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在我國是一種很普通又十分便利的交通工具,人們在上下班和郊游時都經(jīng)常用它。據(jù)近年來研究的結(jié)果表明,騎自行車和跑步、游泳一樣,是一種最能改善人們心肺功能的耐力性鍛煉。 李亞鶴喜歡騎行,不單單是迷戀騎行的樂趣,更多的是在騎行過程中我能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特有的呼吸。 他說道,騎行是苦累的,是運動的美;騎行是快樂的,是心靈的放飛。當然,騎行也需要堅持和毅力,目標在前方,道路前面還是道路,需要奮力前行。當我選擇騎行遠距離的時候,也許是是對自己身體的一種自虐。不管是酷暑或嚴冬,不論泥濘與坎坷,我都將與他同行。不算離鄉(xiāng)背井,也談不上依依惜別。 不是人人都有騎行的天分,大多數(shù)情況下,騎行是一項無聊、孤獨的運動,沒有人可以強迫你去騎行,需要你自己心中那把火點燃了,自己心甘情愿了,才會堅持下去。后面你會愛上大汗淋漓后的輕松,接著會愛上自己漸漸緊致的身體,愛上自己變得純凈的發(fā)膚,最后你會愛上自己騎行多年的閱歷。騎行帶來身體的變化微妙而強烈,這種變化,真的會抵消精神上濃烈的疲憊。 李亞鶴常說,騎行的目的地不是終點。因為騎行沒有終點,我是在給自己找一條永遠走不完的路,一條不同的路。前行中沿途的風景,這也是騎行的好處,沒有倒退,只有前進的動力。騎行的過程中你始終無法倒退,只有用力的往前,才能達到你的目的地。 人生如騎行,注定風風雨雨,坎坷不平,可是,你需要咬著牙騎下去。人生有上坡就會有下坡,有陽光就有下雨天,有隊友就有擦肩而過的路人,有付出就有收獲,你會經(jīng)歷上坡的漫長,也會經(jīng)歷下坡的暢快,你也許會經(jīng)歷摔車的痛苦,你甚至還會迷路....你需要不斷犯錯,你的速度不一定以超過別人為標準,而你會堅持到最后。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