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常魁星)身材苗條,長發飄飄,歌聲優美,舞姿翩躚,是歌唱影視演員張可如的真實寫照。張可如(原名張賽凡)出生在湖南益陽赫山區羊角鄉臘湖村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她是個勇敢堅強執著的女孩,不畏困阻,全力以赴追求自己的夢想,鼓舞中不斷努力超越自己…… 年幼的張可如有著糕羊一樣的柔弱外形,膽小老實聽話,性格天真單純活潑,有時還有男孩子的任性和本領,總是在別人面前表現出不一樣的特點,還有時調皮。童年的她有過歡樂的時光,小學到初中成績優秀,名列前茅,是班上的好榜樣,每次期考試完,她興沖沖的拿著獎狀,跑回家呼喊著“爸爸,我得獎狀了。我得獎狀了!” 張可如在家中排行老三,有2個姐姐、1個弟弟,家境貧困,沒有經濟條件支撐整個家庭及孩子的學費。張可如17歲就進入了叔叔任團長的湖南紅星花鼓劇團,和叔叔學起了花鼓戲。她第一次上臺,站在臺上,能聽到自己的心跳和兩腿發抖的聲音,手拿話筒的手抖個不停,不敢面對觀眾。隨著演出時間長了,她就習慣了演戲生活,在花鼓戲中扮演各種角色,演得最多是花旦和武旦,或許傳承了叔叔的音樂細胞,她學習戲曲比一般人學的快,記性也特別好。除了演戲,余業時間她就幫助媽媽做飯、洗菜、喂豬、喂牛,一個農家女孩該做的事都會做,該男孩做的事也會做。 她在劇團接受了2年的戲曲專業訓練,學會了基本功,天生有一副好嗓音的她,2003年離開了劇團,到廣東深圳某電子廠從事第一份工作,想賺點錢回報爸爸媽媽的辛苦養育之恩,第一個月的薪水就買了一套服裝,做了一盤伴奏光碟,每天堅持著自己的夢想,有時也會做夢夢到自己在萬人廣場為觀眾獻歌,唱出自己的心酸經歷。2003年10月1日,在廣東深圳一次歌唱比賽中,她用自己最本質的聲音唱了一首《為了誰》,獲得第一名,這一天是她最開心最難忘的一天。為了有更好的發展,也想讓爸媽過上好日子,讓自己有一片光明的未來,她積累下來的錢,一部分寄給家里和弟弟讀書,剩下的留給自己買演出服和學習聲樂、舞蹈。 張可如善于將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用自己唱歌宣泄出來,貝多芬說:音樂是苦難的控訴處,同時也是苦惱的避難所。她總感到當某種情感或無法向人傾訴時,唱唱歌情感就得到了宣泄,渾身輕松暢快,無論是遇到煩惱或是歡樂,都喜歡用歌聲排遣和表達,苦難和生活沒有磨掉她的童稚和純真,反而促使她更加向往新奇鮮活的世界。張可如喜愛表演,從小和小朋友在一起玩耍的時候,喜歡藏在家里演戲,模仿電視里的小龍女、楊過的語氣和小朋友對話,也很愛美,經常隨身帶著小鏡子,走到哪里都要對著鏡子笑笑、看看、臭美一翻,愛穿漂亮的服裝。 張可如是個獨立不依賴別人內涵淳樸,敢愛敢恨念舊情的人。現在的她除了經常參加一些“非常六加一、中國達人秀和激情唱響”等選秀活動外,也做一些婚禮、晚會、路演活動。因為從小特別倔強,性格執著,她一直很獨立,靠自己打拼,希望能有一天演藝生涯能改變命運,第一為了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讓爸媽過上好的生活;第二是喜歡唱歌,能實現自己的夢想,能與經紀公司簽約,能有一天在全國各地開演唱會,讓自己的舞臺成為世界的舞臺。感謝那些曾經打擊和鼓勵過自己的朋友,讓自己更有動力和信心去創造未來。經過不懈努力,張可如出版了一些原創歌曲《吉祥北京》、《阿彌陀佛》、《我在北京等你來》、《穿越女神》、《陪你一起看雪》等,影視代表作有《紀萍檢查官手記》、《隋唐英雄》、《陽光警察》、《下一站婚姻》等。 她是“箐奈面膜”、“素之源杏果酒”的代言人。 廣告作品有《今世緣》酒業廣告。她從事的商演演出有:唱歌、舞蹈空中芭蕾、葫蘆絲獨奏、孔雀舞、長綢舞、婚禮主持等,作為嘉賓錄制了北京電視臺《女人如花》奇跡霜護膚品。受邀參加了央視春晚“共圓中國夢春晚”、“時尚春晚”、“祈福春晚”、“漢服春晚”、“海峽春晚”、“榜樣春晚”、“演藝界春晚”等。 她希望以后出更多更好聽的歌曲以饗觀眾,登上更大的舞臺,實現自己的夢想。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