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幕式現場合影 展覽名稱:大匠之園:白庚延藝術作品展 主辦:天津美術學院 天津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天津市美術家協會 承辦:天津美術學院美術館 展覽時間:2018年11月16日-12月10日 開幕式:2018年11月16日14:00 研討會:2018年11月16日15:00 展覽地點:天津美術學院美術館1F-5F 研討會地點:天津美術學院美術館3F 開幕式現場致辭
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何家英致辭
天津畫院院長賈廣健致辭
天津美術學院黨委書記孫杰致辭
天津市文聯副主席、天津市美術家協會主席王書平致辭
白庚延之子白鵬致辭
天津美術學院副院長郭振山主持開幕式 "大匠之園:白庚延藝術作品展"2018年11月16日14:00在天津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展覽開幕式由天津美術學院副院長郭振山主持,天津美術學院黨委書記孫杰、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何家英、天津市文聯副主席、天津市美術家協會主席王書平、天津畫院院長賈廣健等分別致辭。 開幕式現場照片
白庚延先生(1940-2007)生前為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專業教授,是當代有重要影響的藝術家,在山水畫和人物畫創作上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接受媒體采訪
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天津美術學院教授何家英接受媒體采訪。
天津畫院院長、天津美術學院教授賈廣健。
天津美術學院原院長鄧國源。
天津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天津美術學院教授陳治。
天津市美術家協會秘書長李耀春。
天津美術學院教授楊德樹。
天津市美術家協會主席王書平。
天津美術學院教授趙栗暉。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人民大學特聘教授王世利。
天津美術學院教授李旺。
天津美術學院教授喻建十。
天津美術學院教授路洪明。
天津美術學院教授劉文生。
天津美術館館長馬馳。
天津美術學院教授何延喆。 作為中國傳統繪畫中最為獨特的一種繪畫樣式,山水畫是古代文人自我"修為"的一種方式。山水畫從來就不是簡單的繪畫技藝,是"依仁游藝" 價值觀的"視覺化"。公元五世紀時山水畫家宗炳在《畫山水序》中說:"圣賢暎于絕代,萬趣融其神思。余復何為哉,暢神而已。神之所暢,孰有先焉。"宗炳此言說明了山水畫具備了"超驗"的意義。 當自我"修為"向現實題材轉換時,社會環境、價值觀的變化對山水畫家的創作觀念都會產生影響。有學者曾經講過"近代山水畫史"就是一部"觀念史"。 開幕式現場簽到
千余年來,山水畫,這門最能體現中國人世界觀的藝術,成為傳承中國文化的特殊載體。山水畫在發展的歷史語境中形成了獨特的語言系統,山水畫的結構圖式有著所依托的深層文化意蘊。 學術研討會現場
作為山水畫家的白庚延先生與其同代人一樣,接受的是學院教育。后又隨傳統功力深厚、亦接受寫生概念的山水畫家王頌余先生學習山水畫。從這次展覽的作品中可以看到,白庚延先生八十年代中期前的藝術創作涉及人物畫、山水畫及連環畫,其山水畫創作與王頌余先生相似,是在寫生的基礎上以傳統筆墨創作的山水畫。進入九十年代以后,他的山水畫逐漸"遠離"傳統山水畫的影響。是受西方風景畫影響的當代山水畫?還是使用傳統水墨材料繪制的風景畫?這樣的作品在中國山水畫的譜系中價值何在?"今張綃素以遠暎, 則昆閬之形, 可圍于方寸之內,豎畫三寸, 當千仞之高, 橫墨數尺, 體百里之迥。"(宗炳《畫山水序》)如此所言,如焦點透視的觀察方法已被發現,可是千余年山水畫史上我們沒有看到基于這樣觀察方法創作的山水畫作品。八十年代后期、尤其是晚年白庚延先生創作的一些海景、黃河等"大場景山水畫"就是以固定的視點、使用水墨、宣紙繪制的有極強現場感的風景畫,與傳統山水畫拉開了距離。白庚延先生的"新山水畫"對中國山水畫創作從觀念到樣式上推進了一步,從任何一個標準衡量都有其價值和意義。 作品賞析
作為教師的白庚延先生在學院發展的重要歷史時期,也同樣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七十年代末國家改革開放。從七十年代早期至八十年代中期,白庚延先生擔任天津美術學院(天津藝術學院)中國畫教研室的負責人,承上啟下,為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教學體系的形成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這個階段是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專業最為輝煌的時期,五十年代孫其峰先生等老一代人為中國畫專業奠定的基礎得到延續。老藝術家煥發青春,中年一代被壓抑的創作激情得到釋放;藝術創作之外,作為學院教師,投入巨大的精力、熱情培養學生,使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專業的影響力持續至今。
藝術創作者是以作品感染觀眾。畫面傳達創作者自由揮灑的思緒,以此感染觀者。藝術家通過藝術作品可以超越了生命的世俗羈絆,觀照萬物,與造物融洽,從悠游中感受萬物的初始狀態。強烈的情感、豐富的想像,形成審美與創造的統一。不是為"空洞"的概念圖解,更不為愉悅感官,而是體味深藏客體"物"中的精神,神與物游,可謂"暢神"。白庚延先生的山水畫藝術就是這樣的"暢神"之作。 白庚延先生是一個真正的藝術家,白庚延先生是天津美術學院的驕傲,我們不會忘記白庚延先生為學院發展做出的貢獻。
媒體支持 中國文化新聞網、搜狐、廣東新聞網、上海新聞網、北京新聞網、山西新聞網、遼寧新聞網、湖北新聞網、山西新聞網、陜西新聞網、青海新聞網、寧夏新聞網、新疆新聞網、深圳新聞網、成都新聞網、廣西新聞網、杭州新聞網、南京新聞網、南昌新聞網、長沙新聞網、鄭州新聞網、沈陽新聞網、天津新聞網、山東時間網、福建時間網、上海時間網、重慶網、上海熱線、環球文化網、中國文化網、中華文化網、國際文化網、網易、今日頭條、中信網、北國網、重慶晨報網、伍佰藝書畫網、獵狐、果果頭條、世登網、東方都市網、我投稿、書畫村、中國藝術之夢網、簡書、360個人圖書館、今日早報、新華財經在線、企業家日報官網、焦點網視、鄉村發展網、紹興頭條網、魯中書畫藝術網、中國經濟輿情觀察網、中國社會民生網、中國傳媒聯盟、都市新聞網、聚焦中國網、新華商網、半畝方塘藝術、美攬天下、中國藝海網、科技商報網、輝煌藝術網。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