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終結“扶不扶”的爭論
時間:2017-05-22 15:58:36 來源:大眾生活報
公證處副主任蔣煒正在與“清泉”進行交流 中國傳媒聯盟 據 大眾生活報 訊 5月22日,重慶市涪陵區一知名網友“清泉”到涪陵公證處想辦理一個公證——“救人免責”來終結“扶不扶”的爭論。“清泉”說如果公證辦理成功可以打消公眾心中的疑慮,讓見義勇為者不再有后顧之憂。 22日上午9:30分,記者跟隨“清泉”來到重慶市涪陵公證處,公證處副主任蔣煒熱情接待了“清泉”,聽完“清泉”的講述后,他說,《民法總則》里面有一個規定大概意思就是說:“有人來主動幫助你,造成了你的損失幫助你的人不會承擔任何責任”。你這個老人倒了“扶不扶”的問題是道德層面上的問題,沒有硬性的法律規定,只是道德層面上受到譴責。這個需要辦理一個公證的話等我們接下來討論研究后給你具體的回復。
“清泉”來到重慶市涪陵公證處 據了解,近年來,“扶不扶”的問題一再成為社會輿論熱點,正凸顯出人們心中的道德焦慮。遇到行人摔倒,主動上前扶一把、幫一下這是人的本能,也是社會所倡導的文明行為。但是,一些地方發生的“救人者反被訛詐”的事件,讓不少人在面對類似情形時不敢伸出援手。 “我承諾:參加集體活動或在街上、鄉村的任何地方,因病摔倒或被人撞倒,不論誰扶起我幫我擺脫困境,我都會很感激,不會訛詐扶我的人,即使是扶我者不小心撞倒我,造成重大傷害,只要能及時送我到醫院,我也不會讓(她)賠償醫療費!空口無憑,公證處做證!”這是重慶市涪陵區一知名網友“清泉”在2017年5月15日發在朋友圈和當地網絡問政平臺咨詢能否辦理公證的一個承諾。
網友“清泉”發的朋友圈截圖 “清泉”告訴記者,他今年61歲,近年來,老人摔倒不敢扶,中、青年外出游玩不敢要老人同行,為什么?怕老人及家屬訛詐好心人啊!其實,真的訛詐人的只是極少數個別人。但是,一顆耗子屎搞壞一鍋湯,現在老人倒地真還沒幾個人敢去扶,更不敢送到醫院,偶爾有人扶起摔倒的老人就會成為新聞,戴上最美的桂冠!這社會怎么啦?難道每個人都是鐵石心腸? 為改變這種現象,恢復助人為樂的傳統美德,必須從制度層面著手解決,不但要嚴懲喪盡天良的訛詐人,也要讓做好事的人無后顧之憂! 于是,“清泉”便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和當地網絡問政平臺發帖咨詢,希望公證處能辦理此公證,繼續發揚助人為樂的精神,弘揚民族傳統美德。 “清泉”還建議:在辦理公證后的老年人的胸前佩戴有編號的胸章,就如同某單位佩戴的有工號的工作牌一樣,如果這個戴胸章的老人摔倒,好心人就會毫無顧慮去扶他,這樣就是為了給好心人免責。
當地網絡問政平臺司法局的回復截圖 5月19日,“清泉”的這一建議得到重慶市涪陵區司法局的受理,回復稱:“涪陵區司法局與涪陵公證處進行了溝通分析,只要聲明人內容不違背法律法規要求,可以進行公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