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賽君歷年搶救修復名人名作部分作品展暨非遺守望人元年啟動儀式
中國公益在線訊: 2018年6月7日至8日上午,由文化和旅游部主辦的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座談會在天津召開,6月9日是我國文化界十分重視和自豪的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這幾天全國到處都在舉行非遺主題活動.主動參加活動的群眾非常多,新一輪非遺文化回歸潮流正在興起……計劃從6月10日到16日,歷時7天由湖南省伏羲文化研究會、湖南贏謀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長沙麓楓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主辦、湖南贏謀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長沙麓楓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白石蘭亭非遺館共同承辦的“2018周賽君歷年搶救修復名人名作部分作品展暨非遺守望人元年啟動儀式”就在非遺項目數量龐大的古城長沙”白石蘭亭非遺館”適時開啟. 本次展覽匯集古籍書畫修復專家——非遺守望人周賽君老師40多年來參與修復的各種古籍善本、宣紙、絲綢絹織古字畫和當代湖湘名人名作中小部分經典案例作品約20余幅,展墻上除了周賽君老師親歷修復過程的歷史瞬間回顧外,還有修復的著名國畫大師齊白石的冊頁珍品和圖片一批、有修復的徐悲鴻大師的作品圖片、有修復的故宮博物館收藏的古畫圖片、有修復的省圖書館、地州市博物館、檔案館的大量的館藏作品圖片,更有大量修復的私人藏家收藏的作品圖片,這些都比較全面地說明了“非遺守望人”——周賽君老師多年來在古籍書畫作品修復行業的執著與不平凡的經歷。 值得一提的是:周賽君老師家族傳承的清洗和修復秘配方古法,在當今古籍修復界化學料被廣泛使用和濫用造成古畫遺憾損壞的時代,對老祖宗傳下來的大量破損、臟霉、蟲蛀作品的無害修繕并經久流傳具有特殊的保護和現實意義。
周賽君老師曾經召集家族修復技術成員和古籍修復專家共同建立“湖南長沙蘭亭工作室”進行專業修復工作和技術推進,選送作品參加杭州、廣州兩次全國手工委組織的展覽會分別獲“金獎”1號和“領軍人物獎”,在全國平臺為湖南古畫修復界贏得了榮譽。她還邀請沙坪湘繡之鄉湘繡專家嘗試共同開發湖湘名人名品繡品,一心為修復品重新找到生命、延長壽命,得到了業內廣泛贊同并跟隨。
啟動儀式上主辦單位長沙麓楓實業公司王日新董事長、湖南省伏羲文化研究會賀剛會長、古籍書畫修復專家——白石蘭亭非遺館館長周賽君老師、白石蘭亭非遺館聘請顧問專家謝兆崗老師、拓片制作專家、岳麓區原文廣新局副局長談紅老師、故宮博物院修復專家蘇先明先生及一批學者和研究人員就非遺守望人的提法和服務問題展開說明、分析及討論。 “白石蘭亭非遺館”是一個負有歷史使命新的非遺傳播平臺,聘請有百余年古籍書畫修復家族秘法傳承“絕學、絕藝”、原湖南省圖書館古籍書畫保護專業技術人員、湖南省收藏協會古籍書畫修復還原研究專家委員會委員、湖南省伏羲文化研究會古籍書畫修復專家周賽君老師擔任館長,湖南贏謀絕學大講堂蕭敬東主任和長沙麓楓實業有限公司傳統文化發展部陳本國主任擔任副館長。“非遺館”同時邀請湘潭市齊白石紀念館王志堅館長、中國甲骨文書法藝術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殷商文化學會副秘書長、湖南省甲骨文學會謝兆崗會長擔任首批顧問專家。下設:古籍書畫修復研究中心、展覽活動部、非遺項目聯合發展部、藝術創作中心、設計部、培訓部等功能部門。“白石蘭亭非遺館”將以“執著專注,作風嚴謹,精益求精,敬業守信,推陳出新”的大國工匠精神律己和服務社會,同時將非遺項目策劃、設計、評估和管理及人才整合作為綜合性服務內容,為包括非遺傳承人在內的所有非遺項目秘傳家族和廣大非遺項目參與者、守望人提供有效的可持續發展專業服務。白石蘭亭非遺館在全國首提“共尊、共攜、共舉、共享 、共榮——非遺文化守望人”新概念,以搶救和保護即將失傳的“絕學、絕藝、絕品”為己任,將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挖掘和保護傳承樹為重要推進方向。 作為倡導者、他們將不遺余力為中華文化各門類“絕學、絕藝、絕品”及“非遺守望人”開辟新的傳承與發展機會,給予非遺項目發展大力協助,讓全民更加敬重、支持、自發參與到中華民族文化藝術非遺事業保護傳承中,實現中華民族的可持續發展和傳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