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作為人類生存的物質基礎,吃得安全、吃得放心是最基本的要求和健康的保證。然而近二十年來,食品已經完全商品化,如同股票債券。在利字當道的背景下,黑心商戶唯利是圖,食品工業受到重創,危機遍布全球。如今越來越多人注意到食品的來源,食品安全牽涉到千家萬戶,關系到國計民生,的確非常重要。食品安全不可能做到“零風險”,只能通過監管、企業自律等各方面的因素降低食品安全風險,因此,對食品安全風險的管控是重中之重。 近日,《對話新時代》欄目組有幸邀請到了中安食食品認證中心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張強先生做客本欄目,分享他心目中對食品安全問題的使命。 ![]() 中安食食品認證中心總經理張強做客《對話新時代》 本期訪談嘉賓中安食食品認證中心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張強先生,1968年生于煙臺長島,20歲時畢業于山東工業大學企業管理專業。畢業后分配到物資局工作,23歲擔任物資局化輕公司總經理;后來由于國家經濟體制改革,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物資系統逐漸消失,調動至財務局工作,一段時間后又轉入會計師事務所工作。2000年左右,會計師事務所改制,遂辭職下海經商;2015年開始,接觸食品安全行業,于2016年11月正式成立中安食食品認證中心有限公司。 談起食品安全問題張強表示,現如今有許多的黑心商人,只要有利可圖,有空可鉆,他們就會以身試法,如果空氣能賣,他們一定也會造假。在利益面前,不要相信人。所以,建立食品安全檢測認證是落實企業食品安全的重要體現。 張總還表示,其實即使是一些大品牌也會發生食品安全問題,我國農作物絕大多數還是由小農戶自己種,但不會有高信用的大品牌來統一收購篩選,那么收購這些農作物的小品牌的食品安全就無法確定。目前市面上的一些食品涉嫌造假質檢標識,而且大部分民眾無法辨別標識真偽。但是不論是選擇大品牌還是小品牌,百姓都應該吃到安全放心的食品。 所以,如果民眾想要在市面上選購到真正安全的食品,那么就可以選擇溯源認證,這樣每個消費者都可以查到自己購買的產品的來源,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食品的安全度。 (責任編輯:海諾) |