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為恩師婁師白 ![]() 和恩師(前排左四)一起慰問國防大學官兵 我感到恩師的話里有褒貶之意。一方面恩師在夸我藝術上的成功,另一方面在后幾年里,我的確跑恩師那里太少了,我內疚了好幾天睡不著覺。一幕一幕像過電影一樣······感激不盡恩師對我的親切關懷和教育。是婁先生領我走上藝術之路,改變了我的一生,我終生難忘。 ![]() 眾人在婁師白先生靈前長跪不起 恩師啊,在我退休后幾年里,由于拆遷把我發到了大興,您搬到了城北北苑,那時交通不便,距離拉開了我們。但我的心始終和您連在一起。最痛苦的是我的老伴腦出血癱在床上,不能自理,老伴沒工作沒有醫保,掙扎著掙幾個錢糊口。我知道這不是理由,看恩師少了,決不能原諒自己。 五十年代,我與恩師同在一個單位工作,由于崗位的不同,見面的機會不太多,只知道婁先生畫畫的好,是大師齊白石的大弟子。和恩師結緣是1956年春天,百花盛開的日子里。我和師兄陳碩石(陳振杰)同入室恩師門下,傳承齊派藝術。那時恩師住在白塔寺東夾道18號平房小院,畫室和客廳連在一起,我們單位距離恩師家很近。經常下班后向恩師家跑,不久恩師就調到北京中國畫院工作。 我自幼喜歡藝術,畫人物素描。經常把我畫的畫帶到恩師家里點評,恩師見我有天賦,勤奮好學能吃苦,經常給我吃小灶。恩師因材施教,認真傳授師爺齊派的繪畫技巧,用筆,用墨,構圖等技法。那時,我還是毛頭小伙,單純、愣頭愣腦。恩師,師母很喜歡我,對我很好,覺得我很樸實,學習刻苦有希望。恩師經常留我在家吃師母做的飯,師祖母對我更好。每次去家里學畫總是拉著我的手和我拉家常,問常問短,還給我拿點小點心吃,關懷備至,我感到像家里一樣溫暖。學習上恩師對我要求很嚴,有批評有表揚,手把手教,我進步很快。為我參加考試鋪平道路。1957年北京中國畫院第一次招生。兩千人報考錄取六十名,我榮幸的被錄取了。成了北京中國畫院第首屆畢業的學生。 進修時又得到著名畫家陳半丁、于非闇、王雪濤、汪慎生、婁師白、胡潔青等恩師親切教誨。為我在傳承齊派藝術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恩師平易近人,待人誠懇熱情,到恩師家里學畫,從來不打招呼,什么時間去都是滿面春風。經常教育我們學畫先學會做人。我和師兄經常下班后,晚上在他家畫畫。有時,和師兄在集體宿舍畫,有問題了夜間很晚去找老師,有一次夜里十一點了,我倆騎上自行車到恩師家。把門扣開,我們一起學畫喝茶。聊天到深夜兩點,總是熱情接待耐心教學,從來沒煩過。 那是一九七八年,我在谷牧副總理家施工,谷老喜書愛畫,最喜歡“梅花”。當時,谷老正在邀請全國著名畫家征集“百梅圖”。我的同事把我介紹給谷老說:“鄭洪濤畫的不錯,北京中國畫院首屆畢業的學生,是婁師白入室最早的得意門生,大畫家齊白石的傳人,畫的很好”。谷老很感興趣,和我一起談論書畫藝術,于是谷老興致勃勃地,把他征集的梅花作品拿出來給我欣賞。從此我們成了好朋友。并叫我給他畫一幅梅花,同時問我還認識誰,我回答我的恩師婁師白。婁先生先畫了一幅,尺寸不合適送給了我,又畫了一幅收集到“百梅圖卷”。谷老為了傳承文化將“百梅圖”捐贈給炎黃藝術館珍藏。 我記得八十年代初,在琉璃廠第一次賣我的畫,我不敢和恩師說,怕恩師有感覺,我支支吾吾說了一句,琉璃廠賣我的畫了。恩師非常高興。拍著我的肩膀稱贊我,小鄭出息了,沒有白費勁,能用畫換錢了。我們師徒二人緊緊地摟在一起。 一九九三年初夏,恩師鼓勵我出畫冊,辦畫展。我畫了二百多幅作品,那時候我沒有照相機,恩師親自一幅幅審閱篩選,補筆。為我題寫書名“鄭宏濤繪畫藝術”。一九九四年在北海公園快雪堂第一次辦了個人畫展。鼓勵我向前邁出一步。 恩師、師母出差很長時間沒人看家,就叫我和家屬帶著孫子來看家護院。放心的把家交給了我們。我就利用這個機會,給恩師家按澡盆,修臺階,還經常幫助恩師家干些家務活,對我可信任了。 我今年八十一歲,從事繪畫教育三十二年,學生不計其數,緊隨恩師傳承弘揚齊派藝術。 在北京我辦兩次個人畫展。在家鄉衡水舉辦一次家庭畫展。參加日本、韓國、臺灣,一帶一路等書畫交流展。在北京、煙臺、青島、衡水等地多次舉辦畫家聯合展覽。 2015年 2016年出版三冊教科書,即花卉“藤蔓系列”教課書。“跟名家學畫”----“水族系列畫法”和“怎樣畫菊花”教科書在全國發行。為了不辜負恩師的遺愿,奮力發揚傳承齊派藝術,我今年還即將出版,“怎樣畫草蟲”系列。初稿已經審閱批準。并先后共出版個人畫冊七種版本。 恩師對我恩重如山,沒有恩師的培養教育我怎么也進不了畫院。更不會有我的今天。恩師是我的榜樣,我的成功離不開恩師的培養和教育。 我的恩師婁師白先生,雖然已經離開了我們,可他那親切的面容,幽默的話音,那熟悉的運筆動作,使我永遠難忘。恩師的高貴品德,精湛的藝術成就,永遠留在我的心中。 學生鄭洪濤 鄭宏濤先生簡介: 鄭宏濤、(鄭洪濤)。一九三六年生,河北省棗強縣人。第一批考入北京中國畫院畢業的學生。 現任中國人民大學特聘教授;中國長城將軍書畫院特聘畫家;中國國際美術研究院副院長;中華書畫報社特聘畫家;全國政協報兩岸經合文化交流中心書畫藝術顧問;師白藝術研究會常務理事、卿云詩書畫社常務理事、藝術委員、繪畫部副部長;北京西城、海淀、甘家口、部隊總參、309醫院、等老年大學任教。 自幼酷愛美術,齊派藝術傳人,從師婁師白先生。1957年考入北京中國畫院進修時得到著名畫家陳半丁、于非闇、王雪濤、汪慎生、婁師白、胡潔青等恩師親切教誨。20歲入室婁師白大師學畫。擅長寫意花鳥兼工山水,刻苦學業,博采眾長,精心鉆研于近代各名家作品。形成自己的繪畫風格,筆墨倉勁渾厚,畫風清新瀟灑,色彩濃郁適度,繪畫題材較為廣泛,行筆粗細結合,收放有致,有較深的傳統功力并有新穎的創新技法。多年來為機關、學校、部隊、工廠、賓館飯店作畫,深受歡迎,并多次為亞運會、各福利事業及救災活動捐贈作品。人民大會堂、中南海、國管局、毛主席紀念堂等收藏其作品多幅。還經常應各地邀請作畫,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政協報等發表專訪文章。 中國傳媒聯盟 糾錯QQ/微信:2230587892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