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高聲自遠 非是藉秋風——作家王一丁舉辦朗誦公益講座受追捧
為落實東莞市全民藝術普及行動計劃,10月27日(星期六)下午三點,樟木頭鎮文廣中心在該鎮文廣大樓三樓多媒體會議室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朗誦公益講座。到場的聽眾多達130余人,大多系樟木頭和周邊鎮區的朗誦愛好者及其子女。據了解,本次講座邀請的主講嘉賓為1988年即調入我市的資深新莞人、資深文化志愿者,當代知名賦人和文化活動家,東莞原創文學重要代表作家之一的王一丁先生。在當天下午兩個多小時的時間里,他從朗誦的定義、準備、選材、技巧、美感等五個方面娓娓道來,毫無保留地分享了自己數十年來在舞臺上下的朗誦、演繹和欣賞經驗,不僅與多名成年、學生聽眾進行了熱烈有趣的互動,還在講課過程中插播了張家聲、徐濤、焦陽、楊召江等多名國內頂尖級朗誦藝術家的范讀音頻、視頻。其中有好幾篇是藝術家們所朗誦的王一丁本人的原創作品。聽眾提問十分踴躍,王一丁老師均一一給予熱情耐心的解答。
樟木頭文學協會會長、本次公益講座的組織策劃者王康銀先生告訴記者,日前樟木頭華太小學已與文廣中心對接,邀請王一丁老師下周三(10月31日)下午前往該校舉辦同樣內容的公益講座,屆時現場聽眾將有200余名學生和教師參與聽課。 據了解,王一丁先生此前已公開出版作品多部。另有電視劇《白色追蹤》在央視及全國各省電視臺多次播出。近年主攻駢體文創作,計有三十余篇在網絡線下廣為流傳,影響較大,被各門戶網站大量轉載。多篇賦文系受各地特邀特約創作,并被景點刻石傳播。世界華語詩壇泰斗、已故著名詩人洛夫老先生生前讀過他的多篇作品后曾譽其為“天下賦人”并欣然題簽從太平洋彼岸寄贈王一丁。
馬來西亞拉曼大學文學博士、青年評論家張一文副教授曾形象地概括王一丁先生為“慈善文化莞人、創作文化莞人與表演文化莞人”。王一丁不僅擅長寫作,還致力慈善,精通絲竹,長于演繹。或因特殊的成長道路和家庭背景使然,一直以來他都酷愛朗誦、演講,乃民族樂器的超級發燒友及現代話劇表演藝術的忠實踐行者。熟悉他的朋友都夸他有慧心、有恒心、有愛心、有慈悲心,既是老家湖南洪江古商城的“文化符號”、形象代言人與熱情謳歌者,也是第二故鄉一一東莞這座新興城市的建設者、見證者、書寫者、善意批評者與堅定捍衛者。(東莞日報記者:趙水平 通訊員:維維 攝影:伍雄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