(工作篇)》中,她的視角充分關注并接近普通人的心靈,領導的、同事的,自己的,她選擇了用白描的筆法數十年如一日地詮釋并關懷著身邊人的學習人生、工作人生、生活人生和平凡人生,追憶、懷想、思戀和隨感是毛為桂創作的主要內容,清涼、平靜、簡約、溫暖的疏淡之美是她追求的主要指向。 散文是一種滿含著主觀意識的文體,在通過栩栩如生的形象與細節,描摹整個人寰和自然環境的時候,總是側重于傾訴自己對于客觀世界的印象、體驗和領悟,這樣自然就會打開作家心靈的窗戶,洋溢出真摯、灼熱、濃郁和深沉的情感來,從而在不知不覺之間,跟許多讀者朋友進行著誠懇與親切的對話。不急,慢慢地;你別急,慢慢來;不要急,慢慢講……閱讀中我感到整部文集流淌著深厚的愛與情,無論是寫母親、寫父親、寫女兒,寫朋友、寫同事、寫愛與被愛、寫對死亡的思考,以及對自然風景的描寫,始終都貫串著呈幅射狀的愛心與情憫。《且行且珍惜(家庭篇》中,作家以動人飽滿的感情寫了自己的家人、親人,讀來感人至深,催人淚下。尤其是《女兒北漂的日子》《父母的愛情》《媽媽的手》,為我們展現了她的生活中所親歷的心情震動、躍動與感動,作者動情動色的描述也將使這些文章堪比經典佳作。
人的一生選擇什么,有時看似偶然,實則必然。從目前毛為桂創作的大量的親情、鄉情、生態以及人生感悟的散文看,我可以肯定地說,她的創作之路走得很正確,而且非常適合她。散文不同于其它文體,以再現客觀生活為主的創作類型,可以大發議論,也可以抒情詠懷;以表現主觀感受為主的創作類型,可以有大量情節和動人故事,然而如果沒有表達出細膩或深切的主觀感受,就不可能成為有魅力的散文。正是由于她掌握了散文的藝術功力,又以一名心理醫生(她是國家一級心理咨詢師)的獨特角度發現和看待生活種種,把筆下的故事和人物融匯在一起,形成了有畫面感、有音樂感、有溫度感、有心理感的視聽場景,讓人不由自主地跟著進入時空內外的優美境地。《心安是歸處(遠方與詩篇)》的閱讀中,我仿如有遙聽笙笛、旅行時光的天籟之感,現實與夢想糾纏交織,擦碰出璀璨的焰火,騰空濺艷,精彩輝煌。《獨愛古井》《致楓葉》等篇章中所流溢的空靈、愁郁、柔軟,都會飛落讀者的內心,泛起漣漪……好的敘事散文一定得意于細節的發現與描寫。同時,它必須傾入作者的感情,而且這種感情要最大限度地與讀者產生共鳴。只有這樣,才能給人留下深刻的記憶,毛為桂散文好就好在她做到了敘事與抒情、心理與外在和諧共美的統一。 總體看,《不急,慢慢地》是精美散文,也是凡人自傳,我可以稱之為“自述體的散文”嗎——恕我陋見,我覺得這本書開創了散文抑或自述的某一種新的寫法了呢!我更喜歡像毛為桂這樣不為名利,只為自己的愛好,積極表達對生活的看法,正確抒發人生情懷而寫作的人。寫作的目的是對于生活的記錄和紀實,耕耘的目的在于讓心靈得到欣慰,于別人可以分享道德情操,于自己可以賞心悅目。毛為桂并沒有什么重要的文學頭銜,她的心事里并不追求這些浮云與虛妄,她寫的是自己的作品,更看重創作的快樂與文章的意義,一切都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記事生動而富有情趣,文字中流露的是真情和熱愛,她筆下描述的生活氣息純凈寬厚,且行文流暢,別具一格,這是十分尊貴的。我希望對她的作品給予關愛支持。她的散文語言敘述清晰細膩,質樸中蘊藏美與情,從心情篇,到工作篇,到家庭篇,到遠方與詩篇,這本書分別用了寧靜以致遠,跬步積千里,且行且珍惜,心安是歸處,做了各輯的標題和觀照,顯然是花費了許多心思的。當這些作者以此種純真與熱忱的情愫,去面對和投入生活的激流時,又必然會在不斷的碰撞與觸發中,產生出種種的哲思來。將這樣由人生和宇宙的空間升騰出來的情感與哲思,融匯在自己描摹的人物形象之中,抑或籠罩于整個環境的高空,再通過優美的文字抒寫成章,也就自然形成了這部獨特的個人散文史、時代心靈史和變幻社會史,最后匯川納海,回到《不急,慢慢地》這個帶著濃烈個人屬性的文學領域里,就很容易引起讀者的關注、共鳴與喜愛了,那朵朵閃耀的浪花都是作家付出無限心血才得以實現的幸福。
這是一個有愛有夢的文本,這是一場滿含情感的盛宴。不急,慢慢地,一切都自然而然,美好地登場了。同理,一個作家的成長往往伴隨著漫長的光陰,但只要成長起來,就是一棵蓬勃生長的花樹,并具有一種令人向往的前景。我有幸在毛為桂新書出版前寫了這些話,以她的經歷、才華和耐力,只要不斷面向新的目標,持之以恒,臻于完善,就能寫出更重要的作品,獲得更大的成就,并一定會在散文的大家庭中建立自己的月桂山莊。我真心地看好她,祝愿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