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益在線河北唐山訊:(公益記者 田宏霞)2018年3月2日29,第一次見到熊敬峰是在春節前,一家四口在唐山陶瓷文化創意中心的沐恩軒,劉文遠老師的工作室。看他懷里抱著乖乖的小女兒,就知道這是個慈父,小心翼翼又愛不釋手。兒子在一旁也很懂事,依偎在媽媽身邊。直到我們一起聊藝術才把孩子交給媽媽,開始作畫。
熊敬峰與香港云峰畫苑郭浩滿董事長
小楷名家 陶向明(左一) 國畫大師殷明尚(中)熊敬峰合影留念 讓我們一起欣賞實力派的熊敬峰老師的畫作吧,首先出現在紙上的是桂魚,桂魚廣泛分布在嘉陵江流域、中國東部平原的江河湖泊。因為桂魚益脾胃,充氣血,適合氣血虛弱、腸風下血等癥。也因桂魚滿身斑紋,很漂亮,經過水墨渲染更顯靈動鮮活。
右下角一朵大大的荷葉舒展得很有張力,周敦頤《愛蓮說》中描寫“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荷要清麗脫俗,潔凈柔美。
半開的荷葉卷著身姿略有些嬌羞,給畫面一種寧靜的韻味。粉色的荷花裝飾效果非常強,花和葉子的靜與兩條桂魚的靈動,使畫面大氣脫俗,顯示出“和為貴”鮮明的主題。 “和為貴”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儒家倡導的道德實踐原則。出自《論語·學而》;“禮之用,和為貴”。 就是說,禮的作用貴在能夠和順。意思是按照禮來處理一切事情,就是要人與人的關系都能夠恰到好處,都能夠融洽。這幅畫的含義是顯而易見的。
熊敬峰國畫作品
熊敬峰國畫作品
熊敬峰國畫作品
熊敬峰陶瓷手繪作品
熊敬峰陶瓷手繪作品
熊敬峰陶瓷手繪作品 看過熊敬峰老師的陶瓷作品,發現他的手繪非常細致,繪畫功底深厚,色彩也是最難把握的,陶瓷顏料經過高溫的燒制會和原來的色彩不同,需要多年經驗準確把握,最終保證作品的完美。在年輕的藝術家當中,熊敬峰也受到大師的栽培和收藏愛好者的關注,真心希望熊敬峰老師藝術之路越走越寬,越走越順。
熊敬峰陶瓷手繪作品 熊敬峰簡介:熊敬峰 1978年生 ,祖籍河北唐山 ,1995年畢業于河北輕工業學校。2006年 進修于河北師大 。2016年進入中國一狼肖偉工作室學習, 2017年 進修于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殷明尚工筆與寫意創作高研班學習, 現為河北省注冊陶藝師 唐山市陶瓷藝術大師 唐山市美術家協會會員, 唐山市書法家協會會員。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