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wǎng)南寧訊 (公益記者:盧玉莎) 2017年11月16日,釋寬明法師攜帶米、油、雞蛋、面條和飲料等慰問物品與幾位弟子冒雨來到西鄉(xiāng)塘區(qū)龍勝社區(qū)慰問無兒無女的孤獨老人騰秋蓮阿姨,釋寬明師傅對騰阿姨問寒問暖,問長問短,釋放滿滿的正能量!
釋寬明法師的簡歷 俗名:梅啟明 法號:釋寬明 湖北省荊州市人 1971年9月23日出生 2008年在湖北省公安縣【章田禪寺】拜志遠法師為剃度師 2011年在湖北省黃石市東方山【弘化禪寺】受三壇大戒
釋寬明法師日記: 1:我們要學會用自己擁有的能量,去照亮別人。會得到我們所有的快樂與福報。積德行善永遠不會讓你失望,只會讓你越來越好,福報越來越多。影響更多的人參與其中,當你有需求的時候,總能夠得到幫助;正是因為這樣的幫助,會改變更多的人,從而壯大照亮別人,積德行善的隊伍 … 2:人生在世,切不要失去慈悲心,一定要常常觀照這顆心,使它富有智慧與永恒!沒有美好愿望的歡喜,也許是殘酷的;而沒有歡喜的美好愿望,則容易變得冷漠。在似水的流年里,應(yīng)以無畏的智慧幫助別人,不求回報,但求奉獻;不求被理解,但求去理解;不求被愛,但求去愛 … 3:把心胸打開,不去看別人,就看自己。如果你內(nèi)心里什么都不要,就什么都有了。什么都要,那你什么也得不到。人的快樂不是擁有的多,而是計較的少!忍不住、讓不了、總計較,人就會特別累。明白了這些道理,讓自己活得快樂一點、輕松一點、自在一點就行了。有圓融就有和平,能容納就能解脫。 4:以紅塵為道場, 以世味為菩提, 生一爐緣分的火, 煮一壺云水禪心, 茶香縈繞的相遇,熏染了無數(shù)重逢。 所有相遇, 都是三生石上的舊夢前緣, 久別重逢, 都是前世慈悲種下的善果。 5:忍一忍,春暖花開,讓一讓,柳暗花明。生活中好多的人,不一定針鋒相對;人生中的好多事,不一定據(jù)理力爭。忍,是一種胸懷;讓,是一種心懷。把將要發(fā)作的火壓下,將要爆發(fā)的情平靜,需要的是忍,講究的是讓。有些話,慢慢地都會理解;有些事,漸漸地都會明白。不急不躁,有忍有讓,生活才美。
懺悔的意思是什么呢? 懺,懺除過去所犯的過錯;悔是后悔,改過自新。懺悔是對自己所犯的錯誤,生起悔過心理,痛改前非,保證不再犯第二次了。懺悔,并不是佛教特有的法門,像基督教、伊斯蘭教都很重視懺悔。
佛教的懺悔跟其他宗教不同:其他宗教如基督教、伊斯蘭教懺悔,他們向誰懺悔呢?向上帝、教主懺悔,求得主的寬恕、饒恕。主寬恕了你,你的罪業(yè)也就消除了。佛教的懺悔主要是面對大眾、面對自己,雖然有時也在佛的面前懺悔,但主要是自我遣責。
懺悔是人格的清洗劑。佛陀在經(jīng)中說:有兩種人在修學佛法上能有年成就,第一種是能如法如律的去修行、生活,不會犯罪;第二種人是犯罪之后能懺悔。一個人有缺點錯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錯誤,沒有悔過之心,這種人才是最可怕的。所以,當我們犯了錯誤之后,一定要誠心懺悔,痛改前非,保證以后不再犯罪,這樣在修學佛法上才能有成就。
平常的人都知道把生活的環(huán)境打掃干凈,然而很少人注意到打掃、清洗自己不良的行為,清除自己思想和言行上的污垢。由于無始以來,我們有很多煩惱,造下了很多罪業(yè),我們的人格被嗔癡污染得一塌糊涂,如果不用懺悔去清洗自己被煩惱污染得人格,那我們的人格將是一個什么樣子呢?就像一件十分漂亮美觀的時裝,本來很干凈,如果一位女士穿一段時間,穿臟了,脫下來也不洗,往那里一放,過幾天再穿,再脫;再穿,再不洗;過幾天,拿出來聞聞再穿,時間長了,已經(jīng)臟得不能再臟、臭得不能再臭了,然后就這樣一直穿下去,一次也不洗。你想這件衣服將會是一個什么樣呢?
我們的人格也像新衣服一樣,本來很干凈,因為有了貪嗔癡的原因,使我們造下了許多罪業(yè)。煩惱污染我們的人格,罪業(yè)帶來生命的痛苦。因此,我們現(xiàn)在學習普賢菩薩的第四大愿“懺悔業(yè)障”,使我們懂得用佛法的懺悔法門,去清除自己心靈上的污垢,使我們的人格恢復(fù)到本來的面目,這樣我們才能夠成佛!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