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競爭激烈的態勢下,幼兒教育領域也成為成人焦慮拼搏的縮影。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已經成為現在社會幾代父母們心照不宣的育兒理念,但是孩子一生的起跑線如何衡量?它是彌補成人的缺憾或是為功利的一生做準備的借口,還是真的有據可依?曾經有人說,所謂教育,就是把一個人的內心真正引導出來,幫助他成長成自己的樣子。幼兒教育是孩子們最早開始接觸社會的模樣,在這個階段應該給他們什么樣的成長環境?幼兒教育的本質是什么?今天做客演播廳的這位嘉賓,她對此有自己的見解。近日《超越》欄目組邀請到了格多教育的創始人鄢華做客本欄目,讓她和我們一起聊一聊關于幼兒教育的這些話題。
格多教育的創始人鄢華做客《超越》欄目 本期對話嘉賓:鄢華,畢業后任職于廣州空軍直屬幼兒園美術專科老師五年,任職期間繼續教育進修就讀于華南師范學前教育三年。26歲毅然辭職空幼的工作創業建立藝境少兒培訓中心,分店發展到廣州,武漢等城市。2012年創業格多幼稚園。六年的艱辛一直不忘初心堅守著自己的使命與職責。她說,教育本身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格多人時刻秉承匠人精神,永遠把愛放在第一位,這已經形成格多獨有的文化。以優質教育資源帶領全體格多人滿懷教育的使命感和擔當,服務于每一個孩子。 在節目中鄢華介紹說,格多英語農莊坐落在一個青山綠水的農場里,是一所為孩子打造的自然教育樂園。在這里孩子們一半的時間都呆在戶外學習、體驗、探索、玩耍,全天外教老師陪伴,像母語一樣學英文。在這里孩子們還能學烘培、農耕、教育戲劇、馬術、棒球等等課程,讓孩子們能在大自然中“玩著”研習成長的智慧。同時還創建了格多英語農莊,專門服務于孩子生命發展的教育,創造溫暖和關愛,讓教育協助孩子適應現在和未來世界,使每一個孩子的基本素質和人格塑造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成長為有愛、平和、寬容,能創造幸福生活的人。 多年來豐富的教育、學習與培訓經歷,不僅讓鄢華強烈地感受到了家長與教師對新教育理念的熱切向往,更讓她深刻地感受到了國外幼兒園與國內幼兒園的顯著不同。近幾年,在我國,虐童事情頻發,讓人深感痛心。在她看來,對幼兒教育從業者的要求和整體水平做嚴格要求,是行業付之于行動的關鍵一步。但是這很難,因為當中涉及到政策制度、社會資源、從業機構、老師待遇、教育培訓、資本支持、監管部門的方方面面。雖然難,但不能放棄,因為放棄了這行業,就是放棄了孩子的未來。因此鄢華帶領格多的老師團隊用實際行動提高行業從業者綜合素質,她堅信:“我們可以把純潔干凈美好的世界還給孩子,同時亦為贏回幼教老師本身應受到的尊重,以及社會、各界、家長的信任。”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