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侗族青年山水畫家楊紹啟(楊勝)
中國傳媒聯盟 據 湖南民生在線 訊:楊紹啟,字:文心,筆名:楊勝,民族:侗族,號:木樓居士,1988年2月出生于貴州省榕江縣,大學畢業后轉業習書畫畫,書法師從廣州馮海濤老師與長安張書聰老師,國畫師從貴州歐陽克景老師與湖北韓步勇老師。2012年4月皈依于北京龍泉寺學誠法師弟子,法名:賢啟,獲得“國際商業美術環境藝術設計師”資格證,現為黔東南州苗嶺書畫院院長,貴州省美術家協會會員,貴州省文藝支教志愿者,黔東南州美術家協會會員,黔東南州書協會員,
我是一個來自農村山里的孩子,從小就望著山的那邊,希望有朝一日能走出大山,去體驗大都市的繁華 ,當自己努力了,走進大都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首都~北京去讀書,在首都上了四年的大學,才真正體驗都市與農村的差距,畢業了,我總在追逐尋夢,但身在異鄉永遠放不下的是對父母的牽掛,同時對自己的家鄉有種說不出來的眷戀。
畢業后決定返鄉,回到家鄉,看到今天的家鄉一天天在變化,使我不由得提取手中的畫筆,開始描繪故鄉的變化,從2014年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西江鎮,千戶苗寨,組建了黔東南州苗嶺書畫院,從畫院的組建注冊,同時得到中美協劉大為主席親自題詞‘苗嶺書畫院’,并正式掛牌成立,我才真正的意識到自己肩負的一份責任,描繪家鄉,傳承與保護民族文化,是我義不容辭的使命。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幾年時間過去了,畫院運行正常,我開始更多的游于天地之間,或古城古鎮、或名山大川、或山村、或田間、或叢林、或崖間觀溪流等等,只有親身體驗,才能感受到大自然賦予我們的生生不息。如今生活環境的變化改善,已經很好了,但依然抹不掉小時候在貧困環境成長的記憶,今天的發展,有很多的不合理因素,同時對環境的保護意識又欠缺等等現狀,當我無法改變這樣的現狀時,我只能用自己手中的畫筆記錄這些正在失去的自然美好家園。
從作品看,我的畫畫題材主要以苗侗水族吊腳木樓,草棚樹皮木屋及山間溪水激流為主,通過作品展示給人們的是山村新舊的變化及大自然中美好的山村景象,讓更多的讀者能讀到貴州黔東南少數民族生活在大山深處天人合一的美好景象,通過畫作,讓更多的讀者了解醉美黔東南的返璞歸真的古樸純真的生活面貌。
《吊腳樓•我的家鄉我的媽》
許秋來
都柳江畔,古榕樹下,
童年的我,在吊腳樓里長大。
在山的那邊,有云,有水,
有樹,有花,
還有疼我愛我的媽。
長大后,我離開了家,
離開了那熟悉的山,
離開了印在我腦海中的吊腳樓,
還有我日思夜想的媽。
雖然我旅居在繁華的都市,居住在高樓大廈,
可我是大山的兒子,
故鄉有我太多的牽掛——
吊腳樓上空裊裊的炊煙與山間的云和霧,是我的牽掛;
兒時的伙伴是我的牽掛;
梯田里的蛙聲是我的牽掛;
林間畫眉鳥的歌喉是我的牽掛;
苗寨草檐滑落的雨滴是我的牽掛;
吊腳樓的煤油燈是我的牽掛;
還有媽媽夜半念兒的淚花。
剪不斷的思緒成為我的畫筆,
我用時光耕耘,一筆一畫,
鐫刻下兒時的記憶,勾勒出苗鄉侗寨的古雅。
給我的心靈搭建一個溫暖的家。
家里無需豪華,
一茶一盞,一木一花,
還有一個被煙火熏黑的灶臺,
然后就是我那夢中牽掛的媽!
(作者:許秋來系著名詩人,河南平頂山市青年作協副會長,近年來創作的文學作品得到全國各地多家媒體語言藝術家的認可與吟誦)
侗族青年山水畫家楊紹啟(楊勝)作品欣賞: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