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訊:導讀: 什么樣的人,能夠成為“時代楷模”?什么樣的人,能夠稱為“最美的中國人”? 平民英雄書寫“最美中國” 筆者最近走訪了原浙江省麗水市最邊遠山區的慶元縣城關鎮綜治辦、綜治工作中心、信訪辦主任、司法所所長、人民調委會主任、他的一生上為黨委、政府分憂,下為黎民百姓解難——吳強忠真實事跡。
![]()
吳強忠,浙江慶元人,1955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學學歷、1976年2月參加工作、2014年退休、退休后仍肩負著濛洲街道人民調委會主任一職至今,他的一生始終把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凈凈做事,作為自律的準則,他在維穩行列已經渡過29個春秋。在慶元縣城關鎮—松源鎮(濛洲街道)126.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29年風雨無阻,到處都留下他艱辛的足跡。他夜以繼日,積勞成疾,堅持與病魔頑強抗爭;上緊發條,不停運轉,把群眾的呼聲當作第一信號,把群眾的需要當作第一考慮,把群眾利益當作第一選擇。上為黨委、政府分憂,下為黎民百姓解難。29年來共為“三農、新農村建設”提供法律法規咨詢72990余人次,憑他三寸不爛之舌化解各類復雜疑難矛盾糾紛3200余件,防止矛盾激化520余件、制止群體性械斗310余件、代為政府出庭應訴一百余起、化解非正常死亡賠償一百余起、為120多位老人討回公道,平息醫鬧二十多起、化解醫療糾紛七十余件,接待信訪、6980余件,不知為多少個面臨破裂的家庭破鏡重圓,凡經他調解的矛盾糾紛,調解成功率、協議履行率、群眾滿意率均達98%以上。真實體現出他生命不息、奉獻不止的崇高追求和公仆情懷。他時刻以“發展是第一要務,穩定是第一責任”為自己的落腳點,雖然他還是一個“腎移植術后”的病人,但他在領導和同事們眼里,卻是一個意志堅定,對待工作永不服輸的強人。
吳強忠總是精神飽滿不停奔忙的風格,被領導和同志們戲稱為“拼命三郎”。他愛崗敬業、埋頭苦干、默默奉獻,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非凡的業績。先后獲得全國人民滿意司法員、全國司法行政系統二級英模、全國十大法制新聞人物、全國百名感動中國人物、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員、中國好人、榮立個人一等功、浙江省敬業奉獻道德橫范、浙江省優秀人民調解員、浙江省十大優秀司法所長、自2007-2013年連續七年考核為優秀公務員等80余項榮譽。
![]() 領導關懷右一吳強忠
吳強忠在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吃苦耐勞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他始終牢記宗旨,鞠躬盡瘁忠誠于黨,人民網、新華網、光明網、黨建網、全國黨員干部教育網、法制日報、中國干部網、浙江日報、麗水日報、浙江在線、平安浙江網、浙江文明網等重點網站和報紙都曾多次報道吳強忠同志的先進事跡。他是一個做過腎移植手術的鄉鎮普通干部、沒退休前他永遠是駐沒有干部敢駐愿駐的落后村、復雜村,他激發引導了村民前進的思維、落后村、復雜村變為先進村,真是不簡單,令人感動之余催人奮進、令人佩服!吳強忠始終堅守扎根在最基層鄉鎮39年,39年來用微笑直對困難,用耐心化解僵局,用真誠打動百姓。39年的“五加二、白加黑”是常事, 39年忠于黨的事業,39年全心全意為群眾謀利益,39年艱苦創業、39年廉潔奉公,鞠躬盡瘁,39年有艱辛、有困苦,也有喜悅,更給人以鼓舞和感悟。吳強忠已成為社會學習的楷模、百姓心中的偶像、人民心中的好公仆、我們身邊的好黨員。
吳強忠用最樸素的感情、最真誠的行動實踐著最崇高的理想。吳強忠時時刻刻想著群眾,始終把群眾的疾苦系在心頭。吳強忠始終牢記自己是農民的兒子,群眾就是自己的衣食父母,吳強忠始終牢記群眾利益無小事。老百姓有事來找干部,是對干部的信任,能不能辦好,讓群眾滿意高興,直接關系到黨在群眾中的形象,再小的事,也是天大的事,一定要想盡辦法解決好。
![]() 中共慶元縣委常委宣傳部長、縣文明辦主任.街道黨工委書記一行將(最美浙江人)紅榜送吳強忠手上
吳強忠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在解民憂創先進中,走街串巷進百家門與百姓拉家常、送溫暖,用真情排調不穩定因素、力求達到“一個不發生”,不發生驚天動地的群體性事件和重大惡性刑事案件;“兩個不能”,特殊群體絕對不能形成組織,絕對不能形成氣候;“三個防止”,防止因個體事件釀成群體事件,防止松散型問題變成帶組織性傾向問題,防止非對抗性矛盾發展為對抗性矛盾;“四個下降”,源頭上發生的矛盾糾紛數量下降,信訪總量尤其是集體訪、越級訪、異常訪下降,安全生產事故下降,刑事治安案件通過努力達到穩中有降;“五個提高”,提高初信初訪調處率,提高老信訪戶息訪率,提高敏感時期敏感問題特殊群體的控制力,提高群體性事件處置率,提高群眾對安全穩定的滿意度;“六個確保”,確保社會政治穩定,確保社會治安狀況良好,確保經濟運行穩健,確保安全生產狀況好轉,確保社會公共安全,確保人民群眾安居樂業。
認真做好進村入企為民解決實際問題就是對黨和人民最好的回報。在他的耐心調解下成功化解一件歷史遺留難題、解決六年中影響最大的土地征地款分配糾紛案,化解一起33名原告錯菌賠償糾紛案,并平息了多起棘手群體性事件。
“公生明、廉生威”,廉潔,常常是群眾評價干部好壞的第一標準。吳強忠時刻牢記權力是人民賦予的,必須以平常心,正常心來對待權力,不因一時的得失而苦惱,不以手中的權力謀私利、辦私事。在調處化解糾紛過程中,吳強忠堅持做到心不動、眼不紅、手不伸,從不收當事人一分錢、不拿當事人一根煙、一瓶酒、一餐飯,嚴格遵守職業道德,認識自我,管住自我,教育自我,在“兩學一做”專題教育活動為契機,保持對黨忠誠、樹立清風正氣、勇于擔當作為,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每當他調解糾紛時,他總是找準最佳時機用吸引力、感染力和說服力,注重貼近農民、貼近實際,貼近生活,努力創新創優工作方式方法,直擊百姓生活中的焦點、難點、熱點問題;針砭時弊,評說事非,伸張正義、無論國事、單位事、家事,無論是中央、省、市、縣的重大活動或會議,吳強忠都絲毫不放松,在會前、活動前總要進行不穩定因素大排調,為領導決策提供參謀,確保工作的順利進行。
![]() 趙洪祝、夏寶龍等領導在浙江省人民大會堂與道德模范握手合影二排右一吳強忠
吳強忠常說:“人不傷心不落淚,民無委屈不訴求,群眾利益無小事,我是國家公仆,為民解難是我的天職,雖然是苦也累,但我覺得自己很精彩和幸福。精彩和幸福來自于成就感。當我成功化解一件件疑難矛盾糾紛時,當我成功平息一起起群體性事件時,當我聽到老百姓真心的掌聲時……一份份成就感,讓我感到很快樂,這是一種愉悅人心的獲得;是一種純潔高尚的精神,更是一種升華自我的境界。”是??!還有什么榮譽比老百姓的褒獎更高呢?苦點、累點都是值得的。吳強忠一絲不茍、奉獻不止的精神深深感動了周圍的同事和領導干部們。
![]() 吳強忠以他的“菩薩心”、“婆婆嘴”和公平正義,用真情贏得群眾的信任;不妨讓我們一起聽聽當地的黨政干部和群眾及親屬對吳強忠的“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口碑”是如何評價的? 同事們說,他雖沒有豪言壯語,吳強忠以其默默的行為彰顯了對崗位的熱愛、對和諧社會的擔當,“撰寫”出激勵我們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一本生動教材———時代需要英雄,浙江需要典型,社會需要榜樣,吳強忠在平凡中的偉大,在于埋頭苦干,精益求精;在于勇挑重擔,爭創一流,是個名副其實的“拼命三郎”值得我們學習。 領導們說,吳強忠的平凡而偉大,在于把黨性放在心中,把病魔置身心外,以釘子精神40余載扎根農村一線,為社會和諧穩定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子女們說,我爸是個好爸爸,為我們子女們樹立了好榜樣,從家風、家規爸爸對“德”放在重中之重,教導我們子女們有德才有人品,也是發自內心平平淡淡,勤勤懇懇、默默無聞奉獻精神榜樣激發我們子女們…… 老百姓說,吳強忠的平凡而偉大,是在于他無私奉獻,吃苦耐勞,不圖名利,不計得失,公道正派。為我們辦案不要一分錢,不要一包煙,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敢碰硬、敢得罪權勢人物是新時代“包公”,是咱百姓的好黨員好干部,他做的事實值得我們百姓認可和敬佩,農村迫切需要這樣不玩花招實干的干部。 吳強忠說:“我雖以退休但為民解難是我永遠的天職” 。吳強忠以忘我的拼搏奉獻,譜寫出一曲曲可歌可泣為民解困的動人贊歌,鑄就了他“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斗、勇于創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的最美時代精神,彰顯社會正氣,為黨員、公仆隊伍增添光采、為全國基層綜治、信訪、維穩工作戰線上樹起了一面鮮明的旗幟,是廣大黨員干群學習的時代楷模。 編語:文明離不開示范,道德建設需要楷模,“時代楷模”如同一面鮮艷的旗幟,昭示著時代道德的方向,以吳強忠為榜樣號召社會向他們看齊,引導更多的人踐行先進道德精神做最美的中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