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超平 黃光榮 黃潔靜
2018年中秋佳節,天高云淡,金風送爽。這座被稱為“東方綠城”一一中國南寧,滿眼花紅柳綠,處處紫氣呈祥。 ![]() 海納百川,開放包容的南寧,東學西漸,中西融合,聚集一批天下名人,共筑中國夢偉業。日前,記者慕名踏訪前來南寧參加中國一東盟博覽會文化藝術交流的書壇怪杰、中國書畫研究院副院長余修林先生。 在交談中,我們驚喜發現,早在2016年余修林被國際權威刋物《世界牛人》收錄其中,榮登金榜提名最有影響力的名人有:領袖偉人毛澤東、中國儒家學派創始牛人孔子、地產大亨牛人李嘉誠、書法牛人余修林……牛人的偉大之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我們從這里走近余修林,了解這位人氣、靈氣、霸氣的書法大師的“中國工匠”精神。 ![]() 現年近80歲的余修林,宇雨露,原籍河南省鎮平縣人,出生書香門第,2000年從新疆石河子大學退休。6歲開始學書、練字帖20多年,又用30年的時間從字帖里面走出來搞創作。余修林在新疆生活、工作了55年,他把中原文化與西域文化相結合,形成了“余氏”書法,作品有自己的特點和個性。 少年余修林,除書法外尚喜文史、地理、音樂、美術等課程,尤為鐘情唐詩宋詞,豐富廣博的人文根基為其日后從事書法藝術研究提供了用之不竭,取之不盡的文化源泉。 在漫長的學書過程中,余修林專注到“根植傳統。感悟經典”上。初學唐楷,取法顏真卿、柳公權,以求平正;后攻行草,師崇王羲之、顏魯公,以追尋晉唐風骨;繼兼取牛人代米芾、明代文征明、清代王鐸等諸家之長,務求變化,以承其神韻;草書從“十七帖”入手,著力追幕張旭、懷素之章法,并對黃庭堅、王鐸諸家之碑帖進行臨習,借以提高鑒賞力。 ![]() 追求個性是余修林不懈的目標。在新疆這塊多元化并存的廣袤土地上,他用畢生的努力,揉合中原文化,開創了既有傳統書法的深厚根基,又有全新的現形式奇特的“余氏書體”書法藝術,成為一派大家。 1992年,為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其作品入選《中日友好書法聯展》,他隨團參加了日本秋荻書道院巡回展,在日本引起強烈反響。日本東京、大阪、名古屋、扎幌、清水五大城市一些高等學府、書道院教授、書畫名流紛紛來電來函,索求墨寶。他的人品與作品藝術風格受到日:書法界的高度贊譽。 同年,他的作品入選南洋文化事業公司出版的《中國當代書法家傳記》及《中國當代藝術家名人大辭典》,并頒發收藏證書;時任國家主席江澤民、國務院總理李鵬親筆為證書題詞。 1999年,余修林應亞洲文化藝術促會的邀請,赴泰國叁加亞洲書畫藝術精品展。在曼谷他應邀向來自亞洲各國的500余名專家、學者、收藏家、藝術家作了專題學術報告。報告中提出的“以繼承為手段,創新為目的,中西融合,求異求變”的書法革新觀點,獲得與會者的廣泛認可。 2000年,余修林的作品入選《中華百年》、《20世紀國際書法精作博覺》。他應韓國文化藝術研究會的邀請,作為中國文化代表團團長,赴韓國參加亞細亞美術招待展,其作品榮獲拿質獎章。 余修林的大名與作品當即引起世界各國書畫藝術家的關注。對此《世界日報》、《曼谷時報》均做了系列性專題報道,進一步確立了其在世界藝壇上獨樹一幟的重要地位,為增進中國文化與外國文化交流的溝通融合做出了貢獻。 ![]() 十多年來,先后有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中新社、中國文藝報、中國書法報國際日報中國新聞等諸家媒體,對余修林三幅書法大作為代表的“余氏書法”屢獲殊榮和對書法創新求變的“中國工匠精神”進行了報道。 余修林學生時代,就崇拜偉人毛澤東《沁園春.雪》“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這首詩詞曾被南社盟主柳亞子盛贊為——千古絕唱。 每次讀來都仿佛又回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又看到了那個指點江山的偉人,不由地沉醉于那種豪放的風格、磅礴的氣勢、深遠的意境、廣闊的胸懷! 常令人嘆為觀止的是余修林書寫的三幅代表作品——毛澤東《沁園春?雪》、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岳飛《滿江紅》榮獲亞洲金質獎章,更有“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之稱,被多國政要、國際名流、巨賈、海內外收藏家所收藏之墨寶。 其作品風格,中西融合,求異求變、章法新奇、獨樹一幟,其人被譽為書壇怪杰。 “我認為藝術品必須要有自己的特點和個性,應該講質量、攀高峰,搞千篇一律不行。”余修林說。 著名書畫評論家申伏生高度評價道:“余修林同志的書法藝術,既有草書的亂,又有伊斯蘭文字的形,更有漢字書法的質,與邊塞風骨成功嫁接,其勢如狂嘶的烈馬,狀若飛速的胡舞,濃郁的西域風情撲面而來,仿佛忽而走進浩浩大漠,巍巍雪山,忽而踏上茫茫草原,青青綠洲……這種西域特色鑄成余同志書法之魂,書壇上開放出一枝西域風情的書藝奇葩。” 在余老先生下榻的南寧飯店寬敞的畫室里,我們觀摩鑒賞余修林書法作品,通古貫今,既有古代漢道風又具有獨特創新,既有中原的厚重,又有西域靈動的風韻,不愧為大家之作。整幅作品行亂神不亂,勢如狂奔之烈馬,狀如勁舞俏胡娘,令人熱血講騰。細觀其字,筆力遒勁老辣,字體如高峰挺撥壁峭,整個如汪洋肆意自在灑脫;觀其章法布局,靈巧別致,獨特新奇,大氣高速不落俗套,真個蕩氣回腸。其夸張的結構,活躍的書面,潤而不濕又干濕相兼的墨法視當今書壇難有其二。 “書法如詩如畫,是書法家情感表達的載體。這個載體也耍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才能為我們偉大的時代作出應有的貢獻!”余修林豪情滿懷,語氣飛揚。 中秋佳節,華燈初上,一輪明月從海上升起,照亮家國萬事興。在這難眠之夜,余修林透過窗前一輪皎潔明月,又在抅想明天的靈氣與霸氣之作“盛世中國,國泰民安”!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