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鏡頭凝固美麗的瞬間,把美麗的瞬間變成了永恒。”這是攝影藝術家的情懷。年近花甲的攝影家邵天武,幾十年如一日,用“心”感悟,用“情”觀察、用“愛”堅守,用鏡頭捕捉南京之美,向世界展示大美南京。 走進邵天武的藝術天地,領略邵天武的藝術成就,探尋邵天武的藝術軌跡,藝術成果給美麗南京壯闊畫卷增添色彩,他的所作所為和給奮斗在筑夢新征程上的人們諸多啟迪和深刻借鑒。
“尋夢”:藝術天地探路人 1959年,出生在南京市江寧的邵天武,現任南京市江寧區淳化街道文聯秘書長兼仼書畫家協會、攝影家協會會長,他還是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會員,南京市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攝影署作版權協會會員,江蘇省攝影家協會會員,連任江寧區第七、八、九屆政協委員。 邵天武的藝術之路是1978年從任江寧縣土橋鄉放映隊長開始的。10年的放映員生活給他增添諸多的藝術涵養。到1988年,他又擔任土橋鎮文化站長8年,為他藝術生涯奠定堅實的基礎。從2006年起,先后任淳化街道文體中心主任,淳化街道宣傳干亊,直到2009年至今任淳化街道文聯秘書長。 邵天武對藝術的追求如癡如醉,工作以來,他一心撲在藝術事業中,忘我地開展工作。他通過潛心鉆研攝影、書法藝術,不但自己藝術涵養不斷提升,而且樂于培養群眾文藝人才。他擔任淳化街道文聯秘書長以來,連續牽頭組織了有規模的三屆省級攝影大賽,這在全省僅此一家,受到了省攝影家協會領導們的一致贊揚。
三次省級攝影大賽,充分對外展示了江寧形象,基層業余愛好者們,通過大賽取長補短,攝影水準不斷提高,有不少通過獲獎拿到申請加入省攝影家協會的分值,為南京特別是江寧培育出了大量省級攝影家會員人才。 “圓夢”:走向世界碩果累 邵天武從干電影隊長和文化站長多年來,通過奮斗,書畫攝影散文作品,多次在國家級、省市區獲獎、出版、展出。收獲滿滿當當的碩果。 在1987年參加在上海主辦的全國硬筆書法大賽,有12萬人投稿參賽,獲得了優勝獎,并成為中華硬筆書法研究會會員。1978年代表江寧縣參加南京市幻燈匯演大賽,獲得了唯得一個一等獎后,又代表南京市幻燈最高水準出席全省匯展,多數被省市收藏。 2014年6月,詩歌《黨的光輝照征程》,論文《淺談基層文化工作的繁榮與發展》,書法《西城名茶》,國畫《梅花》,攝影《黃山迎客松》,在參加"中華縱橫"全國詩書畫攝影征文活動中獲得第二名,在人民大會堂參加頒獎儀式。中央電視臺著名節目主持人李瑞主持了頒獎儀式。李瑞英和他親切交談。 僅2017年就有15幅作品在省、市、區等各類賽事中獲獎、展出和發表,并走出國門,向世界展示南京和江寧魅力。其攝影作品《拜師》,2017年6月在參加省攝影家協會主辦的“千華古村杯”攝影大賽中榮獲三等獎,填補了南京空白。 他抓拍的《今年又加養老金》,在“喜迎黨的十九大、全景看江蘇”系列視覺作品大賽中榮獲三等獎,在2017年10月,參加省迎十九大“砥礪奮進的江蘇”大型主題圖片展。11月,在市委宣傳部主辦的“喜迎十九大、全民拍南京”系列視覺作品大賽中獲得二等獎,又填補了江寧區獲獎空白。 他拍攝的《生態鄉村》,參加了2017年6月在臺灣舉辦的“吳韻漢風·江蘇文化藝術節”暨“精衫彩江蘇”百名攝影家作品展。10月,該作品又被省領導和中美攝影專家挑選上參加在美國洛杉磯舉辦的“錦繡江蘇”攝影作品展,向世界展示大美南京。
“筑夢”:拼搏奮斗砥礪行 邵天武人生格言是:生命力的意義在于拼搏,如果懼怕跌入山巖,生命就永遠只能是死水一潭。他常說,人活著就要有目標,戰勝自我是獲得事業成功的必然途徑,如你只管工作一天八小時,那是遠遠不夠,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八小時之外必須抓住不放松。 2011年10月10日,江寧淳化組織所有政協委員去九寨溝等地考察。他接到接到視頻制作任務,他考慮到金秋時節金黃色的稻子還沒收割,是拍攝視頻資料的最佳時機,他想去九寨溝等地可能拍到好的攝影作品,可十天回來,稻子收割了,這么一想,只有放棄游山玩水機會,并去找領導請命,退掉飛機票,堅持留下拍攝。后來有人說他,公家化錢出去玩,你還主動放棄,不是呆子就是傻子蛋。 2014年12月6日是淳化省級“馬場山杯”閉幕頒獎日,有十幾項程序工作,都是他牽頭一手操辦的。他一早趕到現場,突然感到腰部左側劇烈疼痛,冷汗直冒。他咬住牙,扶著桌子不能行走半步,多位領導勸他上醫院看看。當時他想,人一走整個這么多活動程序就亂套了。所以不顧在場的領導和朋友勸說,忍著疼痛將所有活動程序進行到底,最后才拉著虛弱的身體進了醫院。
現在,他雖年歲已高近退休,身患腰椎盤凸出、高血壓等疾病,但一直堅持在一線拼搏,他一手抓文聯活動開展,還擔負街道攝影攝像等宣傳工作,一手拿相機和一手抓“飛機”,繼續奮斗在攝影藝術天地里。 幸福都是奮斗得來的,邵天武的用拼搏奮斗的精神,尋夢、圓夢、筑夢,必須將迎來萬紫千紅的藝術春天。 更多資訊閱讀: 專訪著名作家白先勇:為何一生癡迷紅樓夢與牡丹亭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