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黨的十九大報告果斷而響亮地提出了“實施健康中國戰略”號召,明確提出“堅持中西醫并重,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
“隨著中醫藥‘走出去’力度不斷加大,中醫藥國際化發展迎來了新的發展,內外部環境都十分有利,戰略機遇前所未有,向好面將長期保持并不斷放大。”正在出席全國兩會的全國人大代表、揚子江藥業集團董事長徐鏡人向記者表示。 在徐鏡人看來,推動中藥現代化、國際化,是揚子江藥業履行民族制藥企業責任的使命擔當。 ![]() 戰略機遇前所未有 習近平總書記致中國中醫科學院60周年賀信曾言到:“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黨的十九大也再次明確了“堅持中西醫并重,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的重要任務,對中醫藥工作提出了深層次、全方位的要求。 根據國務院印發的《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2014年中醫藥就已經傳播到183個國家和地區。并指出“實施‘走出去’戰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迫切需要推動中醫藥海外創新發展”。 在徐鏡人看來,中醫藥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對于中醫藥的發展來說,必須根據自身的特點和規律,通過創新支撐發展,努力提高中醫藥對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貢獻度,促進東西方醫學優勢互補,從而引領未來的醫藥工業發展。 “在中國文明發展史上,我們有很多獨到的地方,中醫藥就是其中之一。如今面對很多疑難雜癥,中醫藥技術都展示了一定的治療效果。即使在國外,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可我們的中醫藥技術。”徐鏡人說,“治療痢疾的青蒿素,讓中醫藥代表中國獲得了諾貝爾獎。” 近年來,作為中國醫藥工業領軍企業,揚子江藥業確立了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質量高地的戰略目標。 ![]() 徐鏡人表示:“這既是歷史賦予我們的神圣使命,也是揚子江轉型發展的迫切需要。創新和質量是推動企業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揚子江的發展必須依靠創新和質量的雙輪驅動。揚子江人必須緊緊抓住機遇,及時確立創新、質量發展戰略,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助力揚子江掌握新一輪全球科技、質量競爭的戰略主動。” 轉型升級時不我待 ![]() 徐鏡人認為,創新和質量是民族制藥行業騰飛的雙翼。 醫藥研發投資大、見效慢,因此醫藥研發一直以來都是中國醫藥企業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的瓶頸所在。為了強化中醫藥研發力量,揚子江藥業集團于2009年成立中藥研究院,現已擁有百余人的研究團隊,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人員超過80%,并擁有4位院士作為智力支持。涵蓋天然藥化、制劑學、分析、藥理、臨床等藥物創新研發的各個專業。 此前,由該研究院牽頭并全程參與的“國際化導向的中藥整體質量標準體系創建與應用”獲得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截至目前,揚子江藥業已有5個中藥材標準列入歐洲藥典,中藥產品覆蓋12個領域。創新性地構建了符合重要復雜體系特點以及廣泛適用的中藥整體質量標準體系,建立了系列被中國藥典和國際主流藥典采納的中藥質量標準及相關指導原則;進一步增強了中藥標準及其技術指導原則在國際上的認知度,增進了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 此外,近年來揚子江藥業還積極創新中醫藥生產體系。以目前揚子江藥業正全力打造的中醫藥產業園“龍鳳堂”為例。“龍鳳堂”擁有一套全自動化智能中藥物流系統,致力于藥材自動化前處理—智能投料—原輔料、成品無人輸送—機器人碼垛—自動控溫立體高架庫儲存等技術攻堅。“‘龍鳳堂’一改傳統中藥生產能耗大、標準不可控等弊端,進一步改革傳統中藥生產工藝,使生產更智能化、精準化、精益化,登上全球中藥現代化新高地。”徐鏡人說。 ![]() 除了緊抓創新研發這把“鑰匙”外,質量更是徐鏡人心中“大事”。 “我們要繼續堅持質量興企、質量強企,以全球卓越績效管理體系為標準,向國際先進的質量管理模式看齊,大力推進美國FDA和歐盟GMP認證,以全球的視野拓展揚子江質量管理之路。”徐鏡人表示。 據了解,近年來揚子江藥業在積極運用領先技術提高效率保證質量的同時,在生產和質量監管等環節對標FDA標準,建立了集團化質量、技術指南,統一管理要求,強化員工技能培訓,完善內部審核,完善管理評價機制,打造了一支專業化團隊。“要確保所有上市產品安全有效、質量可控。”徐鏡人說。 揚子江藥業的一顆匠人之心也獲得了全社會的認可。2017年,揚子江藥業在工信部公布的中國醫藥工業百強榜上再度排名第1位;蟬聯全國醫藥行業質量管理QC成果評比13連冠,斬獲6項國際QC金獎;榮獲中國質量獎提名獎;躋身“中國企業創新能力百千萬排行榜”,入選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 “作為民營醫藥企業,我們必須全面、系統、準確地把握健康中國戰略的核心要義和基本思路,統籌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健康問題。始終堅持實體經濟,專注發展醫藥產業,以振興民族醫藥產業為己任,堅持走質量效益型發展道路,精心布局‘產業鏈’‘創新鏈’和‘質量鏈’,為健康中國做出自己的貢獻。”徐鏡人說。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