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個江西朋友,他叫(化名)董勇,從來就沒斷過發財的夢。 ![]()
前幾年,他把眼光瞄準在網絡兼職上。網上有兼職廣告,一定會點進去一探究竟,每當聽人說月入過萬的時候,他就忍不住去聽,甚至交上三五千元或上萬元學費去學習,可是學著學著就不了了之。
后來,他又對做微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找人借了錢,進了貨,每天拿著手機,在通訊錄里挨個找人聊天、推產品,每天在朋友圈里刷屏……沒過多久,貨還堆在家里,朋友圈卻不見更新了。
再后來,他聽人家說經營加盟店比較賺錢,他又找人借了錢,風風火火地把店開起來,沒過多久,也關門大吉了。
他跑來問我,為什么人家做什么都能成功,而他做什么都不成功。
很多時候,不是成功不給我們機會,而是我們做事情總是三分鐘熱度,不讓自己成長,總想好高騖遠。我們必須明白一個道理:每一個人都不是隨隨便便成功的,都是經歷了種種磨練才能走上人生的巔峰。
一個不愿意沉下心去成長的人,很難體會到成功的魅力。
也可以說,成功是一個結果,而成長卻是一個過程。試問,沒有付出努力的過程怎會有理想的結果呢??
前幾年,托關系把新明送進一家外企上班。那時,新明便以為前途一片光明。進外企首先要英語過關,新明雖是順利進了公司,可他的英語并不好。同事告訴他,只要有語言環境學英語一點都不難,還讓新明不要著急,一邊上班,一邊學習,幾個月就差不多能正常交流了。
可是,新明學英語卻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毫無長進。直到他的一個失誤讓公司差點損失了大客戶。
他被辭退了。直到抱著東西離開公司的那一刻,新明都沒能明白,別人看上去的風光無限都是歷經了怎樣的磨難。
一個被急著推上成功舞臺的人,大多缺乏成長的過程,就如同好好的秧苗,被急功近利的種植戶活生生地拔起來,到最后也只是一株枯苗。
一個不懂得成長比成功更重要的人,只會離成功越來越遠。
看過一個特別傷感的故事:
一個孩子喜歡養蠶,一直很好奇,蠶是如何從一只蟲子變成飛蛾。當蠶終于結繭,他便每天觀察繭的變化……終于有一天,他發現繭上破了個小洞,里面的飛蛾努力地想從小洞中掙扎出來。
一個小時、兩個小時……
孩子越看越著急,于是,他拿出剪刀剪開了繭殼,幫助幼蛾快速脫落繭殼,他以為沒了繭殼的束縛,飛蛾一定可以展翅高飛。卻沒想到,沒有經歷過破繭過程的飛蛾,等待它的只有死亡。
這就如同我們的生活,破繭成蝶的美麗很誘人,但是所有的美麗,都離不開破繭之時的痛苦突破。同樣,在成功路上,需要我們用良好的心態,去迎接成長的挑戰。
對于這一點,同事阿斌就深有感觸。阿斌剛進單位時,有近一年時間直屬領導都在讓他打雜,今天清理雜物,明天端茶送水,最有技術含量的就是收文件,拿去給老總簽字。
![]()
然而,正是這一年多,阿斌知道了接待客人的禮儀、懂得了常規文章的寫法,對單位里的雜事也有了通透的了解,當領導問起時總能對答如流。
后來,阿斌得到老總的推薦,成為單位里的正式職工,負責整個后勤部門的工作。
成功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最好的準備不是機遇,而是認真成長,注重成長中的每個細節,不斷完善自我,不斷錘煉和積累,當小事難不倒你,大事嚇不到你時,那么一定可以看到破繭而出的美麗。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