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沉淀和包含了消費者的認可、喜愛和信任。將品牌與文化進行融合,為中國品牌構建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講好中國企業故事,傳播中國品牌聲音,企業微紀錄片《態度》由此而生。 近期,企業微紀錄片《態度》采訪了紫陽天地天然板石有限公司總經理——雷星明。
采訪嘉賓:紫陽天地天然板石有限公司總經理——雷星明 雷星明,1976年7月西北大學地質系畢業,數十年從事地質工作,后創辦紫陽天地天然板石有限公司,任執行董事兼總經理。 紫陽天地天然板石有限公司位于安康市紫陽縣東木鎮。公司主導產品為“紫陽藍黑”天然板石屋頂蓋瓦。 目前,國內天然板石屋頂蓋瓦市場處于培育起步階段,從長遠出發開拓和培育國內市場,需要從板巖屋頂設計、施工專業隊伍的培育和發展抓起。 雷星明講述到:“作為一個地礦工作者,在自己的家鄉有這樣一種世界少有、國內獨有特殊礦產資源,我一直致力于研究與開發工作,兩次參加國外同類資源開發考察活動,退休以后有機會自己主導項目開發,從發揮自己專業特長的角度為這一特殊資源開發和產業發展貢獻微薄之力,也為家鄉的經濟發展和鄉親們脫貧致富盡一份心,這是一種情結,也是應有的社會責任。 本世紀初,隨著國家對礦山企業的規范性管理加強,之前無序開采造成大量廢渣排放對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顯現,特別是落后采礦方式和采礦方法,生產效率低下,生產成本只增不減,難以形成規模生產能力,不僅造成生態環境的不良影響,還導致資源浪費嚴重,影響產品質量。近十年來大多數礦山企業難以為繼,被迫停產關閉,國際市場也無紫陽藍黑板石可供,已經建立的經銷渠道自然中斷。紫陽瓦板巖開發處于低谷時期,“板巖之鄉”美譽已被人遺忘。 我們總結前人的經驗教訓,堅持瓦板巖產業轉型升級、技術創新,設計并實施了“機械化采礦、工廠化加工”的礦山建設方案,轉變開采方式由露天采礦轉變為地下硐采,多元化產品開發,資源利用最大化,走建設環境友好型綠色礦山之路。 工廠化生產,就是把礦山開采出來的瓦板巖荒料,運到廠房里采用流水生產線集中加工成成品。流水生產線就是按照瓦板巖產品生產加工從切割規格墩料、劈分成板、打邊、打眼作業、直到質量檢驗、產品裝箱的全過程,實行集中作業,在工廠內完成所有工序,各個工序之間采用自動或手動機械傳輸設備鏈接,解決人工搬運問題,形成一條龍流水生產線。”
紫陽天地天然板石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紫陽天地天然板石有限公司最近與陜西能源化工研究院合作,利用瓦板巖廢渣,通過實驗室小試成功研制出高強度輕質骨料用途的頁巖陶粒和無任何有害雜質高品質的新型墻體材料硅酸鈣板。目標是利用紫陽硅質瓦板巖特有的礦物成分和特性,開發出環保潔凈的系列產品,形成適應市場需求、高附加值的產業鏈,打造無工業廢棄物的綠色環保、環境友好型礦山。 雷星明表示:“我們的產品在生產過程中,通過企業的轉型升級、技術創新,使我們的青山綠水不受影響,又使金山銀山為我所用,造福百姓這是我們堅守的理念!”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