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花鳥畫家馮遵陽先生 中國傳媒聯盟 據 華夏文化傳媒網 訊:馮遵陽長期從事中國畫創作,他的寫意花鳥畫筆墨灑脫神韻天成,有鮮明的個人風格和藝術語言,洋溢著富有生機的時代精神,他辨識當下區別文野,有相當的眼力。馮遵陽以古為師,八大、任伯年、吳昌碩、白石等大師的雄渾奔放和南田老人的秀雅溫厚,特別是從老一輩畫家如王雪濤先生那里研究如何繼承傳統,他更有理性的分晰和辨識。對于傳統他不僅留心晉唐兩宋畫風,醉心兩宋形成的院體,也注意到自宋而下的演變,在花鳥畫方面受“白陽、青藤”影響很深。在當今紛繁復雜的多元發展的狀態下,馮遵陽的心態沉穩篤定,對待藝術態度嚴謹。西南大學美術專業畢業后又受到一批優秀畫家老師的指點,出師科班的他更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在藝術的道路上堅持探索,心無旁騖,付出了很多艱辛。他的大寫意畫風,從他的作品面貌中體現筆墨文化的獨特趣味,做到以筆立骨收放自如,他用筆墨營造花鳥世界,抒發激蕩的情懷。 馮遵陽的寫意花鳥畫有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和藝術情趣,他以自然為師,在大自然中發現美,用筆墨詩化自然。大自然是他創作的源泉,他游歷許多名山大川、田園村野。通過寫生以訓練自己的筆墨能力,探尋用自己擅長的抒情方式構建自己特有的筆墨樣式,最終形成自己的筆墨語言。在創作中能將自然之景納為胸中之象,又將胸中之象化為意中之境,最后將這種感受用筆墨表現出來。他筆下的花草、枝條、山石都被賦予了生命。懷著對美好生活的熱愛、懷著對藝術的虔誠,將那份發自肺腑的情懷流于筆端。 馮遵陽是一位勤奮的畫家,他對書畫藝術的執著追求和對書畫技藝的刻苦錘煉在當地書畫界是眾所周知的,“不經一番寒徹骨,哪來梅花撲鼻香”這是他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的確他也是嚴格按著他的座右銘去做的,數九寒冬,滴水成冰,他一個人在畫室里揮毫弄墨。三伏盛夏,驕陽似火,他還是一個人在畫室里揮汗如雨。“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技高一籌非一日之功”。通過長期的堅持不懈和勤學苦練,他筆下的作品充滿濃濃的生活氣息和詩意般的情調,畫面酣暢淋漓、大氣磅礴。簡練的筆墨,明晰的造型,細微的刻畫,色彩鮮明,艷而不俗,可謂傳統中富有新意、豪放中不失法度。潑辣中見細微、樸拙中寓真情,每幅畫作都呈現出安適和諧的藝術境界。 藝術沒有止境也沒有盡善盡美,有的只能是不懈的追求。我相信遵陽在不斷否定自我、完善自我中創作出更多更好屬予自己特色的中國畫新作品。(索增倉) 馮遵陽先生藝術簡歷: 馮遵陽,男,1970年8月生,江蘇省邳州市人,中共黨員。畢業于西南大學美術教育專業,大學文化。江蘇省美協會員,江蘇省花鳥畫研究會會員,《江蘇書畫》特聘首批畫家,“華夏好丹青”精英班第二期畫家。受到李寶林、杜大愷、程大利、霍春陽、苗再新、老圃、任惠中、陳仕彬等老師親自指導。其作品多以牡丹為題材,涉獵諸家,于傳統風格中脫古出新,獨具特色。參加國展、省展獲獎、入選20余次。有30多幅作品和教育論文在《羲之書畫報》、《中國書畫》、《書畫研究》、《當代藝術家》、《河北當代書畫》、《楚風》、《華章》、《現代閱讀》、《江蘇書畫》等各類專業報刊上發表。新華網、搜狐網、江蘇教育新聞網、江蘇文明網、徐州市政府網、新沂市政府網、新沂教育等多家媒體作專題介紹,新沂市電視臺進行專訪和報道。
青年畫家馮遵陽先生作品欣賞: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