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歷史上命運最悲慘的文人,那就非唐伯虎莫屬了。 唐伯虎,一代奇才,詩,書,畫三絕,終生命運坎坷。 唐伯虎二十五歲時,父親去世,母親、妻子、兒子、妹妹亦在這一兩年內相繼離世,家境逐漸衰落,三次婚姻,終覺不幸。 親人相繼離世,婚姻支離破碎,科舉又無希望,唐伯虎的人生,到了最低谷。而后只能醉心清明風塵之內,留戀燈紅酒肆之間。飽受世俗眼光,依然我行我素,放蕩不羈,玩鬧山水。 孤身一人,作為天涯游子,游歷閩浙贛湘等地。弘治十五年,三十二歲時,歸家后得病,很久才見好,并在次年與弟弟分家。 弘治十七年,也就是他三十四歲時,窮困潦倒,靠賣書畫為生,并縱情于酒色當中。一年后,建“桃花庵”作為自己的居所,并與文征明關系失和。此后的日子可想而知,畢竟“學而優則仕”的道路被切斷了,還能干什么呢?就這樣開始了他漂泊的、心酸的后半生! 由于他的才名在外,獲得了寧王的賞識。不知對他來說是福還是是禍呢?按理來說,有人欣賞,也不用再窮困潦倒了,可是這位寧王可不安分,一心想要造反。唐伯虎早就察覺寧王心懷異志,于是裝瘋賣傻,才被寧王“放還”。 不久后,寧王果然造反,滿門抄斬。唐伯虎得知這個消息后仍然是心有余悸,可謂是九死一生。1524年,這一年唐伯虎走完了他悲慘而又傳奇的一生。死前留下絕筆詩“生在陽間有散場,死歸地府也何妨?陽間地府俱相似,只當漂流在異鄉。終年,54歲。 縱然一生窮困潦倒,最終凄然離世,但,他依然是我心目中的大英雄。人生,有時候得信命,縱有經天緯地之才,生不逢時,又當奈何?千畝良田無人問,何人會買畫中山? 想來,不禁唏噓不已。 任何時代,都容不下太過于張揚個性之人。 18年6月30日 戊戍年 戊午月 癸巳日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