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鄔建 工作室的同學們,一年來,排除來自社會、家庭、工作等各種干擾,集中學習中國山水畫。一方面,以古人為師,“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沉浸于古代山水畫傳統,以范寬、郭熙、王蒙、董其昌、龔賢、八大、石濤等諸大家為范,由其畫跡上溯其心跡。由一筆一畫上升到某家某派,再由某家某派上升到風格畫風的成因,深刻領會中國山水畫的藝術精神,正確把握其藝術規律,苦功即下在錘煉筆墨語言上,又必須透過此上升到精神旨趣上與古人對話、交流,力爭多方位向古代大家看齊。從而上窺堂奧,知其所以然。知所為,知所不為。 另一方面,以大自然為師,錘煉筆墨,淘濾自我。深入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熱愛大自然。在山水中久坐,同山水泉石達到一種默契,產生精神上的共鳴,使自我在精神上同大自然相鼓蕩、相應發,使豐富的山水生機,投注于自我襟懷之中,變幻成蓬勃的胸中生意。我們強調的到真山水中對景直接寫生,即是強調對“物”的高度駕馭,對大自然整體生命狀態的高度把握,對自我真性情的直接抒發。寫生就是寫胸中生意,寫物我交融后的生趣。 高研班同學往往有豐富的不同的社會閱歷,加上他們的個性、秉賦以及不同的成長環境、知識結構、受教育程度等,在探究山水畫的過程中,都會帶有一定的定勢和慣性,會戴上先入為主的有色眼睛去看問題。去除成見,破除舊執,恢復新我。用細火慢燉,逐漸蒸發掉火氣、燥氣、粗率氣、流俗氣,在反復的與古人、與自然的相互碰撞中,蛻變、升華,逐漸煥發新顏! 在此和大家見面的是我們一年來的寫生作業,很不成熟,但真實記錄了我們學習的過程,以此作一小節、一駐足,以此傾聽您的寶貴意見!(鄔建)
關于北京大學中國畫鄔建導師工作室 北京大學中國畫導師工作室研修班是北京大學正式批準的以導師工作室形式面向當代中國畫家開展中國畫教育培訓的研修班。采取半脫產面授的教學方式; 本課程以北京大學藝術學院著名教授為依托,特別聘請當代實力派知名藝術家聯合授課;采取導師工作室導師專業課與公共理論課、公共實踐課相結合的方式,重點提高學員的中國畫創作能力和美學鑒賞能力。教學宗旨及特色: 1、確立山水畫在中國文化精神、中國思想主導下的中華文化品格。 2、明確山水畫研習過程,是變幻氣質的過程,是自我成長壯大、自我精神陶冶、自我與大自然和諧由初級到高級逐漸升華的過程,亦是自我漸覺漸悟生命清朗的過程。 3、厘清山水畫與人的自我生命、大自然生機、社會思潮及時代精神的關系。 4、主張繼承傳統,兼收并蓄。深入中國山水文化傳統及山水畫本體,感知中國山水文化的獨特魅力,把握山水畫的中國文化屬性,挖掘掌握高層面的藝術規律,在傳統山水畫語境中尋找語言拓展及意象表達的空間。同時,借鑒、吸收西方藝術的語言形式,拓寬“筆墨”表現的范圍,提升 “筆墨”的表現力。開掘山水畫發展更大的可能性。 5、認識中國山水畫既不是風景畫也不是抽象畫。 6、強調從自我個性出發,探索個性化的藝術語言形式;強調“筆墨”有感而發;強調筆墨語言與自我精神、個性與大自然、社會的統一;強調在自我心靈、主觀意趣的主導下,錘煉筆墨語言的“森嚴法”。 7、反對無我、無物;反對筆墨機械追摹自然物象;反對“筆墨符號”東拼西湊 “移花接木”式的拼圖智力游戲。 8、使筆墨抒寫性情、表達意趣、記錄生命,使筆墨具有當代意義。 9、創作主導下的“臨摹、寫生、創作三位一體”。 教學基本內容 : 1、臨摹 。 以范寬、 龔賢、王蒙、 董其昌、石濤、 石溪 、 黃賓虹為主 , 長期作業與短期作業穿插進行。長期作業以范寬 、 龔賢、王蒙為主,鍛煉筆墨精微造型能力,掌握積墨層層深厚、層出不窮的“森嚴法”,使筆墨表現力達到“穩、準、狠”; 短期作業以董其昌、石濤、石溪為主,主要針對筆意、筆力、寫與意、寫與形,鍛煉筆墨表情達意的能力,掌握筆墨書寫的情態性、豐富性、多變性。由一筆一劃的臨摹實踐結合讀書、讀畫,掌握山水畫藝術表現規律。 2、寫生。 深入大自然寫生,首先是獲取對大自然的獨特感受 , 錘煉筆墨表現大自然的能力,進而錘煉筆墨語言形式,在與大自然的寫生互動中,提升對大自然的感知力及藝術表現力, 從而尋找乃至建立自己的藝術領地,促使成就個人藝術風格。 3、創作 。 因材施教, 根據學員實際水平和能力,啟發引導學員充分調動自身的潛能,從個人精神意趣出發,從中國山水畫本體出發,強調“真、善、美”,強調繼承出新及兼收并蓄,利用一切“手段”表現自然與自我的和諧與統一,強調個性、精神性 、經典性,強調探索意識,探索乃至建立屬于自己的系統的山水畫表現體系 。強調真性情、真感受,不跟風、不模仿,強調人品即 畫品,畫如其人。 教學基本方式: 講解、示范、個別手把手輔導和集體講評作業相結合。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