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現場
2018年8月28日,著名學者,經濟學家、書法家姜洪先生原創詩詞作品展由中博藏(北京)博物館、北京牧心閣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主辦,在北京市豐臺區君頤潤華酒店4層中博藏(北京)博物館舉行,本次展覽共展出姜洪先生書法作品40余幅,其中大部分為姜洪先生的原創古體詩詞作品,尤其難得的是,展覽的作品中有兩幅作品以新體詩為載體,用傳統的書寫工具在宣紙上自由布局,頗為引人注目。
展廳現場
此次姜洪先生詩詞書法作品展,仍然保持了他書法遵從傳統而又不拘泥前人的特點,筆墨之間別有風格頗具神韻;從展出作品的內容來講,與以往他的多次展覽又大有不同——展出了他創作和書寫的大量詩詞,這一點尤為難得?,F今書壇注重對書法技巧、形式的創新,對書寫內容的創新創造不太注重。這和古代的書法家有很大的區別,那時候的書法家同時也是具有較高文化的知識分子、官員,很少是職業書法家。作為從事經濟學研究的學者,姜洪先生也在國學、詩詞領域有著深入的研究和成就,所以姜洪先生與古代書法家有其相通之處。可以用“文人書法”這一詞,來作為來作為姜先生的書法標識。
展廳現場
上個世紀以來,中國傳統文化受到很大沖擊,再加之書寫工具的變更,書與文分離開來。書家多半不夠文人,文人多半作書難看。這種尷尬的局面最近正在被改變,文人書法在越來越多的場景下被提起,這種趨勢,表明文人對于古典美學的懷念,同時也可以感覺到民族復興這一大背景的脈動。
展廳現場
姜洪先生這次展覽以自作詩詞內容為主,書法技巧在尊重傳統的基礎上堅持自我,內容上大膽創作勇于展現,堅守自己對書道的認知并努力探索和實踐,這種文人精神在他書法作品里能得到了很好的體現,這一點得到了自開展以來絡繹不絕前來觀展交流的眾多書法愛好者的極高肯定。
展廳現場
本次展覽的聯合主辦方之一,中藏博(北京)博物館館長李彤先生在接受采訪時也談到:歷史上傳承下來的書法,內容與形式是血肉一體的,文人即可書法,書家也擅文章?!短m亭序》為什么被稱為中華第一帖?首先,蘭亭的字也照樣是高格卓絕、品貌旖旎,這點在古往今來已是公認,其次蘭亭序本身內容,在古代文學歷史上也是令人高山仰止的,“群賢畢至,少長咸集”,“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等已成為經常被用的經典成語;“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更是中國古人對于相對論的詩意地表達。以至于王羲之在多年后天才輩出的唐初被尊為書圣,就是后人對這件內在思想與外在感觀達到完美巔峰的文化瑰寶的至高肯定。
展覽書法作品《生日書懷》
談到姜洪老師的展覽作品,他認為:從書法本身的技巧造詣來講,姜洪老師用筆自然神韻高雅,字字皆精彩。而更讓人感覺精彩的是,姜洪先生不愿意作一個“抄書家”,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功底創作了大量的原創詩詞,在展廳無人參觀的時候,一字一幅的駐足觀摩,更能體會到姜洪先生的博學多彩的人生經歷,尤其是在讀懂姜洪先生創作詩詞時帶著的那些獨特情感后,更是覺得這筆墨生動親切,能走心,亦能入心!
展覽書法作品《承德詠古兼生日舒懷》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