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中國新生兒每年出生率為1600多萬人,我國0—3歲嬰幼兒人群約為五千萬人。 0—3歲,是嬰幼兒一生中最快速發育期,但傳統的兒童家庭喂養如何能保證孩子在快速發育中獲得豐富而平衡的膳食營養呢?兒童家庭喂養的數據又如何能反饋到醫院,讓醫生了解孩子的營養攝入情況呢? 近日,《超越》欄目組邀請到了北京活好軟件有限公司總經理徐建做客本欄目,她秉承廣告鑄就在血液中的創新理念給自己和公司選擇了一個新命題:對“兒童營養的根本解決方案”的探尋。但她沒有想到這個命題是如此之大,回答是如此之艱難。 ![]() 北京活好軟件有限公司總經理徐建做客《超越》 徐建曾是一個幸運的廣告人。十數年的廣告生涯中,徐建在客戶的認同與支持下,為聯想、南京依維柯、鄭州日產、哈爾濱啤酒等中國品牌提升了知名度和銷售業績,書寫下可圈可點的業績。 若干年后,身為媽媽的徐建,帶領她的研發團隊再次以創新性的思維,闖進“兒童家庭喂養的膳食營養管理”的研究領域。 兒童家庭喂養的膳食營養管理,是個世界性難題。徐建認為,唯有開發“兒童營養平衡日配餐”這個膳食營養管理的平臺,才能實現對兒童家庭喂養的膳食營養管理,才能保證兒童關鍵期的健康成長。于是,他們一頭扎進了對“兒童營養平衡日配餐”的開發。 膳食營養的平衡攝入是0—3歲兒童健康成長的關鍵。傳統的嬰幼兒家庭喂養,導致醫生無從了解兒童成長關鍵期的膳食營養攝入情況,只能依據兒童的成長指標判斷成長是否正常。 例如兒童的多動癥等神經性疾病,原本依靠充足的優質蛋白攝入就可以滿足兒童的神經系統正常發育。但傳統的家庭喂養中,沒有對膳食營養攝入的量化管理平臺,故醫生與家長都無法了解孩子的神經性發育是否正常。只有在兒童上學后,老師發現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時,醫生與家長才發現孩子的神經性發育有了缺陷。但此時,疾病的最佳治療期已錯過。 這就是徐建執著中國兒童的“營養平衡日配餐開發”的原因。為了支持研發資金,徐建賣掉了自己的房子,和團隊一起腳踏實地地開發“兒童營養平衡日配餐”。 對天然食材豐富的搭配實驗、對符合中國人飲食習慣的帶量食譜開發,對百姓“食譜好吃”的需求尊重,徐建與研發團隊歷經艱辛,在符合“中國膳食指南(2016)”、“中國居民每日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及“新膳食寶塔2018”對中國兒童期營養指導意見的前提下,一鼓作氣開發了“中國北方一帶、江浙一帶、廣東、四川與福建的“兒童營養平衡日配餐”。 今天,在“新家庭喂養模式”中通過兒童堅持食用“營養平衡日配餐”就可保障“10個月—3歲兒童”在家庭喂養中獲得充足而平衡的膳食營養以支持孩子的健康成長了! 成功開發了“兒童營養平衡日配餐”之后,徐建與研發團隊又以國家2030營養計劃以及對醫院信息化建設為目標,開發了“優膳有方”兒童膳食營養管理體系,由“優膳有方”醫院版+處方執行版+家庭版”及“兒童家庭與醫院的信息交互平臺”四個產品組成。 今天的醫院“營養門診”,通過家長將手機號與醫院綁定,醫生的“營養處方”即可自動交互至“處方執行版”。家長按照“營養處方”為孩子做飯并記錄反饋兒童的食量。醫生可每月獲得兒童家庭喂養的膳食數據。 當醫生讀取數據后,醫院版可自動生成“兒童每月的膳食營養攝入與身體發育的綜合評價報告”。這奠定了醫生對兒童“膳食營養的量化管理的基礎”。 健康兒童使用“優膳有方”家庭版并堅持食用“兒童營養平衡日配餐”,即可保證兒童在快速發育中獲得所需要的營養的同時養成兒童平衡的膳食習慣。這個膳食好習慣將保障兒童一生的健康。 今天的徐建已投入到對家長與兒童的營養教育的內容創造中。因為她知道,在“0—3歲兒童家庭喂養的膳食管理”中,他們只走完了萬里長征的第一步。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