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中國當代書畫名家、篆刻家賈德宇 原創作者:彥波、傳播者:《絲路周記》周心樹 中國當代書畫名家、篆刻家賈德宇多年來醉心于書畫、篆刻,他的作品充分利用漢字的形象造型美進行變化,吸取民族文化的多種營養,字體古樸拙厚,氣勢雄渾博大,充分體現了漢、唐風格和時代精神,在業內及社會上有著廣泛的贊譽及好評。如今年近七旬的賈德宇對書畫藝術仍然有著執著的追求。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他對書畫藝術有了更高的“參”和“悟”,他的作品能將書和畫巧妙的融合,做到畫中有書,書中有畫。有專家學者對他的作品給予高度評價,有詩贊曰:金石方寸間,造詣不讓前。翰墨陶心性,筆端結善緣。
賈德宇祖籍河北束鹿人,1949年出身于西安書香門弟。自幼受家庭耳濡目染的熏陶,生活在金石書畫的陶染之中,他酷愛文學、金石、書畫,使他從幼年就開始對文化藝術,包括對書法篆刻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有幸得到中國著名長安畫派創始人趙望云,方濟眾,康施堯和曹伯庸等藝術大家的啟蒙、教誨和影響,使他在內心深深扎下了藝術之靈根,逐步對藝術的認知有了一個大的提高。在實踐過程中,他開始是寫字畫畫,在畫畫過程中得到了美的回報,精神狀況及生活都非常的豐富。
上世紀六十年代末,由于各種因素的限制,不具備作畫的條件,篆刻寫字便成為他枯燥生活中唯一的樂趣,在田間地頭,他就拿起樹枝在地上畫,以增強對篆書的記憶。當他拿著書法作品讓康老師去看的時候,康施堯老師告訴他,沒有印章的作品是不完整的。由于從小受到家庭環境的熏陶,所以他在第一次刻印的時候,并沒覺得有多難,信手直刻,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把自己的主要心思都放在了篆刻治印上。
像“美意迎年”這方印,實際上也是構思了很長時間,因為它是一方巨印,比較大的十多公分,他考慮的是怎樣處理能留下一個滿意的作品,從內容和形式著重考慮加以思考。他考慮內容是美意迎年,美意迎年是大家口頭上經常追求的,美意是大家的追求,也是大家在生活中所追求的理念,美意迎年就要考慮它的環襯,以朱雀——吉祥之鳥來體現。至此,一方構思精巧、寓意完美的作品就誕生了,象這樣的作品在他的篆刻作品中比比皆是。
數年來,賈德宇為10余家出版社和多個地方志治印。還應邀參加中日書畫聯展,中韓書畫交流展,全國名人名家書畫邀請展等展覽,并先后在西安、新加坡舉辦個人展。在新加坡展出時,被譽為“中國當代書畫名家、當代最具學術價值與市場收藏潛力的書畫家”。這次新加坡展出的書法和篆刻作品共計六十幅,大小篆書、楚簡、印章等都充分體現了漢唐風格和時代精神,字體古樸拙厚、雄渾博大的氣勢,生動自然。受到當地藝術家的好評與書畫愛好者的贊譽。
因著他對書畫藝術的信念和執著,不懈的學習和勇于攀登,對書畫藝術的靈魂有著更高的“參”和“悟”,他能將書和畫奇妙的融合,畫中有書,書中有畫,精美之至,給人的視覺上有美妙的享受,更是給人心靈上有偉大的啟示。因此他的作品成為國禮,受到中國最高領導人的賞識,也受到中國著名畫家黃胄、張仃、尹瘦石、亞明、方濟眾、韓美林等眾多藝術大家的贊譽,并出版個人作品集多部,在第三屆加拿大中華詩書畫大展中榮獲“創作獎”,他的作品被毛主席紀念堂、炎黃藝術館、全日書道教育協會等有關機構和行家永久收藏。
著名書法家、教授、中國書協副主席鐘明善評價他的作品有趣味、有美感,有自己的特點,文字印既工穩,力度又很強,雄厚豐滿。西安美術學院教授、陜西書協副主席茹桂對他的作品評價道,吸收了漢字的形象造型美而進行變化,并充分利用了這種資源而發展藝術。端莊、豐實、秀整、樸拙、大方、靈動不板滯,虛實相間,黑白經營得當。
賈德宇因卓越的藝術成就,被中國國際國學院聘任為名譽院長,并授予終身高級院士;被中國人民藝術博覽館聘任為副館長,并擔任中國人民藝術博覽館首席藝術家;被中國臺北故宮書畫院聘任為名譽院長,客座教授榮譽終身任期;被中國國際文藝家聯合會授予“中國文藝杰出成就獎”、“中國文藝終身藝術家”榮譽稱號。現為陜西省社科聯委員、高級美術師、西安交通大家人文學院兼職教授、東北財經大學客座教授、西安中國畫院書畫家、北京德勤書畫院副院長、三秦文化書畫院副院長、西安市文史研究院副院長。
方寸之間,大有乾坤。賈德宇多年來在這方小小的金石方寸間辛勤耕耘,孜孜不倦的追求著,探求著博大精深的乾坤中的奧妙精深,書寫篆刻著屬于他的藝術宣言。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