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華夏文化傳媒網 訊:在咱大東北的熱炕頭上睡覺是最舒服的啊。
你要是有個腰酸背疼胳膊腿痛,不用吃藥,在熱炕頭上睡上一宿,第二天起來保準你什么毛病都沒了。
過去的大東北地區,清一色的泥草房,清一色灰突突的衣裳,只有空氣是那么的清新,人是那么的淳樸,山是那么的青秀,水是那么的清純。
那時,家里可以夜不閉戶,路不拾遺。臨出門時只是將院門用門插關兒一別,就什么都不管了,等到回來時家里還是原來那個樣子,不會丟失什么。
每年的四季,東北鄉村的老百姓是日升而出,日落而歸,生活雖然很艱苦,但是老百姓的精神頭還是挺足的。即使有一些愁事,也都會被踩在腳下,無所顧及了。
到了秋天,老百姓家里最大的事情是要弄許多的燒柴,因為沒有燒柴,就吃不上飯,沒有燒柴,就不可能有熱炕頭。
在東北地區,老百姓家里的熱炕頭該誰在那里睡是有講究的。一般的情況下家里的老人身體有些毛病,睡在熱炕頭可以烙一下,對身體是有許多好處的。為此家里的熱炕頭經常是老人睡在那里。
當時的東北鄉村,家里如果是三間房,那么東屋應該由老人住,兒女住在西屋。如果是兩間房,南北兩鋪大炕,南炕住的是老人,北炕住的是兒女。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規矩,是誰都不能破的。
在家里的熱炕頭地下有一個灶坑,是用來燒炕的。到了冬天時,每天晚上灶坑里就得添上柴禾,燒一陣以后,再添上鬲撓(一種碎柴禾),靠著鬲撓慢慢著,一夜炕都是熱的。
我小時候經常是睡在熱炕頭。有時炕燒得太熱了,褥子下面的炕席都會糊吧了,熱炕頭炕席的顏色和炕梢的炕席顏色都是不一樣的,褥子被烙得也有一股難聞的味道。被窩里暖和極了,不翻身不行,一會就得折騰一下,否則太熱了難以招架得住。
雖說被窩里很熱,但是露在外面的腦袋瓜子卻冰涼冰涼的,喘氣都能看得見,總是感覺屋里冷颼颼的。每天晚上父親和母親都會張羅燒炕,我們趕忙去外面抱回柴禾來,蹲在地上燒炕。有時粗心,整的屋里是冒煙咕咚的,被母親責怪罵一頓是少不了的。我的姥爺每年冬天天最冷的時候都會來到我家。他一來,我可就慘了,熱炕頭就得讓給他,而且姥爺睡覺還打呼嚕,聲音極大,煩死我了。
看到姥爺進門,我就假裝主動燒炕,每次添的柴禾都不多,鬲撓添的也少,后那夜炕就涼了。起初姥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以為是天太冷,外面風力大,大風吹到屋頂的煙囪里,把煙道里的那點熱乎氣都給抽干了呢。后來,母親看見我燒炕添柴少,就明白了是咋回事。其實母親心里明鏡似的,知道我看見姥爺來了,熱炕頭被占了,就耍起了小心眼,尋思著炕燒不熱,姥爺以后就不會經常來了。母親曾經告誡我,不許那樣做,姥爺年齡大,一年才來一次,睡熱炕頭能把他的關節炎給治好了。
記著母親的話,我不再敢了。看見姥爺來了,猛勁往灶坑里添柴禾,把炕頭燒得賊拉熱。為此我經常和母親說,姥爺一來,咱家的柴禾燒得可真快呀。
過去的年代,由于冬天嘎嘎冷,第二天早上起來棉衣棉襖是冰涼的。每天母親都會早起,把我的棉衣服放在炕頭的褥子底下給熱好,等到我穿衣服時感到棉衣里非常熱乎,心里頓時感到暖洋洋的。難怪咱東北的老百姓常說,一畝地,兩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呢。看來熱炕頭是真招人稀罕啊。如今,事情過去了幾十年,可是我還在總想小時候的熱炕頭。當我身體不舒服的時候,我就想,家里要是有熱炕頭該有多好啊。躺在熱炕頭上烙一下,保準哪都不疼,第二天一定會倍精神,紅光滿面的。
作者:劉希文
中國傳媒聯盟 糾錯QQ:2230587892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