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周世龍

周世龍在果鄉情酒業創作

獲獎證書
周世龍,男,1977年出生。中國書畫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三門峽市優秀書法輔導老師,翔之書法教育主任。榮獲2016“森茂杯”全國書法大賽優秀獎。全國第二屆魏碑“臨帖+創作”入展作品。“顏真卿杯”魅力句容全國書法展入展作品。2016“紀念紅軍長征八十周年”全國書法展入展作品。2015年全國中小學生教師書法展入展作品。2015全國交警書法展榮獲優秀獎。河南省第25屆、26屆群眾書法展優秀作品。
熟練地鋪紙,蘸墨,胸有成竹地落筆,運筆。氣息流暢,不慌不忙。字體雄渾,厚重而沉穩。
站在近旁的人,分明感受到一種自內而外散發出來的平衡與和諧。而他的運筆方式,有些獨特。用墨,也似乎很隨意。飽滿和單薄相間,在一濃一淡的對比中,疏落有致,素樸自然。
此時,若有一絲一毫的刻意,都會讓人覺得與當下的氣氛不搭調。待他揮毫結束,我們的訪談從閑章開始。
“沒什么特別的講究,類似于古代的人有姓名,有字,有號。我的這些閑章,也就是我的號。”“這么說閑章不止一個?”我有些驚訝。“嗯。我有十幾方閑章。但常用的就這幾個。”他一邊說,一邊拿給我看:“這些‘函谷關人’、‘翔之墨人’、‘寺河山人’等都是。”“最喜歡哪一個?”“我最喜歡的是‘翔之墨人’,這個最常用。”
他就是周世龍。一個70后的書法家。8歲起練習書法,一支筆,一張紙,一池墨,一顆愿隨一生鐘愛的書法不斷飛翔的心。我想,他只所以在眾多的閑章中,最喜歡“翔之墨人”,一定有他的深意。一定是,在幾十年與書法相伴的歲月里,不斷尋找,不斷突破,歷經世事仍然不改初心的堅持里,有著他內心最熾熱的追求和最遼遠的情懷。
談起寫書法,他說一直以來遵循“雅俗共賞”的原則。“怎講?書法不是高雅的藝術嗎?而且現實生活中似乎有些小眾。”他解釋說,的確,在不少人印象中書法要么是古代文人墨客的標簽,(之所以說古代,是因為網絡時代的人多以電腦、手機等作為書寫工具。)要么是當今孩子們為了滿足升學需要才專門花精力去學的一門特長,再不就是成功的風雅人士茶余飯后的娛樂和消遣,或者還有人說那根本就是書法家和畫家們的事,離我們普通人的生活很遙遠。但是,在他看來,書法就在我們的生活中,其實并不遙遠。比如對聯,大家都不陌生。這是書法的載體,也是大眾接受書法的橋梁。盡管現在不少人過年門上貼的春聯都是印制出來的,但也有相當一部分人還是喜歡傳統的手寫的對聯。為什么呢?他們說覺得這才像過年,似乎這樣更有過年的氣氛。
“寫過春聯嗎?”我問。“寫過啊!每次文聯組織的義務寫春聯活動我都參加了。”“一般都是在哪里寫?”“下鄉啊!陽平、函谷關、
川口等等好多鄉鎮我都去過。那場面至今回想起來都挺感人的。”“是因為書法走進更多普通人的生活嗎?”“嗯。就覺得其實大家對于中國的書法,還是有感情的。”的確,每到年末,在集市上千挑萬選各人中意的春聯,或是大伙兒排著隊等候現場書寫春聯,似乎更有過年的儀式感。仿佛,過年的情緒也會隨之更為濃烈一些。
“可這跟書法的‘雅俗共賞’有什么關系?”我略略有些擔心跑題了。“有啊!既然是走進尋常百姓家,就不能故弄玄虛,好像要把高雅的書法供奉在高高的臺子上,讓人望塵莫及。簡單說,就是要讓人人都看得懂。而不是單純地追求什么技巧。”他一臉認真。“哦,明白了。”他補充說:“你想啊,若是有一副春聯,寫得非常好。從書法的角度講,無論是字體還是書寫都沒問題,幾乎挑不出什么毛病來,可是往門上一貼,大家一個字兒都不認識,不知道寫的什么意思。那這個書法再好又有什么用?”我點頭:“那倒也是,就失去了春聯的意義了,更不用說廣泛傳播了。”“對啊!”我若有所悟:“那這么說,寫春聯與你平時的書法創作是不一樣的?”“不一樣。要是用于書法交流和參賽的作品,要求就會高得多,創作難度也大得多。”“哦。”他接著說:“有人曾經問我,為什么不寫春聯來賣?挺掙錢的他們說。也許在他們看來,寫春聯賣春聯對我而言不費吹灰之力,還有客觀的經濟效益。可是我始終堅持自己的想法。因為對我來說,寫春聯只是我書法的一部分。我的目標是要把書法藝術作為終生的追求,而不是簡單的賺錢工具。”
“你覺得書法是要靠天賦嗎?”“天賦很重要,不只是書法如此。很多東西都要靠天賦,這個是基礎,是一個人興趣愛好的內在原動力。但是光有天賦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勤奮和堅持。書法,是靠寫出來的,是練出來的,沒有捷徑可走。”“你對自己的書法還滿意嗎?有沒
有你最得意的書法作品?”“沒有。我覺得下一步可能會更好。”對于我這樣的提問,他好像有備而來,幾乎不假思索。“看來自我要求很高啊!有目標嗎?”我乘勢追擊。“有。”他回答的很肯定:“第一,45歲之前逐步形成自己的風格。第二,實現加入中國書法家協會的夢想,然后沖刺‘蘭亭獎’,再就是成為知名書法家。”“三級跳嗎?”“嗯,可以這么說吧。”嚴肅的表情,流露出他內心的莊重。這是他對自己的鄭重承諾,是激勵他不斷奮進的動力,也是他有志于攀登書法藝術高峰的理想。這一刻,讓我忽然覺得書法對于他,近乎信仰一樣的神圣。
“開設書法班的初衷是什么?為了迎合市場需要,還是別的什么?”“不全是。除了市場需要之外,主要是為了吸引同道人,一起傳承中國書法藝術吧。”“都是特長生嗎?”“有特長生,也有書法愛好者,不同職業和年齡的都有。”“成果怎么樣,能說一下嗎?”“我輔導過的學生中,有不少已經是省市級書法家協會的會員,而且大概有20多人曾經在省市級書法比賽中獲獎。”“祝賀啊!這樣的成績很令人欣慰。如果有學生超過你怎么辦?你介意嗎?”
“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學生超過我是我的榮幸!我會非常高興!”這么說著,他開心地笑了。像個孩子得了什么寶貝。“你知道嗎?”他興致勃勃地說,“有段時間我輔導學生,碰到悟性特別高的,熬通宵也是常有的事情,不收一分錢。因為這跟錢沒關系。”
“看來你挺淡泊的?”“也不是。我還談不上淡泊,我也沒那么清高,只是有些事情,不是錢的事兒。”他給我講了一個真實的故事。他說有一個書法家,別人跟他提了一個要求,說是給你200萬,以后永遠不許再寫了,連毛筆都不要動。你愿意嗎?他回答說不愿意。“有人說他傻,可我能夠理解他。”他很認真地說。“這么說,同樣的問題,你也會選擇‘不愿意’對嗎?”“嗯!不過我認為我還不值200萬,
最多也就100萬,哈哈!玩笑啊!不過說真的,給多少錢,我也不愿意交換。”
“如果有人向你求字,怎么收費?”突然拋出這個問題,尖銳卻很實在。“看過《西游記》嗎?”他所問非所答。“看過啊!你的意思是?”我猜測著。“對!我的意思就是:有緣者分文不取,無緣者一字不予。”有個性!這就是周世龍。
也許隨著采訪的深入,有些熟絡了,采訪結束,他樂呵呵地說,哎,你知道嗎?我還寫了一副對聯,自己覺得還不錯,說給你聽。我說好啊!他一字一頓,作陶醉狀:
旭日升高升步步高升(上聯)
新年吉大吉年年大吉(下聯)
“橫批呢?”我問。
“暫無。”一如既往的真誠。
文:古風 攝影/郭留欽
編輯:何贊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