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訊】客家風情——徐新華客家繪畫作品展10月26日在中國藝庫舉行![]() 總策劃:盧加強(四川藝術院院長、博士) 策 劃:左文鋒(成都市龍泉驛區(qū)美術家協(xié)會主席) 劉 昕(中國民生經濟網總編輯) 主 辦:四川藝術院 成都市洛帶古鎮(zhèn)景區(qū)管委會 成都洛帶華僑城文化旅游開發(fā)有限公司 成都市龍泉驛區(qū)美術家協(xié)會 中國民生經濟網 承 辦:四川齊盛藝庫文化旅游發(fā)展有限責任公司 徐新華客家繪畫工作室 展覽時間:2018年10月26日——2018年11月5日 展覽地點:中國藝庫當代藝術中心三樓 (四川省成都市龍泉驛區(qū)洛帶鎮(zhèn)三峨街199號中國藝庫)
客家風情——徐新華客家繪畫作品展 前言
客家文化天下聞,
丹青妙筆惟一人。
初心不改畢生志,
萬世偉業(yè)有傳承。
客家文化,乃公推我古漢文化之活化石。然,世事滄桑,幾成現代都市之“最后孤獨”。獨徐君新華,慧心慧眼,支筆丹青,及時搶救,挽客家文化于危難。搦管傅色十余載,徒手繪就長五丈,寬尺余,工筆淡彩絹本《洛帶古韻圖》,時人贊之為:“當代版客家文化之《清明上河圖》。” 徐君新華何許人也?中國油畫大師杜泳樵之嫡傳弟子,中國當代客家繪畫藝術之第一人是也。徐君潛心客家文化,數十年如一日,初心不改,碩果累累。其內容皆為客家人之習俗與歷史之變遷:商賈、挑夫、耕者、士紳、老叟、婦孺、街市、店鋪、小橋、流水、鵲鴨、桃花、舞龍、雜耍、唱戲、飲食、娛樂、建筑、服飾、民俗、禮儀、藤編、陶藝、非遺,及至今日之寬窄巷子、青龍湖、春熙路、天府綠道者,皆入畫也——寫實繪虛,載古寓今,刀刻斧鑿,纖細畢現,立體視角,栩栩如生…… 徐君之于客家文化,功莫大焉!使命擔當,不敢懈怠,傳道授業(yè),桃李遍天下。 今次徐新華客家繪畫作品展,乃擇其數十年間之精品力作,凡百余件,鋼筆淡彩、素描、水粉、水彩、版畫、國畫等,諸多畫種。官方民間,勠力同心;中外賓朋,翹首以盼。 喜見:客家文化傳承有望,中國夢圓可期。幸甚至哉!
新時代客家萬象,
華章錦繡翰墨香。
畫壇代有才人出,
展枝沖天傲群芳。
圓夢只因筑夢久,
滿圓春色待秋收。
成竹在胸壯華年,
功在當代利千秋!
戊戌年戍月 劉昕贅筆于成都
畫展背景 客家是漢民族中頗具血性的族群,既是一個漢族民系的稱謂,更是文化層面的概念。客家文化有古漢文化活化石之譽,而四川是全國五大客家人聚居省之一,十七世紀以來,來自閩粵贛地區(qū)的客家移民在以洛帶古鎮(zhèn)為代表的成都平原東部為中心的川西地區(qū)形成了民居聚落群。作為外來文化的客家文化在新的環(huán)境中與川西文化融為一體,形成了獨特的客家文化。 隨著時代的變遷、現代文化和傳統(tǒng)文化發(fā)生了融合碰撞,城市的快速發(fā)展讓眾多的年輕人忽略了位于川西地區(qū)這一份獨有的客家文化以至于現保留的客家文化越來越少,進而成為了現代都市“最后的孤獨”…… 幸運的是,總有一些人,愿堅守在自己的孤獨里讓那些消逝的記憶留存,把新生的美好靜靜去記錄。他們一方面無不為那些消失的瑰寶而痛心,以己之力去保留和搶救;一方面又為新生的氣象而欣喜鼓舞,以己之力去記錄和宣揚——其中中國油畫大師杜泳樵嫡傳弟子、成都本土知名畫家徐新華先生便是其中之一。他以自己的畫筆數十年如一日地潛心描繪,通過寫生及創(chuàng)作,積累了大量以洛帶、客家為背景的優(yōu)秀繪畫作品。已經消失的或新近出現的,都在他的畫筆之下,都在他的一幅幅畫里,他以繪畫的藝術形式記錄了川西客家數十年的風情變遷。
畫展意義 本次展覽的繪畫作品從徐新華先生歷年描繪客家及洛帶的現場寫生及創(chuàng)作的作品中選出,觀者能從中窺見近一二十年洛帶及西部客家的發(fā)展變化。作品通過鋼筆淡彩、素描、水粉、版畫等繪畫媒介,在畫面中充分展現了客家民俗在生產、服飾、飲食、居住、婚姻、喪葬、節(jié)慶、娛樂、禮儀、信仰等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的內容,無論哪一種、哪一類,都格外豐富而迷人,展示了“客家”這一中華民族的歷史瑰寶、古漢文化的活化石。 洛帶作為天府文化傳承與融合的重要節(jié)點,在文化的東進中華僑城致力于將洛帶打造為西部客家文旅小鎮(zhèn),2018年10月26日至29日“第九屆客家文化高級論壇暨客家文化與洛帶文創(chuàng)產業(yè)發(fā)展學術研討會”將在中國藝庫盛大召開,在此盛會期間舉辦“客家風情-徐新華客家繪畫展”與之相呼應。 在本次參展的眾多作品中,有一副作品最為特別,它是徐新華老師耗費10余年心血創(chuàng)作的一幅長達二十余米的中國工筆淡彩絹本《洛帶古韻圖》,該作品被譽為當代客家文化版《清明上河圖》,徐新華先生本人也被贊譽為中國當代客家繪畫藝術第一人。 作為洛帶華僑城客家文化的一部分,本次展覽的作品圍繞著客家文化,多方面向世人呈現出其獨特的魅力,通過以“客家風情”為主題的藝術展覽為窗口,讓更多的人們認識客家,了解客家,熟悉客家。 通過本次活動逐步帶動一批致力于對客家文化,特別是用繪畫的語言表達對客家、對洛帶、對華僑城新型城鎮(zhèn)化建設進行關注的藝術家群體,帶動具有洛帶本土特色的藝術品創(chuàng)作及文創(chuàng)產品的開發(fā),從而讓客家文化得到更好地傳承和發(fā)展,并與時俱進地煥發(fā)出時代強勁新活力,演奏出時代最美新樂章!
部分參展作品選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