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在浮云外,敏于行墨間
與鄭志敏先生數年前有緣相識于《書法報》社組織的一次書法活動中,當時報社駐地武漢,正值武漢大學櫻花綻放的季節。此后通過qq、微信、電話、信函一直保持著長期聯系,由于愛好相同、意趣相投、交往愈深。數年相交,無話不談,遂而建立了深厚的情誼,對其人其藝,頗為了解,交往之中,令人如沐春風,對其德才人品尤為敬佩,遂而萌發為其寫篇文字之愿,然,每每展紙,又不知道如何下筆。今稍得閑暇,收拾心緒、專注歸一,以踐夙愿。
鄭志敏先生1985年出生在福建仙游縣的農村家庭,幼時敏而好學,及長潛心翰墨,于書文印篆情有獨鐘,少年時在其祖父鄭春梅的鼓勵下學習書法,臨寫諸家法帖。幼時始便表現出一種超常的悟性,曾在小學、中學期間單單一等獎就拿了20多次。
鄭志敏篆刻欣賞 從此,他學習書法篆刻的信心倍增,一發而不可收。尤其是2006年偶得機緣,千里赴京師從于當代著名書法、篆刻家石開先生后,得名師指導,更加臨池不輟、從而技藝日進。石開先生以其高深的藝術造詣、獨到的藝術見解,誨人不倦、言傳身教,在這樣一種氛圍下,對鄭志敏先生來說,其影響是十分深刻的,其藝術道路也從此開始了嶄新的歷程。
鄭志敏篆刻作品欣賞 鄭志敏先生的書法作品傳統功力扎實、法度森嚴,這得益于其二十余年的硯田耕耘,其先后臨習二王、歐陽詢、褚遂良、米芾等諸家碑帖,尤其是楷書于儲遂良《孔子廟堂碑》用功最勤,融入歐陽詢《九成功》及啟功先生筆意形制,集楷法大成,自成風格,已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貌。其書法作品清映素雅、秀中蘊勁,結體寬厚飽滿,平正端莊,盡顯溫文,書卷氣撲面而來。其用筆在傳統的楷書按起頓收取勢中加以變化,中側兼用、方圓結合,吸收顏柳筆法元素,起筆處無突顯駐筆痕跡,收筆處無做作頓筆之態,只見截鐵而行,果斷收鋒,賦予筆端之靈性,使字里行間充滿了動靜相宜的氣脈。其行筆轉折圓潤、穩健,力透紙背,虛實、濃枯的墨色,增添了線條的蒼勁老道之趣。古人云:“楷書工整易,靈動難。”凡取法唐楷者,尤易墮入“書匠”之俗。然從鄭志敏先生的通篇楷書作品看來,整體疏朗有序,筆畫舒展自如,體勢分張,藏露有致,行筆流暢;字里行間古典、瀟灑、俊美,遠避“匠書”之俗。于書法藝術鄭志敏先生十分清醒的認識到“古為今用”的重要性。我們欣賞解讀其作品,是有一種情感與記憶在其中,理解他的作品,正是從這一切入點進入。如今躁動的當下,他這一執著,似乎非常踏實,從不追趨時尚,不逐潮流。始終走自己的路子。在現今的藝術界,浮躁之氣肆意橫行,書畫家往往是容易迷失自己,他卻依然在一步一步走著,探索著……
鄭志敏書法作品欣賞 鄭志敏先生可謂是一位書畫文印合璧,獨具風格的青年藝術家。他主張書法家要多學古人的經典之作,要有自己的文字,要多寫自己的文辭序賦。筆墨應隨時代,他的《汪國真詩文小楷作品》、《行墨堂記》、行書作品《祭祖母文稿》等,無不彰顯了其卓爾不群的才情。又如他的國畫《蒼鷹圖》:蒼松盤節、枯藤老桿,雄姿傲立、高瞻遠矚。景中之情,言外之意高度概括了其居高思遠的胸臆。諸藝同脈,于書、于文之余,鄭志敏先生尤喜金石篆刻,且于乃師石開先生吸收法乳良多,其于治印,具有大膽探索的創新精神,他在深入研究秦漢印及明清諸家的基礎上,旁參白石先生刀法篆意形成了一種迥異前賢的逸興古樸的寫意印風,他在運刀上亦很精到、細膩,或沖或切都不文不火、自然含蓄,那種驅刀如筆般的手上功夫,渾如大將帥運兵,從容不迫,胸有成竹,在舉止談笑間攻城略地,變化風云。因此,他的篆刻在字法、章法、刀法的高度協調配合之下顯示出一派傳統文士俊朗之氣。諸藝兼修也反映了作者自身獨特的審美理念與心態情感,且始終貫穿于他的作品。
鄭志敏書法作品欣賞 鄭志敏先生謙遜樸實,鐘情文字、敏于書學,尤其是對書法及書法教育的執著令人欽佩。在自身潛心于藝術的同時,未忘肩上的責任與擔當。于2007年于當地首創“周末文藝課堂”利用星期天的時間免費為當地老百姓的孩子免費上起書法篆刻培訓班,并自己出錢購買書法篆刻的用品,已培養出學生上千人,深受當地老百姓和各級文化部門領導的好評。近幾年來又先后創建和聯辦“行墨堂學社”、“中國書法家協會三明市考級中心”等書法教育機構。國家教育類注冊商標“行墨堂”發展迅速,不斷擴大,目前在省內外共有直屬(含合作)辦學培訓機構42家,先后有多名學員加入國家級、省級書法家協會;多名學員進入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南京藝術學院等高等院校。其個人亦榮獲《書法報》授于的"全國書法教育名師"稱號。
“行墨堂”逐漸成為了一個書法教育品牌,遠近聞名,越來越受到書法界內外的廣泛關注。時下像這樣以繼承傳統文化為已任的年輕人實在是不多見了。在他的身上更讓人看到了什么是責任,為了弘揚書道不辭勞苦,什么辛苦都藏在心底,腳踏實地,辛勤耕耘著。盡管當初有許多困難在眼前,他卻是爭分奪秒,憑著堅強的意志去克服,在有限的時間里沉潛自修、布道傳薪。鄭志敏先生為人篤誠、嚴謹穩重、熱心樂觀的處事風格,贏得了許多朋友的尊重。
鄭志敏書法作品欣賞 “雁過留聲,人過留名”實在是做事的硬道理。對于友人的求書請求,他總是有求必應,再忙也會滿足大家的意愿。所以朋友們都愿意收藏他的作品。他喜歡結交摯友,相攜相長,以文墨會佳友,以雅趣聚知己。“談笑鴻儒,往來同道,綢繆未來,澄心勵志,縱論人生,怡然其樂。”行墨堂書法教育學社常常高朋滿座,廣交五湖四海的朋友,從政府領導到普通百姓;從商界、教育界……幾乎涉及到各個領域,這樣的好客與真誠也開拓了自己的人脈與眼界。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成功總是垂青于勤勉奮發之士,功夫不負有心人,正值而立華年的鄭志敏先生便已擁有了諸多桂冠和光環:文化部藝術類考官、中國書協考級中心考官、中國教育學會會員等。同時多幅作品被國家外交部、文化部、民進中央、九三學社等有關單位收藏。個人出版《習近平用典書法篆刻作品集》、《中國夢硬筆楷書作品選》、《汪國真詩文小楷作品集》、《行墨堂篆刻集•心經》、《中國書畫篆刻教育•上下二冊》、《歷代名家書法集字藍本•共二十六冊》、《中國書法教育基礎課程》等專著。
鄭志敏書法作品欣賞 陸放翁有詩云:“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縱觀鄭志敏書法、篆刻、文章,傳統法乳隱于筆端,斯文之氣躍然紙上。尤其是從他近來的創作中,愈具神采,師古出新,正所謂“墨海潛游乃俊杰”。我們堅信,鄭志敏先生定會名如其人、人如其名:“志在浮云外,敏于行墨間”;定會給我們奉獻更多的優秀作品。作為至友,讓我們共同致祝鄭志敏先生藝海啟航、揚帆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