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地聽到說,某某人會批八字算命,某某人看風水看的特準,還有一些游走江湖的易經大師之類的所謂社會藝人等等,在生活中往往聽到傳言說某某人神算,在某某地區名氣很大,請他的人很多,這些人通過算命看風水等辦法去賺取錢財。其實就如同《莊子》故事中的季咸一樣的滑稽。道無語天從何來,看過下文相信你不會再去找人事算命了,就是去再找算命先生的話也不是帶著某種渴求的演繹,調節一下因工作、生活、愛情、事業繃緊的神經罷了。
我是學習易經的,三十多年來對易經易理已經有了粗淺的輪廓,在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狀態下被稱之為皮毛,但是,對社會上的所謂的大仙們卻了解的剔透,江湖藝人三句話不離本行,那就是一個字“騙”。
《易經》是古人的哲學觀的體現,它含蓋萬有,綱紀群倫,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杰出代表;它廣大精微,包羅萬象,亦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活水。不是我們這些粗野之人一朝一夕能夠參透的“圣物”。下面《莊子》里面的一則故事告訴我們 “應帝王”一篇中,有一個有趣而內涵豐富的故事。內容大致是:鄭國有一個巫祝名叫季咸,能斷定一個人死生存亡、禍福壽夭。因為其預言人的禍福能力太過于準確,鄭國人見到他都避開。列子醉心于季咸的功夫,向老師壺子說:一直以來,我以為老師的道行已至極盛,遇見季咸后,才知道他的道行比你還高!壺子說:我教授你的只是外在,其實在都還未傳授,你如何獲得入道的功夫?只有雌性沒有雄性的話,如何使卵能成形,孕育生命?當你想要與人一較高下,展現自己的卓越,當然容易讓人看出你的優劣,以此斷定你的生死禍福。 壺子為了讓列子更明白這個道理,叫列子請季咸為他看相。
第二天當季咸為壺子看完相后,出來和列子說:你的老師就要死了。他面如死灰,神情異常,我斷定他活不過十天。列子聽后,泣涕沾襟地跑進屋內轉述季咸所言,壺子神色若定:剛剛我示現的是心境寂靜,不動又不止,所以他以為我已無生機。你再請他來吧!隔天,季咸又來給壺子看相,出來之后對列子說:還好遇上我,才能挽回你老師的一條命。我看他已顯露生命的氣象。列子將季咸所說的話轉達壺子。壺子說:這一回,我透顯出天地中的生氣,名實不入我心,一線生機從腳后跟生起,他正是看到了我的這股生氣。你再請他來看看。
第四天,季咸看完后,對列子說:你老師的精神恍惚,難以捉摸,等他心神安寧時,再找我來。列子進到屋里,告訴壺子今日的情況。壺子說:這次我展現是毫無征兆可見的太虛境界。第五天,季咸腳都還未站穩,就嚇得倉皇逃跑。壺子讓列子追趕他,但是沒有追趕上。壺子說:剛剛我顯示的是萬象俱空的境界,未曾顯出我的根本大道,我和他隨順應變,他無法摸索出我的究竟面目,才會落荒而逃。列子終于恍然大悟,當下慚愧自己才疏學淺,而還鄉潛修三年不出門。終其一生,幫妻子燒火煮飯喂豬,返璞歸真。
占卜算命之術,只是一種“術”,而不是一種“法”《莊子》的這則故事中告訴了我們三條修道之理: 1.術不是道法,并不可以成就大道 一直以來,傳統道教的教義思想和戒律中均強調強調道士和信道的群眾,不得參與到民間巫俗活動中去。在《太上洞玄靈寶智慧罪根上品大戒經》中就有戒律曰:“不得殺生祠祀,六天鬼神。”民間的這種巫俗祭祀的活動,因為其使用血食供奉,并且崇拜一些并不存在于道教中的邪神,而被道教所抵制。 不僅僅這些巫俗活動被道教所反對,像一些占卜算命之類的事務,也是道教所反對的。所以說我們現在看到那些在道觀前擺攤算命的人,都不是道士。 因為這些祭祀邪神之術,占卜算命之術,只是一種“術”,而不是一種“法”,與成就大道無關。這些術大都不是從向道的角度出發,而是為了滿足個人的需求和利益而走的所謂“捷徑”。世上其實并沒有什么捷徑可走,那些所謂的捷徑不過是更曲折更艱險的彎路而已。想成就大道,沒有對大道有一個基礎的堅固的信仰和追求,這是不可能完成的。 古往今來的修道傳說,都給我們都點出了這一道理。
在非常有名的呂洞賓成道的故事中,有這樣的情節。呂洞賓在成仙之前,漢鐘離要傳授他點金術,可以點石成金。呂洞賓并沒有馬上去學習點金術,而問:現在我點石成金,將來金子還會變化成石頭嗎?漢鐘離回答他,五百年后金子會變成石頭。呂洞賓說,那我不學了。因為我不忍心害五百年后的人。在這個點化故事中,呂洞賓并沒有被點石成金之術所迷惑,而是更重視此術可能對后世的人產生的危害而不去學習點石成金之術。而這樣的心態更顯示出他向道的決心和追求。因為小術不能成就大道。 2.有術之人與得道之人之間的差距 我們在生活中往往聽到傳言說某某人很會算命,并且這些人通過算命等辦法去賺取錢財。其實這些人就如同《莊子》故事中的季咸一樣,以自己的算命之術洋洋自得,并且自認為是得道之人,其實這與真正的得道之人差得遠呢。而這則故事中與季咸相對比的真正的得道之人,則是列子的老師壺子。
相對有斷定人生死禍福能力的季咸,壺子并不強調自己的道術,只不過是在自己的學生列子沉迷于季咸之術時,向列子展示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得道之人。因為壺子徹底地將自己的生命與大道相聯系,他通過展現不同的生命狀態而去戲耍季咸,而讓自己的學生明白單純的依靠小術,是不能得道的。得道之人需要將自己的生命與大道相連,從而不為小術所迷惑。 3.小術不足以實現人生
在《莊子》這則故事的最后,列子選擇了回家潛修的修道之路,在日用常行之中去修道,最后通于大道。
而算命大師季咸逃走了,但是可能又找到一個可以顯擺他占卜算命之術的地方,繼續去用這樣的占卜之術去獲得聲名和利益,成為所謂的大師。但是這樣的大師最終不會走出自己所迷信的術的禁錮,而真正實現自己生命的。想要獲得生命的完滿實現自己的人生,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放棄這種小術,而去與道合一。
迷惑于小術,就只會沾沾自喜,而放棄了對大道的追尋。失去了這樣一顆真實平靜的向道之心,就只能迷惑在復雜的人間事物之中而無法自拔了。列子最后也是在老師壺子的開悟下,才重拾平靜質樸的向道之心,重新過簡樸無華的生活,才最終實現其人生。所以說大道無形,道無語小術并不足以實現人生。(史清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