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人民之聲報道 訊:“平凡的無名英雄給人最多的是感動”——“全國司法行政系統二級英雄模范”“時代楷模”吳強忠的事跡在當地引發強烈反響。不少網民表示,吳強忠的事跡實在令人感動,在當下這個價值觀日趨多元的時代,這樣的退而不休戰病魔無私奉獻精神值得大大點贊! “時代楷模”吳強忠退而不休的先進事跡,讓人讀懂了“青春永不老去”的真正含義。最近,隨朋友參加一個高中畢業四十周年同學會,會上,一位即將退休的基層干部在發言中說:“在永不老去的記憶中,依舊可以“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觀天上云卷去舒!讓我們共同舉杯祝愿:青春無限,友誼長存!” 短短的幾句話,立刻使整個座談會熱烈起來、激情起來。是呀,“但得夕陽無限好,何須惆悵近黃昏”,朱自清先生把李商隱的“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從意境上作了相對的演繹,使原本消沉失落的基調瞬間有了朝氣,有了激情。前段時日,不是有些退休官員在慨嘆“人走茶涼”嗎?但他們的感嘆恐怕自有難言的“私意”,沒在其位了,原來的“下屬”們在某些違規的事情上就不“買賬”了,斂財之道就被阻塞了,所以有人評論說“人走茶涼”本自然規律,大可不必去扼腕嘆息。其實,要想真正的“茶”不“涼”,就應當像吳強忠那樣,“淡泊名利,清風拂袖身自正;曲直分明,正氣在胸威自生,做人做官做事應清清白白,為公為政為民需勤勤懇懇”。 退休了,只要擺正心態,挪個位置照樣可以把“余熱”發揮得淋漓盡致。韋爾連說:“年輕人的眼睛里燃燒著火焰,老年人的眼睛里放射出光芒。”這“光芒”雖是“余熱”所發出,但比“火焰”更加耀眼。但這“余熱”的發揮,還當看發在什么地方。有的干部喜歡退休后借奉獻“余熱”為名,繼續著“在位”時的種種違規行為。如此“余熱”,不要也罷!本來,工作多年,把青春與熱血獻給了黨和人民的事業,光榮退休了,卸去了一身的風塵,終于可以寄情山水,獨享天倫本也無可厚非。然而,作為有著堅定信仰的黨員干部,除了寄情山水,就不應當繼續為事業奉獻嗎? 叔本華說:“老年時最大的安慰莫過于意識到,已把全部青春的力量都獻給了永不衰老的事業”。那些退休后還喜歡“沒事找事”的人,恐怕就是為了那份“永不衰老的事業”吧! 德國哲學家康德云:“老年,好比夜鶯,應有他的夜曲。”這老年人的“夜曲”,可以是幽靜湖畔的幾聲笛韻,可以是林間松下的幾聲蟬鳴,可以是邀伴攜孫的一路嬉鬧,可以是棋牌桌上的一陣笑聲……可是,像吳強忠這樣的“夜曲”,卻是“愛崗敬業、默默奉獻”,面對生活、坦然樂觀,面對病魔、頑強拼搏,退而不休扎根山區一線一心為民解困的時代頌歌。如果說前一類的“夜曲”充滿了閑情逸致,是人之天倫,那么后一類的“夜曲”則飽含激情朝氣,是夕陽的萬丈光芒!
退休干部們,不必感嘆“人走茶涼”,也不必擔心“時近黃昏”。蘇東坡云:“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只要心中保持那一份熱情,不管是“歸隱田園”還是“老驥伏櫪”,都同樣的光榮。因為都曾為了那份“永不衰老的事業”而奮斗過,努力過!作為擁有為黨和人民奉獻終生的一顆紅心的老干部們,只要隨時想到“我們依然年輕”,就會重新點燃起那份執著,把“余暉”慷慨地灑向廣袤的大地,綻放出絢麗的花朵,延續那不老的青春!(文/何竹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