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我國天然氣消費市場爆發,非常規天然氣生產逐漸發力。”近日,賦格集團總裁張鑫接受了財新傳媒的專訪,他預測,中國天然氣市場已進入新的發展黃金期,而賦格集團已經提前在天然氣相關領域有所布局,相信很快能見到成效。
張鑫在金融行業從業已經超過十年了,在他手頭,完成過逾250億元的投資總額,累計實現凈利潤超5.5億元,可謂是“戰績”輝煌??删褪沁@么一位經驗豐富老道的資深投資人,卻選擇放棄穩定的高薪職位,離開北京,進入深圳開啟一家初創型公司——賦格集團。
![]() |
賦格集團總裁張鑫 |
“為什么要回國做一個初創型公司?”面對這個問題,張鑫笑了,“國內發展機會很多,我還覺得我回國回晚了,國內的發展市場其實更廣闊。”
2007年,從英國劍橋大學房地產金融專業碩士畢業的張鑫把回國的第一站定在了香港。他首先是擔任三年 DTZ 香港公司的管理培訓生,為花旗銀行等國際投行提供房地產投資咨詢。隨后,他先后擔任中融國際信托有限公司房地產金融部副總經理、中融聚創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副總裁的職務。
從2010年開始,七年間,他領導團隊成功拓展并完成了多種類型的項目,包含結構化融資、房地產基金、政府基礎設施融資,工商企業融資及資本市場投資等各類業務,累計完成投資逾 250 億元,為中融信托累計實現凈利潤逾 5.5 億元,期間沒有出現一單任何違約或出險。
![]() |
“我過去主要是做地產金融,最擅長的也是這塊。”張鑫曾經與陽光一百、金科、天朗、華發等眾多知名房企有過深度合作,但對于他個人來說,最有意義的是他2010年在武漢投資過的一個房地產開發商。當時他十分看好武漢光谷區域的地產開發市場,于是,主動找到當地一家小開發商進行合作。“剛剛合作時,這家公司的體量還比較小,凈資產大概是5000萬-1.5個億左右。”經過六年時間的打磨,當張鑫離開的時候,該公司的凈資產已經超過了60個億,一舉成為武漢排名前五的知名房地產開發商。
從1到60,這個幾何級增長數字的背后,是張鑫對于市場大勢精準的運籌帷幄。明明可以在預定的路線上成功的走下去,張鑫卻在2016年選擇了改變,因為他覺得,有一個更大的機遇正出現在他面前。
“過去國內的金融體制還是一種‘雙軌制’,更多是偏向于國家化的管理。但這幾年來,國內整個金融生態發生了很大變化。像螞蟻金服、京東金融這樣的新的互聯網金融業態不斷涌現,人們在越來越多地討論綠色金融、普惠金融、草根金融等等,而金融企業也更多的融入到人們的經濟生活、日常生活,甚至是城市的管理中來。”張鑫堅信,在不遠的將來,中國的金融行業會發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大的變化,會更加發達、透明和開放。
“這是一個充滿想象力的,無限廣闊的市場,所以我才會下定決心,出來做賦格,希望抓住目前的金融科技潮流,將賦格做成一家以金融投資為主,能夠深入產業,讓金融更好地為實體經濟服務的公司”。
地產和能源是賦格最先切入的兩個實體領域。
深耕存量商業改造市場 目標城市立體產業園運營商
近年來,房地產行業進入存量房市場,城市更新是城市未來以及行業發展的重心,更是行業的下一個風口。
依據此前在房地產金融領域的經驗, 張鑫認為,以往的金融機構主要是給開發商提供階段性的的融資服務,但這種單一的服務模式顯然已經適應不了互聯網時代的地產需求。
隨著城市更新的發展,已從過去“拆除重建”的發展模式更新迭代至“綜合整治”。賦格將目光瞄向了商業的存量資產改造市場,通過對已有的商業、辦公、廠房等項目進行改造,賦予其新的功能,提升項目的整體價值,從而獲得更好的收益。
“我們做的,其實就是城市立體產業園。”張鑫說,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賦格集團成立了前海愛創,用商業地產聯姻互聯網和金融,為企業的落地做實實在在的服務。
據介紹,前海愛創由多名國內知名一線商業地產投資公司創始人聯合創立,在盤活各類寫字樓物業的同時,還為入駐企業提供以員工居所外包、企業專員服務、一站式終端服務為核心的標準化服務。“我們是一個綜合類的產業運營商。我們會根據B端的客戶,做一個精準的企業畫像,將相同行業的企業聚集在一起,將原來分散,難以形成聚集效應的高級商務寫字樓宇,打造成產業運營集聚地,讓科技真正地落地。同時通過和產業基金合作,我們接下來還幫助企業進行孵化,進行產業運營戰略等一系列的工作。”
而通過前海愛創將這些待升級的樓宇進行產業聚集和環境改造,可讓原本租賃價格有了上漲的空間,同時通過企業服務,讓入駐企業有更好的體驗。
這種產業園的運營模式已經給傳統的運營模式帶來了不小沖擊。據悉,2016年年初,前海愛創將位于深圳南山區的特發信息科技大廈打造成了“金融科技”樓宇,通過智能樓宇運營、產業基金等優勢,吸引了一批金融科技企業入駐,成為了目前深圳第一家“金融科技”產業樓宇。
2017年5月,前海愛創又一舉獲得深圳同心大廈(原證券大廈)的樓宇運營權。目前同心大廈入駐的企業入駐率達到86%,大多數為金融業企業,比如華夏銀行、太平洋保險等。
數據顯示,“前海愛創+融加科技金融產業基地”已經成功孵化出7家新三板上市企業,以及40余家融資后估值超過億元企業,項目整體年納稅額超6億元。
產業基金和前海愛創的運營能力互補,不僅讓入駐企業更好地關注在自身的業務發展上,同時也讓此前粗暴獲利的租賃市場有了更多發展方向。
提前布局天然氣市場 瞄準清潔能源
賦格的下一個目光投向了清潔能源。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最新發布的數據,今年1至8月,我國天然氣產量978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0.8%;天然氣消費量1504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7.8%;天然氣進口量達到57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24.8%。
張鑫認為,天然氣是中國從煤炭等傳統能源轉向清潔能源的一座“橋梁”。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了“美麗中國”的概念,要推進綠色發展,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發展綠色金融,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清潔能源產業,這正顯示了中國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正在努力減少環境污染的決心。
“國外發達市場的能源使用上,天然氣的份額能占到30%;而中國現在只占到6%,可見天然氣在中國的發展空間還相當大。”張鑫表示,除了市場需求的不斷增加之外,天然氣并不是稀缺資源,全世界的天然氣資源十分充足,總體是供過于求,這些也是他看好天然氣市場的一個重要原因。
“賦格下一階段的投資將主要在能源領域,特別是清潔能源上發力,協助核心合作伙伴做好產業鏈的整合。” 張鑫說。
“與合作企業雙贏”是張鑫信奉的商業原則。賦格集團早已在天然氣相關領域有所布局,跟該領域的幾家上市公司都結成了戰略合作關系。今年下半年,天然氣整體市場都出現了爆發性增長,相信之前的投入很快能見到成效。
根據預測,中國在2020年的天然氣消費量將達到3000億立方米。2040年,這個數字將再上升一倍,達到6000億立方米。到2040至2050年間,中國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主要天然氣消費國。
市場前景廣闊,且政策方向明確是張鑫看中能源行業很重要的因素。近年來,能源行業逐漸允許民營機構加入,給賦格這類企業帶來的機遇。張鑫說:“天然氣行業鏈條很長,但主要分為三塊:開采、運輸、銷售。”
張鑫表示,賦格集團目前已經投資了部分天然氣運輸和銷售產業鏈條上的企業,并希望通過與天然氣行業的龍頭企業合作,整合運輸、銷售等配套服務,對接資本市場。
從中融出走到創建一家新公司,張鑫對目前的成果是滿意的,不過問及他給自己打多少分,他說只有80分。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有一個習慣,每次做完一個項目,他都會認真復盤。“你事后去檢查的時候,會發現,永遠都有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張鑫說,之前公司就做了一個并購項目。“當時看,我們很成功;可等全部結束了,我們回頭再看,我們參與的還僅僅只是一個小小的環節而已,這個行業無窮無盡。我們還是可以做到更好。”
不管是賦格還是張鑫個人,他更關注的是腳下一步步堅實的腳印積累的戰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