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中國都市新聞網 訊:他涉獵廣泛,繪畫、書法、雕塑、京劇等方面均有造詣,多件作品被國內外收藏;他精益求精,一件雕塑歷時上月而不辭辛勞,央視等權威媒體曾專題報道;他心懷赤子之心,為傳播家鄉文化不遺余力。他便是中國水墨書畫院理事原壽光市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山東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壽光市美術家協會理事,壽光市政協書畫協會理事,濰坊市百杰書法家蘇愛國,他也曾獲市文化“突出貢獻獎”、農圣文化獎、2013年“文化之星”稱號。
![]()
![]()
“說起我這藝術啟蒙啊,還離不開一位民工的那把京胡啊。”受家庭影響,蘇愛國在很小的時候對音樂特別敏感。據蘇愛國回憶,在八九歲的時候,蘇愛國老家的昌大公路開始修路,一位姓單的民工每次下了工以后就在傍晚的時候拉京胡,京胡清脆嘹亮的聲音一下子就吸引住了蘇愛國,于是,聽京胡、學京胡便成了蘇愛國的日常必修課。民工走了以后京胡也帶走了,蘇愛國便決定自己做京胡,“一個不到十歲的孩子,在集市上買魚皮,在井里撈蛇扒皮,在竹竿市場買竹竿就是為了做一把屬于自己的京胡。”談及與此,蘇愛國不禁啞然失笑。
![]()
自從那個迷上京胡后,蘇愛國的藝術之路便打開了新天地,上學之后蘇愛國便喜歡上了畫畫,初中時畫作便在全校里展覽。對藝術的熱愛便一發不可收拾,而這下子,便堅持了四五十年。
![]()
在藝術創作的選材上,蘇愛國也是有著自己一番堅持。繪畫上,蘇愛國最愛“梅蘭竹菊”。(四君子)在蘇愛國眼中,梅花在漫天飛雪的冬季盛開,它不畏嚴寒,象征君子的威武不屈,剪雪裁冰,一身傲骨;蘭花在深山里開放,它獨處幽谷,特立獨行,孤芳自賞。竹子虛懷若谷,清雅靚麗象征君子高風亮節,堅韌不拔,寧折不彎;菊花是在深秋綻放頂風傲霜,象征君子隱逸之風。梅蘭竹菊這種君子之風,深深影響著蘇愛國的從藝志趣。
![]()
而如今創作的近萬幅作品中,蘇愛國最滿意的也便是一幅《梅蘭竹菊圖》。“我把這個四君子組合到一個畫面當中,確是傾注了我的感情,創作出來之后,也得到了北京的一些大師的點評和認可。”在這幅作品中,蘇愛國強調自己是“寫”出來的,并非僅僅是“畫出來的。”他解釋道,“為什么畫畫要是寫呢?是書法用筆,它不是描摹,不是涂抹,要有很厚的書寫功底和線條功力,所以我畫的梅蘭竹菊都是我寫出來的”。
![]()
在蘇愛國看來,“創作,首先要臨摹。臨摹要取法乎上,這是與古人對話,只有與古人對話吸取了古人的營養然后為我所用,再走出自己的路子。”
傳統藝術必須要創新。”蘇愛國強調,要與時俱進,當今社會我們不能老是徘徊重復古人,我們要走自己的路。當然創新也是很難的。
而面對當下一些書法家畫家的作品是一味的去迎合市場的亂象,在平衡自我的表達和市場需求問題上,蘇愛國有自己的堅持,“在創作時可能需要照顧大眾的審美需求,但一味的迎合市場并不可取,要不忘初心。”
初心是蘇愛國一直追求的,而對家鄉的一片赤子之心,更是難能可貴。在壽光菜博園,至今仍然佇立著一顆高達十米的大白菜雕塑。“我們壽光是全國的蔬菜之鄉,壽光的也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我們壽光蔬菜是領跑世界。我前幾年都會參加菜博會的建設,包括景點的設計與制作。一開始我制作小型的工藝品,有玻璃鋼的(樹脂)的,有布藝的,有鑄銅的,有陶瓷的,深受歡迎。目前,已經在全國各地制作安裝了二十多顆白菜雕塑。”
據了解,蘇愛國的蔬菜雕塑作品遍及國內外十幾個省、市、區。中央七套《致富經》欄目曾制作了專題節目播出,并在中央九臺外文頻道對外播出。與此同時,蘇愛國獲得壽光市文化“突出貢獻獎”、農圣文化獎、2013年“文化之星”稱號。
一路走來,蘇愛國坦言,堅持下來要尤其感謝家人的陪伴和支持。“我的愛人每次都會幫我我欣賞指點,孩子人力物力財力全方位的支持。” 而目前,蘇愛國正在構思百蔬百果的百米長卷。“這個長卷的內容就是100種蔬菜水果,現在開始起稿,爭取明年我們壽光菜博會之前把它完成。”學無止境蘇愛國為藝術奉獻著,拼搏著,也快樂著,相信他的書畫藝術道路越走越寬廣,從藝前景光明,藝術之樹常青。記者:楚國舉 張校園 中國傳媒聯盟 糾錯QQ/微信:2230587892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