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商界領袖新年論壇與會嘉賓系列報道? 當當網聯合創始人兼CEO李國慶已經確定出席由商界傳媒集團主辦的“大變革與新起點——2018商界領袖新年論壇”。2018年1月25日,他將在“尋找時代變量”環節做主題演講。想要現場聆聽李國慶及更多企業家的演講,點擊圖片即可報名。http://www.shangjie.biz/mantou/index.php 光陰如水,可以磨平男人性格中的棱角,但澆不滅男人心中的熱血;可以帶走女人的青春,但抹不去女人人生中的智慧;或許,生命的意義是,在光陰中積淀一份細水長流的情感,在光陰中慢慢接近深埋心底的那個人生終極目標。 一個是鐵齒銅牙的型男,一個是優雅睿智的淑女——李國慶和俞渝攜手走過了十幾年的婚姻,更走過了當當網的漫漫征程。當當網的故事,其實是一段光陰的故事,關于熱血與奮斗,還有愛情。 激蕩熱血二十年 李國慶是一個地道的北京爺們,1983年他以北京市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北大社會學系。北京、北大、社會學,這人生中的三個元素交織在一起,塑造出了他骨子里那種指點江山、雖千萬人吾往矣的鮮明個性。 年輕的李國慶有著一腔敢于打破陳舊規則的熱血,當年在北大,他身為北大學生會副主席,性格耿直的他常常為學生仗義執言。如今,李國慶這股鋒芒畢露的熱血與特立獨行,也并沒有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而減弱絲毫。 2010年12月當當網上市后,在微博上口無遮攔的當當網CEO李國慶,迅速成為時下最會搶風頭的企業家。這個多年來始終低調的男人,在當當網上市后如同打了雞血——自曝前女友,大戰“大摩女”,死磕京東,怒斥百度、阿里巴巴,儼然一副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做派。 就在當當網宴請摩根士丹利團隊的前兩天,李國慶在微博上又“開炮”了,以一段“搖滾京罵”炮轟大摩壓低當當網發行價。 激戰背后,他用異常極端的言辭打破了IPO企業與外資投行間的默契,帶給人們一連串彌足珍貴的思考——企業與資本的溝通技能、中國資本市場的壯大、本土投資銀行的崛起…… 事實上,外資投行幾乎壟斷了中國企業海外IPO的渠道,因此中國企業的海外IPO長期遭受折價待遇,面對陌生而復雜的海外資本游戲規則,草根出身、野蠻生長的中國企業家們,往往會顯得手足無措,只好被外資投行牽著鼻子走。IPO之后,雙方為了維護公眾形象,縱然有所不滿,也會對外粉飾太平、舉杯相慶。 記者問俞渝:對老公的微博一事怎么看?她的回答直截了當:沒事找事。而最終讓爭端歸于平靜的人,還是俞渝。面對輿論,她各打五十大板,一邊稱摩根士丹利已經道歉,一邊說李國慶言辭不當,給雙方都留了臺階。 在當當網的經營決策上,夫婦兩人向來是雙劍合璧,披荊斬棘。 在垃圾上開出了花 1995年李國慶赴美國結識俞渝前,人生與生意頗為慘淡。 這一年,是如今中國互聯網的領袖們踏上征途的一年。與李國慶同齡的張朝陽,獲得了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學位;還在當老師的馬云,開始嘗試創業,創辦了一個名叫“海博”的翻譯社;而李的北大師弟李彥宏,則在當時的留學大潮中,赴美國攻讀計算機碩士。 當時的李國慶卻找了幾個出版界的朋友,在小西天租了一個總參的地下室作為辦公場地,業務卻一直做不大。背著幾百萬元的債務,到處去搞讀書會,打通新華書店的分銷渠道, 昔日的領導周其仁和林毅夫,聽說李國慶的遭遇后,都頗為嘆息:“國慶這么有才,放著大好前途不走,怎么跑到地下室創業去了?”他周圍的很多同學朋友,不是當上國企的副總就是成了政府高官。大家一聚會,在駕著高級轎車的朋友面前,李國慶顯得灰頭土臉、自慚形穢。連一起創業的初戀女友,最終也拋下他,說他是在垃圾上跳舞。 1996年,李國慶心里憋著一股氣:我就要在垃圾上開出燦爛的花朵!帶著“擔任跨國公司中國首席代表,坐著高級車在國貿頂層辦公”的夢想,李國慶遠赴美國尋找機會。可到了美國,“首席代表”的夢想沒有絲毫進展,自己羞于啟齒的“小生意”卻頻頻被朋友們提及。 命運的轉折出現在一個朋友安排的飯局上,李國慶結識了俞渝。當時的俞渝擁有紐約大學MBA學位,開辦了一家財務顧問公司,已經在華爾街闖出了一片天地。相識5個月后,俞渝與李國慶結婚,并放棄了華爾街的事業,與丈夫一同回到北京打理出版公司。
你是孫中山,我就是宋慶齡 回憶第一次見面的感覺,俞渝說:“不知道為什么,我想起了電影《廬山戀》里的郭凱敏,他是那種聰明、有主見的小伙子。我給他講如何融資,他認真地用筆記下來,我一看就樂了。”那張筆記紙,李國慶保存至今:“當時俞渝談吐中顯示出的才學與見識,震撼了我,只覺得她真是一個才女。” 當時,為了關系進一步明朗,李國慶還向一位朋友打聽:“我正跟俞渝談戀愛,你說她會跟我回北京嗎?”結果這位朋友驚訝地回答:“哥們,你想什么呢,你知道美國都是什么人追俞渝嗎?都開著私人飛機追求她。” 李國慶頓時有些灰心。然而,俞渝后來的答案卻讓他喜出望外、感動至今。俞渝對他說:“國慶,你錯了,我的錢是比你多。但是你是我命里要輔佐的那個人,如果你是孫中山,我就是宋慶齡。” 俞渝跟李國慶回到北京后,發現丈夫的圖書出版生意不溫不火、很難做大。這讓俞渝很快聯想到一年前,一個名為“亞馬遜”的網上書店以令人吃驚的速度風靡美國。她自己也體驗過這種便捷的網絡購書方式。于是,她讓李國慶上網點開亞馬遜的網頁:“我們在國外買書都這么買。” 商業嗅覺敏銳的李國慶,很快發現網上書店的巨大優越性——在傳統出版渠道,出版商與讀者之間要經過許多環節,而互聯網則建立起了兩者之間的直接聯系。“這是一場圖書發行渠道的革命! 這1999年10月,拿著IDG、軟銀和盧森堡劍橋三個投資機構的680萬美元,借鑒亞馬遜在美國成功的模式,李國慶和俞渝推出了當當網。有意思的是,夫妻兩人分別擁有一個別致的頭銜——聯合總裁,具體分工上,在圖書出版業經驗老到的李國慶負責當當網的內部運營,而俞渝則負責資本運作和行政人事。 十年光陰,一朝登榜 很多企業在紐交所、納斯達克上市成功的那一刻,企業創始人都會情不自禁地流下激動的眼淚。而李國慶和俞渝卻沒有哭,因為他們清楚,財富的增長并不是因為上市而一夜暴富,而是當當團隊一點一滴地付出,換來每天每月銷售的增長與利潤的增加。 值得流下熱淚的,不是登上巔峰的結果,而是翻山越嶺的過程。 有一次,李國慶和俞渝帶兒子去新浪總裁汪延家玩。回來后,兒子對李國慶說:你們不如汪延叔叔成功,你看你們才管600人,汪延叔叔的新浪網有2000人。 兒子衡量成功的標準很童稚。可是,在李國慶和俞渝的心底,人生真正的成功究竟是什么? 2004年,亞馬遜開出1.5億美金收購當當網70%~90%的股權,甚至還提出10億美元都可以談。汪延勸夫婦兩人:“你們怎么那么傻啊,1.5億美元啊,趕緊賣吧!” 俞渝曾經一度有些動搖,覺得當當網未來空間不大。而李國慶卻堅定地告訴妻子:“全國主要城市新華書店的銷售業績,我都了如指掌。按照我們年銷售100%的增長速度,3年后將達到10億人民幣,那么市值也將是3億美元。” 說服了俞渝后,他又向股東們解釋:國際巨頭絕對沒有本土化的團隊更有效率,更熟悉市場。在中國怎么用網絡賣書,他們真的懂嗎? 關鍵時候,股東們跟夫婦兩人站在了一起,堅定地說:我們就把寶押在你們兩人身上!最終,當當網拒絕亞馬遜天價收購的消息,震驚了國內互聯網界。 碰壁的亞馬遜轉而花7500萬美元收購了當當網的勁敵卓越網。可后來的事實是,亞馬遜用國際管理團隊換掉了之前的本土團隊,因為水土不服和戰略失當,逐漸被當當網甩在了身后。 曾經有人問李國慶,他理想中的當當網是怎樣?李回答,一個年銷售千億元的網上零售帝國。可一個關鍵瓶頸是,國內圖書市場的總量才700億元。 2005年,夫婦兩人花了8個月時間,秘密約見了80多個來自沃爾瑪、大潤發和屈臣氏等零售企業的高管,挖了其中不少人投奔當當網。這些年來,借著這些人才,當當網除了鞏固網售圖書的霸主地位,還向數碼產品、母嬰用品、家居、服飾等領域多線出擊,直指市場容量幾千億元的百貨市場。 2010財年,當當網凈營收為22.8億元,同比增長超過56%,凈利潤則達到3080萬元,同比增長82%。上市后的當當網正一步步地邁向夫婦兩人心中的那個目標——網上沃爾瑪。 當當上市后,李國慶本來打算買一輛SUV,但被俞渝否決了,理由是“生活要低碳”。現在這一家三口仍然共用一輛車,通常情況下,李國慶都是擠地鐵上下班。 在一些企業家的論壇上,參會的企業家們只要聽說李國慶也在,心里多少有些犯怵。曾經在云南紅河,李國慶當場質問王石和張瑞敏,兩個大佬竟一時無言以對,場面陷入短暫的尷尬。 這個狂人所及之處,不乏死磕硬碰,人們瞠目結舌之余,更多的是疑問:他的內心,到底在想些什么? 有人質疑他,影響別人也可以通過正面的方式,比如李開復就成了年輕人的人生導師。何必四面樹敵、惹是生非? 可是,若批評不自由,則贊美無意義。這個時代,需要李開復,更需要李國慶。只是后者須有一顆強大的內心,來承受批評帶來的孤獨與誤解。 李國慶說,這種狀態很好,除非俞渝要他非改不可。因為,他需要她的愛。 來源:李國慶 當當網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