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商界在線 訊:導讀:馬悅,西北漢子,媒體稱之為“中國智能馬桶蓋第一人”,自喻“職業伺候中國屁股”,他說自己是中國最懂“屁股決定腦袋”真實含義的人。 文丨商界 胡二伙 馬悅絕對是一個熱血且愛折騰的實業“老炮兒”,像一塊理性而堅韌的石頭,他的家電人生是彩色的。 25年前,他從電力部門辭職,騎著自行車,兩年把墻壁開關賣到全國第一。22年前,他開始代理“奧普浴霸”,因為業績卓然,從一個普通的浴霸代理商,一躍成為奧普浴霸首任CEO。15年前,他又辭去CEO,抱著自己的“墓碑”,視死如歸,創立“洗之朗”品牌,投身到中國沒人看好的智能馬桶蓋行業。
![]()
年輕時的馬悅 2015年,在國內熱議日本馬桶蓋之時,“洗之朗”因超級耐用成為日本2號高速公路服務區的標配;在香港,被譽為亞洲《紐約時報》的《南華早報》爆料:中國智能馬桶蓋頂級制造商在西安;2016年,國務院副總理、國家制造強國領導小組組長馬凱親臨“洗之朗”視察,為中國制造的趕超支招。 22年時間,他的企業默默耕織于西安,打造出中國第一臺智能馬桶蓋,繼而成為中國智能馬桶蓋行業的獨角獸。在當今開口就是“互聯網思維”,閉口就是“房地產”與“金融投資”的名利場,馬悅顯得格格不入。有人估值“洗之朗”最少值10個億,而他總是一笑而過。作為“屁股界”的工匠,他曾立下宏愿——用余生,職業伺候中國屁股! 辭去CEO,抱著自己的“墓碑”,打造中國人的智能馬桶蓋 渭水泱泱,隨著秦嶺的褶皺兜兜轉轉。地處關中的西安,絲綢之路已經沉寂千年,誰也沒想到,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一臺智能馬桶蓋會誕生于此。 時間拉回到1995年,那時,馬悅正在全力推廣奧普浴霸,他要把“四只燈泡的暖燈”賣給家里有暖氣的西安市民。市場經濟的春風吹拂古城西安,一首蘇芮的《跟著感覺走》像某種暗示,讓馬悅的內心蠢蠢欲動。 他預感到,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國衛生間將出現有人文關懷的“標準裝備”。彼時,在一次電子產品展會上,一只奇怪的馬桶蓋引起了馬悅的注意。 五年來,他做過無數調研。智能馬桶蓋在日本已成為生活必需品,而中國卻無人聽聞。馬悅知道,日本的消費市場可以作為中國消費趨勢的參照,智能馬桶蓋之于中國,猶如大風起于青萍之末,一切還在萌芽之中。 為了打造真正意義上的中國第一臺智能馬桶蓋,在將奧普浴霸推向一個高度后,2002年馬悅辭別CEO之職。隨后,他湊了幾百萬元收購了馬桶蓋的專利和技術,創建“洗之朗”品牌,成為中國最早的馬桶蓋制造商,一番新事業在眼前展開。
![]()
正當馬悅準備在智能馬桶蓋事業上大展拳腳,致力于推動中國人便后清潔方式的變革,還中國屁股一個尊嚴之時,一向支持自己的父親竟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當初你非要辭掉公職干個體,好不容易做成了奧普浴霸,你現在又要瞎折騰什么!” 馬悅只好背著父親,讓同事上家里安裝馬桶蓋。結果同事打來電話:“馬總,老爺子不讓裝,門都不讓進。”馬悅趕緊聯系父親,“你得支持我工作,同事們都看著,先給我個面子裝上,我回家就幫您拆了。” 這件事過了很久,有一次馬悅陪父親回老家開封,可是沒過3天父親就嚷著要回家。馬悅才從母親那里得知,父親因為患有痔瘡便秘,習慣了家里的智能馬桶蓋,在外難以如廁。 父親的經歷堅定了馬悅的信念,他把自己的微博個性簽名改為:職業伺候中國屁股。打算“一輩子就做這件事”,這一刻的理性、生意場乃至生與死,都拋在了腦后。 為了表示決心,他在工廠塑了一塊“墓碑”,碑上寫到:此人為推動中國人便后清潔方式的變革做出過貢獻。馬悅曾在員工大會上坦言:“如果有一天我掛了,而智能馬桶蓋事業還沒實現,就幫我把它砸了。”
![]()
馬悅在工廠塑了一塊“墓碑” 有人看不懂,說馬悅是在做一個大局,也有人說他只是傻逼式的堅持。馬悅順勢而為,給自己選了一個“陜A250D1(諧音250第一)”的車牌號,“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22年時間,職業伺候中國屁股,估值10個億 中國人經歷了上千年的“擦屁股”,沒人理解馬桶蓋這個產品。“別人覺得我們是‘下三路’,前些年只要向人提到馬桶蓋,蓋字還未落音,就被人擋回去了。”馬越意識到,推廣智能馬桶蓋遠比推廣浴霸困難,“浴霸有買溫暖的顯性需求,而馬桶蓋卻要改變人們的衛生習慣。” 家電行業需要巨大的資金流,但融資卻十分困難。比如,銀行不貸款,理由是“馬桶蓋以前沒貸過”。曾有朋友給馬悅投資3000萬元,但馬悅知道對方“短平快”的賺快錢想法后,如數把錢退還給對方。 馬悅接手這家企業后,一開始太注重馬桶蓋的創新,只考慮產品功能而忽視了質量標準,很多實驗室階段的工作工程師并沒有做到位。馬悅知道后,嚴厲制止了這種“大干快上”的行為,“寧可賠光認倒霉,也不做垃圾產品。” 一個智能馬桶蓋的零部件多達371個,精密程度毫厘之間,堪比航空航天設備。海爾張瑞敏砸冰箱對馬悅影響挺大:“到現在我也沒有砸掉一只馬桶蓋,我允許產品功能不足,但決不允許質量有問題的產品上市。” 過去30年,“商人精神”橫行,中國沒人談工匠精神。經濟發展像火山噴發,商業世界浮躁功利,企業的流量戰和價格戰此起彼伏,中國制造思維開始信奉“速度為王”。在這樣的環境下,馬悅這個市場銷售出身的人,卻甘心埋頭敲敲打打,為中國的智能馬桶蓋堅持15年。 “時間和數字是冷酷無情的,像兩條鞭子,懸在我們的背上。”如果說過去馬悅是跟市場、體制以及生產線上的規模、成本過招,如今他是和自己過招。在馬悅的思維邏輯里,“伺候屁股”這件事都沒有弄好,再去做別的事注定做不好。 2016年,“洗之朗”銷售達到1億元,估值10億,成為國內智能馬桶蓋的獨角獸。這樣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地方企業,國務院副總理馬凱調研時,卻在這里駐足停留了31分鐘。關注“洗之朗”的人越來越多,對馬桶蓋的偏見也慢慢轉變,江湖甚至傳言,“如果洗之朗倒了,行業就倒了。”這些有形的無形的,在馬悅看來“一切都值了”。
![]()
國務院副總理馬凱調研洗之朗馬桶蓋 市場經濟不斷迭代。一方面新經濟熱火朝天,不斷搶占商業舞臺的聚光燈,實體經濟備受冷落;另一方面熱錢投機不斷涌現,實業家面臨巨大誘惑,沒人愿意苦心經營實業。 馬悅看得淡然,搞實體經濟,靠汗水掙錢,行情好多掙一點兒,行情差,少掙一點兒。他借用任正非的話:“我們正在高歌前進的路上,為什么要這么簡單的去看收益比”。 在“洗之朗”西安總部的走廊有一塊廣告牌,畫面是一群人蹲在馬桶上,中間的一個模特,就是馬悅本人。企業花了22年時間,到底服務了多少個屁股?“大概一百多萬”,馬悅搖了搖頭,“算不清了。” 對標日本,賣給沙漠國家,中國智能馬桶蓋走向世界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2014年,杭州的一家茶館,馬悅和九陽豆漿機的崔建華坐在一起聊天。崔建華說:“別人都說豆漿機是因為2008年奶制品污染事件火起來的,其實你知道,1995年你做浴霸的時候,我們就在推廣,讓人試喝豆漿。” 這次閑聊,兩個人得到了一個共識:任何新功能的家電,都有一個冰山下的沉淀期,通過豆漿機的成長來計算,沉淀期至少需要13至15年。崔建華安慰馬悅:“你的馬桶蓋也快成了!”果然,馬悅親自參與做了13年的智能馬桶蓋,因為吳曉波的一篇《去日本買只馬桶蓋》火了起來。 國人蜂擁去日本購買智能馬桶蓋,給中國制造業打了一記響亮的耳光,有人嗤之以鼻:“中國制造業不思進取,只知道山寨,連馬桶蓋也造不出來。”馬悅覺得這件事有點受“委屈”,考慮了很久,他給吳曉波回了一封信,信中提到:日本的自來水可以直接飲用,我們卻需要考慮過濾功能;日本的衛浴干濕嚴格分離,我們的衛生間肩負洗澡間功能,需要考慮防潮;日本電壓是110v,我們是220v,需要考慮安全問題。 中國制造這些現實的情況,是很多行業外的讀者不了解的。更諷刺的是,在日本被國人搶購的智能馬桶蓋,竟是地地道道的中國貨。馬悅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中國制造不比日本制造差,至少馬桶蓋是這樣的。 早在“馬桶蓋事件”的前一年,“洗之朗”的商務人員就接到日本人想來采購智能馬桶蓋的電話。商務人員心想:騙人都不會,怎么會有人往山里背石頭?隨即拒絕了對方。 哪知道,日本人不死心,竟然學著劉備“三顧茅廬”,三次前來西安要見洗之朗的“社長”。馬悅決定會一會這個“騙子”。 原來,日本馬桶蓋使用壽命只有兩萬次,而馬悅按照中國家庭的使用環境,馬桶蓋使用壽命達到了十萬次。所以,在人流大的公共設施,日本家庭式馬桶蓋就敗下陣來。 日本人講究“術業有專攻”,馬桶蓋做家庭就絕不再做公共。于是,“洗之朗”順利進駐日本2號高速公路服務區,很快取代了日本品牌,成為日本公共衛生機構批量采購的唯一中國品牌。因為質量好,馬悅甚至把中國馬桶蓋賣到了常年缺水的中東沙漠國家。 敏銳的香港媒體《南華早報》第一個發現馬悅和“洗之朗”,曝光了這家藏在群山之中,默默研究馬桶蓋22年的西安企業,并稱其為“中國智能馬桶蓋的頂級制造商”。 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這家企業,有投資人抱著錢,嚷著要為“中國馬桶蓋事業”做一點貢獻。經過一番切磋,馬悅覺得,這些人沒有理解自己的“屁股生意”,皆被他一一婉拒。有人說馬悅對合作伙伴很挑剔,他回答說:“我們把事業做實,絕不可‘做市’。道不同,不相為謀!”
![]()
馬悅在車間 馬桶蓋開始從背后走上臺面,繼而爆發出能量巨大的市場潛力。2017年,由地方政府牽頭“洗之朗”,在西安投資1.7億元修建馬桶蓋產業園區。馬悅準備給智能馬桶蓋做加法,從一個單純的工具升級到大健康和大數據的載體,“在未來,你的體溫、體重、尿常規等數據可以通過智能馬桶蓋檢測,再傳遞到手機上,形成個人健康數據中心,這才是智能馬桶蓋的最終出路所在。” 風口總在不斷轉移,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幕下,制造業迎來產業升級,中國開始呼喚一批新時代下的制造業黑馬。很慶幸,“洗之朗”就在這樣一個浪潮之巔。 寫在最后:把自己獻給集體 馬悅的頭發被歲月打磨光了,他抽煙厲害,這肯定是他上廁所,常年坐在馬桶蓋上培養出來的習慣。他不忌諱,說話聲音隨著情緒時而激昂,時而低沉,反而看出他的真性情。他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不要努力修煉做一個完人,抹去棱角被壓抑很痛苦,不如把改造自己的精力獻給這個追夢的集體。 “立足本業、求精求細、腳踏實地、重在傳承。”這16個字是馬悅的事業理念。22年來只做智能馬桶蓋,這樣工匠精神的企業,當今社會實在難得。
他說,在未來,他還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有一個農莊,種著五谷雜糧,坐在馬桶蓋上,寫寫回憶錄,回憶錄上有一句話:“生命就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