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商界在線 訊:金釗的人生折射出了一種最原始的企業家精神:哪怕只有一絲機會,也要全力以赴地抓住;即使以身犯險,也在所不惜。這既是一幕草根迎風生長的傳奇故事,又是一段關于韌性的心路歷程。
![]()
文/楊大俠 作為硬玉的代表,翡翠色彩豐富,質地溫潤,深受人們的追捧青睞。然而,在硬幣的另一面——翡翠的發軔地緬甸,卻上演著一幕幕鮮為人知的波瀾壯闊。在那里,無數中國人帶著財富的夢想,從草根起家,奔赴原始森林,躲過戰火硝煙,將美好青春換做抵御苦寒歲月的堅持與韌性,探尋地心最深處的寶藏。他們如同薩克拉門托的淘金者,將一段又一段歲月燃燒煮沸。 下面的故事,和翡翠相關;故事的人物,是整個緬甸礦脈中國人的縮影。他的名字叫金釗;他的額頭上,有一道寸長的疤痕。 “這是在緬甸采石場的事故中留下的”,在與《商界》記者去往瑞麗的路上,金釗深陷回憶,“這樣的傷口,在我身上不計其數。緬甸就像一個煉獄,進去的人無法不被灼傷;但也是一個天堂,它的每一寸土地,都讓人熱血沸騰。” 金釗的人生折射出一種最原始的企業家精神:哪怕只有一絲機會,也要全力以赴地抓住;即使以身犯險,也在所不惜。這既是一幕草根迎風生長的傳奇故事,又是一段關于韌性的心路歷程。 走出原始森林 2007年,21歲的金釗來到緬甸“原始森林”,幫助父母經營木材生意。 原始森林位于緬甸北部,又稱“野人山”,是緬甸的國家禁區,因為它聚集了緬甸三大國寶:柚木、玉石(即翡翠)與黃金樟。 雖然是禁區,但當中的財富,無法不讓外人冒死犯險,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緬甸克欽邦。他們通過攫取國寶,換購軍火,與政府形成抗衡之勢。因此,這塊地界常年戰火不斷,而當地生意人則成了最大受害者。 跟當地其他生意人一樣,金釗的父母每年給克欽邦上繳“保護費”,以換取木材生意的持續與生活的安寧。然而在2008年,平衡被打破了。這年,政府再也無法忍受克欽邦的囂張氣焰,派出大批軍隊,對克欽邦進行圍剿。戰亂中,金釗父母的廠子被砸,木材、伐木設備和車輛等物資悉數被沒收,十幾名工人也被關進監獄。 金釗家基本上因此傾家蕩產。父母對這片局勢混亂的土地心灰意冷,于是他們離開原始森林,回了中國。金釗則選擇留在了當地房東阿姨家。他相信“亂世出英雄”。 這天,一名廣東揭陽的林姓玉石客商來到阿姨家。阿姨在當地經營玉石生意,而客商看上了她的三件翡翠毛料。這場交易中,金釗利用精通漢緬雙語的優勢,促成了買賣。 晚上,老林請金釗喝酒,看中了金釗的靈性。他對金釗說:“小金,跟我干吧。”金釗立馬答應。“當你一個人在國外孤獨地打拼,如果有個跟你說著共同語言的人愿意帶你,你會毫不猶豫地選擇跟隨。” 克欽邦失勢后,執政能力和政治地位都不如從前,進入原始森林伐木變得難上加難。而采石則不然,只要與克欽邦、政府和移民局等黑白各道打通關系,在資金儲備充足的前提下,中國人還是能保證自己安全。 一開始,金釗只做一些翻譯、討價和拎石頭的雜活,他沒有一聲抱怨。老林欣賞他的沉穩,便將他升為合伙人:老林負責資金,金釗負責出“蠻力”——與采石工人一起上山下井,開采翡翠。他不曾料到,這段歷時7年的遭遇,成為他生命中最艱苦的歲月,也成了他此生最寶貴的財富。 在硝煙中起舞
![]()
緬甸采石場,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在緬甸采石,金釗需要應付兩方面的困難:一是地理環境,二是努力活下來。 采石活動集中在緬北一片橫縱250公里的礦脈上,帕敢、木那、會卡和暮西沙等石場都分散在這個區域。一年當中,除了雨季,這里一直被日照炙烤,平均氣溫在40℃以上。“如果是一般人,蹲5分鐘都會暈過去;而碰上雨季,那里會經常塌方,死亡在當地太正常不過。” 而即便適應了當地高溫與突發事故,也不一定能保證采到好的翡翠原石,因為每個石場原石的特征不一樣。在會卡,有黑蠟殼、紅蠟殼、青蠟殼和水翻砂等四種;到了木那,則是白巖砂、黃巖砂、紅利皮等品種;而在大馬坎,境況又不一樣,它涵蓋水料和山料兩大類,前者皮薄,后者皮厚,前者需要水下作業,后者則需在料峭崖壁上揮動斧鑿。
![]()
緬甸采石場,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在石場上,經常會碰上這樣的狀況:上一秒工人還在奮力挖掘,一聲炮響過后,人們都丟下設備,四散分逃——那是政府軍與克欽邦之間交戰了。 在采石場,中國人的安全保障仍是交錢給克欽邦,但子彈不長眼,一旦開戰,他們并不能保證中國人及緬甸采石工人的安全。所以遭遇戰事,唯一的做法,就是跑。一旦被政府軍抓到,就會受鞭刑、蹲水牢(由于過于非人道,現已取消),嘗盡各種苦痛滋味。 即便是跑,也有門路。如果被政府軍盯住,他們朝你開槍的時候,你千萬不能回頭。因為一旦回頭,你就知道他是誰,他就必須一槍打死你。因此,當被人瞄準,唯一能做的,就是盯著前方拼命跑,哪怕前方是萬丈深坑。“我第一次被別人瞄準的時候,怕得要死,不過幸好,生的欲望,戰勝了心里的恐懼。”回憶起戰場情景,金釗心有余悸。 經歷了采石場工作的艱苦,幸存于近百場槍林彈雨的洗禮,留下了數不盡的累累傷痕,金釗終于迎來緬甸7年最大的收獲:隨便一塊沒有切開的翡翠原石,他能立馬判斷其出處、品類、成色和質量;而老林的經驗,則教會金釗對每一塊石頭進行準確定價。 “年輕啊,總喜歡折騰。”喜歡折騰的金釗沿著緬甸翡翠的產業鏈往下游摸索,發現其實真正的盈利空間和巨大市場在中國。云南形成了以騰沖、盈江與瑞麗為口岸基地的產業格局,每年市場規模超過100億。 2014年,羽翼豐滿的金釗回到中國,去了中華翡翠毛料城——盈江。 剛剛打響的戰役 在盈江,金釗徹底明白了什么叫生活:道路寬廣、城市干凈、遠離戰亂、秩序井然,不用再為性命的朝不保夕而提心吊膽。享受著這份安寧,他成立了“福緣珠寶”。 緬甸的7年,金釗除了擁有自己的采石場,還積累了龐大的人脈資源,且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中國人,甚至有來自名牌大學的教授。金釗剛回國開了玉石店,這些人就紛紛前來踏破門檻,要求成為他的加盟商。此外,他在朋友圈曬的原石珠寶,吸引了大批好友的關注咨詢。當中,有一名南京的客商,基本上在每一條狀態后都留下詢問:多少錢?“我最喜歡這類簡單直接的人。生意就是生意,不該有那么多套路。” 在人脈資源與朋友圈的雙重作用下,他的玉石店加盟商發展到十幾家。2015年,他的公司實現破千萬的營業額。“在緬甸,利潤薄得不敢想象,千萬營收更是不敢想象。”金釗說。 然而,商場不僅如戰場,甚至往往比戰場更為酷烈。 在盈江與緬甸拉扎口岸之間,有一座大橋,連接兩地的翡翠運輸。緬甸政府眼看著國寶資源不斷流入其他國度,終于再也無法坐視不理。2015年,緬甸政府軍炸掉了這座大橋,杜絕國寶外流。此后,運輸車輛需要從緬甸瓦城繞道,經過騰沖,再到瑞麗,最終才能到盈江。而瑞麗本來就是中國重要的珠寶集散中心,因此很多人不愿將玉石運到盈江,直接在瑞麗開門營業。 在瑞麗,每隔三五步,便能看到一家翡翠店。由于缺乏一手貨源,它們的經營模式,普遍從原石商人手里買貨,弄到店里進行二次交易,以投機的方式賺取中間差價。 這種單一而缺乏創新的市場狀況,對于金釗,無疑是千載難逢的契機。他遂將生意遷至瑞麗,成立了八層樓高翡翠原石店——德靈珠寶。
![]()
檢驗原石品質,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與這些門店不同,德靈珠寶是一體化運作。店里所有的翡翠原石,都是由金釗在緬甸的采石場開采,而后運到國內店里,進行原石交易、切割、打磨加工、成品出售,形成體系健全的生態。 此外,門店將獨立出一層專做直播。當圍觀者有鐘意的原石,工作人員將在直播間將原石在設備上現場切割,配以專業人士的解讀。成色的好壞、裂紋的存無,都將在圍觀者與買家的尖叫與唏噓聲中得以體現。 原石店有了著落,成品旗艦店又開在哪兒?金釗將目光投向廣州佛山。在佛山平洲,每個月都會舉行一次國內公盤。 公盤源于緬甸,它是翡翠愛好者的盛大狂歡。在公盤上,賣家將原石拍賣,買家進行競價。如果是一塊上品毛料,其最終的敲定價格往往令人激動而瘋狂。“上個月的公盤上,一名翡翠愛好者用1個億拍下一塊木那石場挖出的411公斤的原石。一刀切開后,流動的色澤如同瑰麗銀河,它的價值立馬飆升到20個億!”回憶起當時情景,金釗難以抑制心頭激動。 因此對于一名原石開采者而言,在平洲開店是不二之選。原石咨詢熱線18288190001為此,金釗準備將德靈珠寶的旗艦店開在平洲城內,“那里交通方便,專業人士聚集,群眾有消費實力,更重要的,還有每月一場的‘翡翠擂臺賽’。”金釗說。 因為是自己的場礦,德靈珠寶坐落平洲后,產品價格將比品牌翡翠便宜數倍。而這,正是金釗目前最大的戰役:用優質優價的產品對抗魚龍混雜的行業。 他總會到中國各地考察翡翠行情,并揪出了行業最大弊病:大品牌門店的運作方式,是漫天亂喊價,一塊2萬元的翡翠玉觀音,能被他們叫到10萬元。在金釗的理解范疇里,翡翠是一種尊貴的物件,它不應遭受漫天謊言的玷污。 因此,金釗將德靈珠寶的商業模式總結為一句話:一口價翡翠。從毛料,到成品,完全根據材料本身的材質、色澤、品類和產地而做實在的定價。毛料店如此,成品旗艦店如此,加盟店亦是如此。“這有兩個好處,一是價格透明且有競爭力,讓消費者買實惠;二是便于管理,不用擔心財務結算上的沖突。”金釗說。 但市場潛規則就是一道不可抗力,初生牛犢如何與之抗衡?
“是的,價格之戰勢必曠日持久,而我的戰役,才剛剛打響”,金釗自信滿滿地說,“我不生產翡翠,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喜歡與愛翠之人交流、合作與共贏。我每天努力的原因,只為大家在我這里能遇見更好的傳世美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