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沉淀和包含了消費者的認可、喜愛和信任。將品牌與文化進行融合,為中國品牌構建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講好中國企業故事,傳播中國品牌聲音,企業微紀錄片《態度》由此而生。 本期《態度》講述了一位背負著大地醫療任務的企業董事長,呂方明的故事。 ![]() 梅州返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呂方明 梅州返原(意涵,返回原始自然生態環境)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設立于2016年12月,為臺資與陸資合資企業,專注于高效有機肥發酵技術及相關知識產權的應用與推廣。源于臺灣的研發,由呂方明博士領軍,經歷十余年的努力,積累許多臺灣與內地各類有機污染源就地及時處理,和優質高效有機肥制造的成功經驗。 呂方明,來自中國臺灣花蓮市。擁有醫學院生化博士學位,卻在十余年前做了一個不被理解與祝福的決定,致力于一般人不愿意接觸的有機肥產業,且一路堅持!用呂方明博士的話說,從事有機肥的這十余年是人生的黃金歲月,而他卻在不被理解、不被支持、不被祝福,孤獨與寂寞中度過,只在堅持一件事:將國內畜禽糞便轉化成有機肥料,解決畜禽養殖場環保問題。 ![]() 梅州返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有機肥料廠 畜禽糞便及農業廢棄物的處理一直是讓行內人員困擾的問題,以豬場豬糞為例,由于過去沒有足夠的環保意識,而長年積累的豬糞問題已導致嚴重污染土地、水源及空氣,破壞生態環境、威脅居民的生活質量及健康。據顯示,國內每年大約產生40億噸的畜禽糞便,而唯一可以充分處理與資源化,并產生高經濟效益的有機肥產業,卻處于技術水平嚴重落后與產能遠不及市場需求與要求的窘境。有機肥市場沒有蓬勃發展起來的因素涵蓋廣泛,其技術開發難度大、應用成本高、見效時間緩慢就是阻礙有機肥產業快速發展的幾個重要原因。 為解決這些存在的問題,呂方明博士研發了整套豬場糞污處理系統,可完全、及時、就地解決問題,并創造優質、低價有機肥的產業利益。據介紹這套系統的關鍵在于發酵床實施和高效有機肥廠。技術團隊首先診斷豬欄,提出改建方案;控制豬欄的四季溫和濕度,配合優質發酵床提供舒適、干爽、無臭味環境,改善豬只生長條件。發酵床使用約四到六個月后,隨育肥豬出欄,便同時將發酵床清出,至建設在豬場里的有機肥廠,加工制成有機肥料。目前已在廣東及江西等地區,建立數廠高效有機肥廠。因其場地需求小、制程短、無任何污染產生,禽畜場配合發酵床實施,能夠完全治理禽畜糞便和農業廢棄物的處理問題,并生產優質有機肥,推出后得到市場的廣泛認可和青睞。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